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美、英两国在应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这对于推动我国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转变创业教育的理念;三是注重创业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四是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启示
一、美国模式
美國作为创业教育的先驱,其创业教育理念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校经历了一个教学、研究、创业的线性发展历程,即从教学型院校、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的演进过程。美国高校的转型促进了大学生创业,而大学生创业又推动了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教师队伍精细化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早,大力鼓励和选派优秀师资从事创业教育。高校强调创业成功人士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影响,经常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优秀的企业高层管理以及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为大学生介绍经验,并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合理化建议。
(二)课程体系完备化
美国的高校已经设置了相关专业,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相应各级学位。以美国百森学院为例,创业课程涵盖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有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选修课程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等六大领域。可见,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了对创业者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全面要求。
(三)评价体系科学化
为适应美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商业周刊》《企业家》《成功》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业专业期刊就先后对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进行每年一度的评估。评估涉及课程、教师论文与著作、社会影响力、毕业生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性、毕业生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等多项内容。
二、英国模式
英国的创业教育已经相对完善。早在1987年,由政府倡导并出台的“高等教育创业” 计划,标志着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正式出现。在这之后,多所院校建立配套的奖励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幵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一)创业项目引领
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目是专门为18~25岁在校大学生设计的。项目分两部分内容:一是开办公司。在商业构思、组建创业团队、筹措资金、开拓市场、开发产品、提供服务等方面均由学生自行决定,使他们获得创建企业全过程的经验。二是创业课堂。创业课堂会为学生提供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课堂多为半天或一天的研讨,学生或与企业家共商创业大计,或听创业者演讲、参与活动与讨论等。
(二)专门机构指导
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1999年,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8个科学创业中心,其任务是将创业融入大学传统课堂,实现大学文化的革新。后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据称,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后来已经发展到13个,涵盖英国60多所高校。英国还设有学生创业协会,该协会每年都会多次举行创业交流的会议,所涉及的范围护展到整个国家。这些交流会主要是为有创业意识或正在实施创业活动的人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此外,英国出现了不同的组织和团体,比如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创业教育者联盟等,无论团体的性质如何,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以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三)资金保障到位
英国创业教育尽管得到私人企业和校友的捐助,但80%的创业教育资金还是来自于公共资源。为提高英国国内的创业水平,英国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成立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和科学创业挑战基金。前者是专为加强校企合作而设立的基金,后者的目的是在英国的大学建立一个专事创业教育和知识技术转化活动的中心网络。此外,为了提高创业课程教与学的质量,英国政府还启动了优异教与学中心基金,鼓励与奖励优秀教师,投资教学设施,推广优秀教学实践案例。
三、英、美两国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英、美两国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女大学生创业难度更大、遇到的矛盾更多,可参照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在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引进性别意识,逐步形成并完善专门对女性的优惠政策:如设立女性创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贷款担保基金,政府可以开办讲座与培训课程,并为女大学生创业者们提供技术方面或是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过程实行追踪管理,这样能给予他们参与社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更多的机会。政府可以联系企业、高校,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实践基地,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增加了实习机会。
(二)转变创业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要支持女大学生大胆实施创业活动,通过她们自身不断努力,更好地理解创业教育,并且她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会更加深入地感悟自己所拥有的相关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她们还要在理解创业理论的前提下灵活掌握,并不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提高。这样,她们才能独立应对自己在创业实践中的艰难险阻。高校推进创业观教育,在客观上能够有利于高校的发展教育科学化,有利于学校培养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注重创业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高校应重视创业观教育过程,促使教育形式现代化、多样化,实现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体验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让教育课堂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采用企业家演讲、课堂讨论、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个人自主学习、课堂传统教学、教师个别辅导等多形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搭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平台,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入校园,提供她们创业实践和实战训练的机会,铺设创业桥梁。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组织和企业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大赛,以便拉近女大学生与成功创业者的距离,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
(四)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创业教育教师的队伍中开展针对于创业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依靠具体案例对创业教育理论进行研究,鼓励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教师到企业当中接受培训,参与社会实践。学校方面,要积极配合,对这些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学考核、资金调度方面给与支持。努力邀请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定期举办讲座,作为创业教育的一支兼职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指导能力与创业实践水平。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或是创业教育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2]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4).
[3]许立新.英美日印四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