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娥+丁德琴
【摘要】 目的:研究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上肢作业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手活动能力,观察两组患者活动能力改善状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发育商、手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上肢作业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助于患儿良好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婴幼儿; 偏瘫型脑瘫患儿; 上肢作业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5.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053-03
临床中比较多见的脑瘫类型,就是偏瘫型脑瘫,即是指患儿其中一侧出现下肢瘫痪或上肢瘫痪,致使患侧上肢、下肢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1]。特别是患侧上肢,障碍表现比较严重,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肢感觉、上肢肌力、协调能力、肌张力等各个方面发生不同状况的反常变化,发生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早产、难产、窒息等诸多因素所致[2]。随着高危新生儿临床救治率逐渐升高,偏瘫型脑瘫患儿也在逐渐增加,康复治疗此类患儿,对患儿的发育、运动而言有着极大地意义[3]。在脑瘫康复治疗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作业康复治疗措施,使用作业治疗方案,有助于恢复患儿健康身心[4]。本文特此以笔者所在医院7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上肢作业治疗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与临床脑瘫诊断标准相符。其中年龄最大6岁,最小1岁。经韦氏智力测试所选患儿的IQ≥60分。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6例,平均(2.2±0.3)岁;常规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8例,平均(2.1±0.2)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偏瘫类别、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例给予推拿、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之上,进行上肢作业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作业治疗过程中,训练患儿上肢关节,锻炼患儿手的协调动作,在锻炼患儿关节期间,从近端关节活动开始,而后慢慢的扩展到远端关节活动,训练动作方面,先从大动作开始,而后则对患儿的小动作进行锻炼活动。训练期间,可针对患儿的实际状况,制定有关动作活动,比如让患儿在桌子前坐下,并在桌前放置设计好的相关作业教具,让患儿自己主动抓取玩具,在此训练活动过程中,可对患儿的上肢起到屈伸锻炼的作用,手的各个关节肌肉得到协调锻炼,训练时间1次/d,20 min/次,6次/周,全部患者均连续康复治疗90 d。
1.3 观察指标
利用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发育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了解患儿活动能力在改善前、改善后的实际状况。在特定的器具上,对上肢功能进行测定,0分则为无运动,中等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所指定的制动的动作,或不协调、笨拙,或关节活动低于常规一半,且需测定的关节并未全部参与测定则视为1分。中等以下努力才能完成指定的动作,但动作较为笨拙且不协调,关节活动范畴超出常规范畴一半则予以2分。顺利完成所有指定的动作则予以3分。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显著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评分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儿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诊断偏瘫型脑瘫并不是十分的困难,可有部分患者接受診治时,时间较晚,这通常是因为家长重视患者运动的发育,而忽视了患者手功能以及一侧上肢的功能。上肢功能障碍随着患者的年龄的逐渐增大而不断加重,给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如果患者的年龄错过了最佳年龄阶段的干预,那么会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基于此,明确诊断后,需尽早开展治疗,可显著降低对脑部损伤,进而取得最佳满意的治疗效果。
由于偏瘫性患儿的肢体肌肉舒张能力降低、收缩能力下降,导致偏瘫侧肢体发生张力变化,进而降低肢体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患儿活动时发生反常的运动模式[5]。这些变化的发生,对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患儿下肢活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6]。在治疗婴幼儿偏瘫型脑瘫儿患者中,上肢作业治疗措施应用较为广泛。
上肢作业治疗主要以患儿的活动、功能、参与障碍为核心,指定训练方案的。上肢作业治疗脑瘫患儿,可充分激发患儿对活动训练的兴趣,促进患者参与障碍训练的勇气,进而提升患儿治疗的自信心[7]。采用上肢作业治疗方案,还可以对患儿的身心起到一定的锻炼意义,进而促进患儿克服障碍的能力提升,有助于患儿回归社会。在作业治疗过程中,让患儿的精神、运动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得到恢复和发育,有利于提升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endprint
经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发育商、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治疗后两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发育商均得到显著地改善,但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改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作业治疗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这方面,作业疗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可将患者的实际功能水平真实的反映出来,通过本次研究,虽然偏瘫型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可自然的改善一些,但改善幅度较小,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帮助作用并不太大,如果尽早的实施作业治疗,可增大改善幅度,进而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近两年来,在治疗偏瘫型脑瘫患者手功能以及上肢功能过程中,作业疗法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应用被动的手法,将肌张力降低,扩大上肢活动范畴,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偏瘫型脑瘫患者,则以牵拉痉挛肌为主,临床研究证实,牵拉痉挛肌,可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每次治疗需要一定的强度和事件,方可挛缩肌腱、阻抑肌肉。关节活动随着患者手功能的慢慢缓解也逐渐增大活动范畴,而后逐步调整作业活动方案,增加主动作业活动,使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式予以锻炼,并适当的联合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方法,得到家长的共同配合,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锻炼,方可取得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9-12]。
综上所述,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治疗,需尽早采用上肢作业疗法,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手功能的快速回复,尽量帮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疾的发生率。在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中,作业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左月仙,李爱霞,马贵林.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1(1):1070-1071.
[2]万鸽.上肢作业治疗在婴幼儿偏瘫型脑瘫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3(2):249-250.
[3]张梅,汪红烨,章永,等.“医教结合”理念下脑瘫患儿上肢动作康复的效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5):162-165.
[4]周治球.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院,2015,9(11):150-151.
[5]徐开寿.限制—诱导运动治疗结合电刺激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6]邱晒红,徐开寿,何璐,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1):167-169.
[7]夏先萍,赵翠娥,刘文.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9(1):878-879.
[8]左月仙,李爱霞,杨花芳.强制性诱导运动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的应用[J].中國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2(11):1165-1166.
[9]田小玉.医院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12):64,66.
[10]钱旭光,赵勇,刘振寰.脑性瘫痪上肢功能障碍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9(10):878-882.
[11]和青松.综合治疗偏瘫型脑瘫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4,5(6):949-950.
[12]颜华,张惠佳,阳伟红,等.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2(2):172-175.
(收稿日期:2016-08-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