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许昌市建安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养殖场的规划布局就是根据拟建场地的环境条件,科学确定建设各类建筑物的数量和相对位置,以及对将来养殖场拓展扩建的预留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养殖场今后正常组织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系列问题,其规划的最终目的要满足动物卫生防疫条件,降低建场投资,方便生产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合理利用地形、风向和光照,有效利用土地,分区规划布局,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环境,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有利于兽医卫生制度的执行,防止和减少疫病发生。
规划布局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各类建筑物的布局和建设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合理确定各类建筑物的数量和位置,做到方便生产管理,有效发挥各类建筑物的作用,有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
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生产功能,一般分成4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按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在总体布局上要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净水与污水分流,健康畜禽与病畜禽分开。具体要求分述如下。
生活区是指职工文化娱乐、食宿区,应设在主风方向的上风位置和地势较高的地段,以免养殖场产生的不良气味、噪声、粪尿及污水污染环境,不至于因风向和地面径流污染生活环境和造成人畜疾病的相互传染。
管理区是养殖场进行经营管理与社会联系的场所,包括办公用房、车棚、车库等,除饲料库外,其他仓库亦应设在管理区。该区的位置应靠近大门,并与生产区分开,外来人员及车辆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严禁进入生产区。
生产区是畜禽生活和生产的场所,该区的主要建筑为各类畜禽舍和料库及饲料加工房等。
生产区应位于全场中心地带,地势应低于生活区和管理区,并在其下风向,但要高于隔离区,并在其上风向。
生产区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生产区,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房可以建在与生产区围墙同一平行线上,要同时兼顾饲料由场外运入料库和由饲料库运到畜禽舍两个环节,便于车辆运送,缩短运输距离,减小劳动强度。
各类畜禽舍的排列应做到紧凑整齐,并符合设定的生产工艺流程程序。根据各类畜禽群的生物特性和生产利用特点安排各类畜禽舍的毗邻建设,方便生产管理。如以猪场为例,种猪舍建在生产区的上风方位,向下依次排列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肥育舍,栋数少可呈一列排列,栋数多则两列配置。畜禽舍间距要合理,间距过小,影响通风和采光,造成病原在畜禽舍间传播;间距过大又造成土地浪费,降低了土地使用效率。畜禽舍间距应不小于畜禽舍檐高的3~5倍,适宜的间距为10~12 m。
隔离区是用来隔离和处理患病畜禽的场所。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该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在地势最低处,而且应远离生产区。隔离舍尽可能与外界隔绝。该区四周应有自然的或人工的隔离屏障,设单独的道路与出入口。
养殖场的净道和污道应分别设置,且不能交叉。净道供饲养管理人员、清洁的设备用具、饲料和畜禽运输使用,污道供清粪、污浊的设备用具、病死和淘汰畜禽使用。
养殖场的排水沟按污水沟和净水沟进行区分,各自形成独立的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净水沟多采用明沟排放,用于排放雨水。污水沟多采用暗沟排放方式,把污水排入沉淀池或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储粪场是畜禽粪便临时堆放、晾晒和发酵的场所,位于养殖场的下风向。储粪场上面应加顶棚,防止雨水浇淋,下面要进行防渗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