文︳
激发学生对艺术鉴赏课的兴趣
文︳陶梦璐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艺术鉴赏课的兴趣并不高,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的事。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呢,是知识本身有难度还是我上课的方式有欠缺?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聊天,我了解到我的上课方式比较单一,讲述的内容知识性过强,趣味性不够,在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更是不足。后来我经过摸索和学习,试着改变我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积极性也高了。
1.学会幽默地说话。我发现在课堂中每次我一开玩笑或者讲话的内容很有趣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变得很集中。我想如果我将要教的内容用幽默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课堂氛围一定会变得很轻松,学生也会更享受课堂。比如在讲17、18世纪艺术风格时,我们一定会提到路易十四。路易十四雄才大略,成就了法国封建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他也在宫廷里掀起了一股“奢华之风”,甚至创造了男性时尚美学。在我看来,路易十四的时尚装扮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了。喷香水、戴白色假发、穿高跟鞋、戴蝴蝶结和穿着荷叶边装饰的蕾丝边衬衣,这些在我们看来十分女性化的装扮在那个时期则是高贵和时尚的象征。这么有趣的历史我们完全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讲出来。比如,路易十四穿高跟鞋是因为他偶然发现高跟鞋能拉伸腿型,使人显得高挑,因为路易十四很矮,只有154cm,穿高跟鞋能满足他想要显得高大威严的需求,这是很有趣的。我联想到自己的身高也不高,跟他差不多,便可以在学生面前调侃调侃自己:“哈!你看连一个男人都懂得掩盖自己的缺陷,如此爱美,我这大大咧咧、喜欢穿平底鞋的样子,作为一个女人,实在太失败了!我得好好向他学习!”
幽默的语言拉近了我和同学们的距离,学习的兴趣从轻松的环境中产生。
2.作品故事化讲解。孩子们天生喜欢听故事,生动的情节、跌宕起伏的内容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想,如果我们像讲故事一样介绍绘画、雕塑、建筑等静态艺术作品,效果会怎样呢?孩子们的天性告诉我,这是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故事包括作者在创作这件作品期间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作品的具体内容所呈现的故事。
一是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很多作品都有背后的故事,我们在讲解时可以借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看起来是高深莫测的文字艺术,其实字的背后潜藏着动人的故事。这篇文章是颜真卿在经历侄子死去的巨大悲痛后写下的,是祭文的起草文稿。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删改涂抹、一笔一画,毫不掩饰地展现出颜真卿悲愤的心情,文字本身变成了故事画面。梵高穷困潦倒,甚至患有精神病,生活很不如意,所以他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更加喜欢热情的向日葵。梵高大胆的用色、狂放的笔触就是他心理真实的体现。
二是描述作品本身所呈现的故事。上课时,我常常将作品所呈现的故事讲述出来,或者将作品本身假想成一个短小的故事画面。比如《富春山居图》,我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富春山中的一游人,随着画卷的展开,跟随作者所画的景物依次进行游览,从《剩山图》到《无用师卷》,从富春江两岸的峰峦坡石到沙汀村舍。这样的讲解方式,既新颖又能带动学生主动探索作品的奥妙。
学习兴趣的产生不是来源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来自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形式对知识主动地探索、感受所激发的情感。我试着让学生采用一些新的学习形式去获取知识。
1.实际感受,亲身经历。实际感受是对作品的内容、体积、色彩、质感等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用身体体验所获得的感受。亲身经历是经历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或体验创作的环境氛围。学生在亲身感受的过程中对作品提起兴趣,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对作品感受更深。这在课堂实际上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去模拟作品的状态。例如梵高的向日葵上笔触清晰可见,凌乱、厚重的笔触看得人触目惊心,我让学生用颜料模拟出梵高的笔触,并让学生触摸我已经画好了的干掉的颜料。这触感带来的心灵感触是让人震撼的,联想到梵高正在作画的状态,仿佛自己跟梵高融为一体,癫狂、激动。鉴赏一幅作品不光要了解作品的内容,更要了解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我一定会提议学生们去作者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环境造就人,这样更容易理解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强烈的心灵碰撞、直观的身体感受在获得感官感受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当老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堂上光老师讲是肯定不行的,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要学会自己学习。为此,我借着考试的名义让学生自己尝试当一回老师,自己做PPT,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解一件艺术作品。很有意思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到了老师讲解的精华,他们自己找资料,自己做PPT,归纳总结,讲得生动有趣,有模有样,着实让我惊讶了一番。部分学生虽然讲得没那么好,但至少有了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的经历,学生十分欢喜,我也甚是高兴。在查找资料、做PPT、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艺术鉴赏这门课程。
一件作品就像是一个人,我们欣赏它就好像在倾听一个人讲述他的故事。
《意外艺术》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艺术公众号。我多次采用“拿来主义”,把它引入我的课堂。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期讲述行为艺术的节目。2010年,“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维奇在纽约现代博物馆静坐了716个小时岿然不动,接受了与1500个陌生人的对视,但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阿布原有的平静,她突然流下了眼泪,这个人是与她携手了12年却又分手的灵魂伴侣乌雷。这段场景曾为世人称道,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阿布用她的行为和身体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人深思。学生通过看节目了解到阿布的各种行为实验后,从作品中获得深刻的感受,从而进行思考,虽然不一定能理解作品的深意,但一定会思考艺术作品所深藏的内涵,甚至由此来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便是艺术的感染力,艺术不再是冷冰冰的、晦涩难懂的东西。
艺术与生活紧密相关,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情感的作品,一个生活经历丰富的人才能领会作品所隐含的情感。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情感,并让它们展现出来。
(作者单位:湖南师大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