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三河 065200)
刘海永 马春花 李建立△ 徐学文 孙晓新 李万军 赵 曼 屈广新 孙青热
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三河 065200)
刘海永 马春花 李建立△徐学文 孙晓新 李万军 赵 曼 屈广新 孙青热
目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口呙僻,其引发的病因及其相关病机较为复杂,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可将其分为3类,即风热型、风寒型、气血两虚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次之痊愈率76.5%,但临床报道及相关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结果:痊愈52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7.1%。结论: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提高。不足之处主要有2个方面:辨证仍有欠缺;在加减用药中还有不足之处。说明在辨证中虽然能够辨明基本病机,但在用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
清热通络方;面神经麻痹;僻;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或称周围性面神经炎。此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临床病因病机可将其分为气血两虚型、风热型和风寒型。[1]自2007年开始,笔者便开始探索此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至今已具备了治疗本病较为一定的临床经验。因篇幅所限,在此仅将治疗的68例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
1.1 一般资料 风热型周围性面瘫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40.7岁;病程2~7 d 58例,8~15 d 6例,15 d以上4例。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口眼口呙斜”的诊断标准。表现:突然发病,常在晨起梳洗时发现口角口呙向+健侧,漱口漏水,不能皱眉、示齿、鼓腮等动作;患侧露睛,迎风流泪,眼睑扩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并伴有耳后疼痛、压痛,部分见耳廓有疱疹,听觉过敏等。风热型:除了具有口眼?斜的一般表现外,常伴有恶风,微热,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1]
1.3 排除标准 继发于脑外伤、脑肿瘤导致的面瘫;因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就诊时病程超过30 d以上者;双侧发病者。[1]
自拟清热通络方:生石膏30 g,知母15 g,全蝎、蝉蜕各10 g,薄荷6 g。热象重者酌加菊花、黄芩、金银花;溺赤者酌加木通、竹叶;病程持久、歪斜难复者酌加蜈蚣、地龙等。水煎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1 疗效标准 面瘫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全部恢复正常者为痊愈;面瘫症状基本消失,面部外观大体对称,说笑时口角略有歪斜者为显效;面瘫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静止状态面部外观不对称者为好转;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者为无效。[2]
3.2 治疗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观察统计疗效。痊愈52例占76.5%,显效10例占14.7%,好转4例占5.9%,无效2例占2.9%。痊愈率76.5%,总有效率97.1%。
李某,男,32岁。2012年4月24日初诊。突发右侧面部不适,口眼歪斜2 d,伴有恶风、口干、口苦、咽干、心烦、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根据舌脉及症状可明确其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经脉,致经络不畅,气血失荣,故发为口眼歪斜。治宜清热疏风,通经活络。予清热通络方加味:生石膏30 g,知母15 g,全蝎、蝉蜕10 g,薄荷6 g,菊花、黄芩、木通、竹叶各10 g,金银花30 g。水煎服,每日1剂。 1周后复诊:恶风、口干、口苦、咽干、心烦、小便黄赤等症状消失,口眼歪斜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恢复,舌脉同前。上方加蜈蚣2条、地龙15 g,以增强祛风通络之力。再服药1周后3诊:口眼歪斜症状已愈大半,继服上方2周,病痊愈。
对于周围性面瘫而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20~40岁)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亦有学者认为男女发病率相近。[4]秋冬两季多为发病高峰期,但也有研究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病无明显季节性。[5]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下垂,不能蹙额、皱眉、露齿、鼓颊和吹口哨,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舌苔薄黄,脉浮数。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寒冷刺激、自主神经不稳定等有关。[6]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可能是茎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即病变局部因感受风寒之邪或风热邪气后,引发茎乳孔部面神经组织缺血或者出现炎症,导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良,组织出现水肿,压迫了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最终神经功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障碍而出现面肌瘫痪。[7]因此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面神经充血水肿。本病发生后病情一般在第7 d达到高峰,充血肿胀一般要持续1-2个月后才会逐渐消退。因此,急性期的治疗关键是控制炎性反应的发展,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减轻面神经的水肿及变性。近年来,现代医学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营养神经等方法治疗。但是对于糖皮质激素在周围性面瘫中应用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8]
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多继发于感冒发热,伴有面部疼痛,耳后下疼痛,或耳部疱疹。本病主要发于面部,面属于头,其性为阳,故《内经》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风邪亦为阳邪,故最易伤于头面。正如《素问·太阳阳明论》所言“伤于风者,头先受之”。另外《内经》还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故风邪常可兼夹热邪侵袭人之头面,或风邪侵袭入里化热致头面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于濡养而成口眼歪斜之症。故《灵枢·经筋》载:“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此句原文对口僻的形成机制概括的可谓十分精准。据其病机,可确定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治法当以祛风、清热、通络为主,故自拟清热通络方应用于临床。经过数十例的临床实践证实其疗效可靠。
清热通络方中生石膏,入三焦经,诸经气分之药,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甘能缓脾益气、生津,配以知母泻火滋阴,合用祛热不伤阴。全蝎味咸,可软坚、通络;辛中有热,可祛风,又可破结。薄荷、蝉蜕疏风解表,镇静,清头目,辅以全蝎,熄风通络祛内风,使风邪既可内平又可外解。方中重用石膏借其清泻气分之热,使邪在气分得解。全蝎、石膏、知母相伍,一辛平,二辛寒, 辛以助祛风,解肌,破结;寒以清热,解气分之毒;清卫分、气分热邪、祛风清热而不伤阴;薄荷、蝉蜕,辛凉、透气、解痉,善清头目,诸药合用清热通络,祛风解表,熄风止痉,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
本文对68例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显效10例,好转4例,甚至出现了2例无效的情况。这一结果说明了以下问题:第一中医治疗讲求辨证论治,治疗中对证不对病,所以2例无效者,虽病为周围性面瘫,但其分型可能在辨证中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无效的结果,因此应不断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减少误诊的出现。第二,病例中有14例病人并未完全治愈,说明在辨证中虽然能够辨明基本病机,但在加减用药中还有不足之处,当加强对本病相关伴见症状的深入研究,以期更好的疗效。
本病由于病性为热,所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起居、衣着等的调控,此问题是众多患者经常忽视的内容。因此在注意药用辛凉的同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可过咸或过于油腻;同时要注意生活环境不可温度过高,衣着也要适度。只有做到药养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治愈本病。
[1]孙燕,曹铁民,李莉.针药结合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36(9):1 234-1 235
[2]宋润生,王林静.自拟疏风清热方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J].陕西中医,2006,27(2):185-186
[3]李莹,张中一,陈跃来,等.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1):7-10
[4]叶婷欣,刘农虞.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增刊):111-119
[5]千程,孟庆常,燕忠生,等.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 288-1 289
[6]贾淑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61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81-182
[7]徐志凤,陈国华.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1,29(4):111-113
[8]钱海良,付勇,熊俊,等.温和灸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灸感与灸效关系的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13,38(6):493-497
(2017-04-09 收稿)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No.2016292
孙青热,男,河北省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
R255.2
B
1007-5615(2017)03-0025-03
△河北省保定市95866部队门诊部(07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