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伟 贾孟辉 黑晓英 苏 丹 李占涛
(宁夏医科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宁夏 银川 750004)
试论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观※
李宏伟 贾孟辉△黑晓英 苏 丹1李占涛1
(宁夏医科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宁夏 银川 750004)
在我国中医针灸众先贤所开创的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探究出一套创伤小、痛苦小、安全、高效、简单、易学的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疗法。通过对现代医学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深入学习研究,发现中医理论追求机体达到的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显然,传统的针灸也正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进而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使失去平衡的机体重新恢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学习发现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皮层分布最为密集,从肌肉层以下其分布密集程度越来越低。故针灸时针刺至真皮下,即可达到最大的刺激量,而不需要深刺。这种“浅刺”针法相对于传统针灸的“深刺”更加安全、高效,在减轻传统针刺对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刺法;针灸疗法;针刺深度
我国传统针灸学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并从我国走向世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针刺疗法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诞生了种种特色疗法,如银质针疗法、小针刀疗法、超微针刀疗法、拨针疗法等。然而,到目前为止,临床中因医者经验不足、患者配合不到位等原因,针刺治疗的医疗事故仍时有发生。针刺疗法仍然让许多患者因对其针感强、恐惧、疼痛而拒绝使用。这主要是因为针刺疗法的针刺深度较深、针感强烈、疼痛剧烈造成的。现将通过中西医理论对针刺疗法进行探讨,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及传统中医的十二皮部理论为依据,提出以“浅刺”取代传统的“深刺”,不仅减轻了患者因治疗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了针刺的临床疗效,使针刺疗法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循环。内环境稳态是指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仅在很小范围内发生波动。机体内环境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如正常人体体温保持在37℃左右,血浆pH在7.35~7.45波动等。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于各器官,尤其对内脏器官功能的保持、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进行均至关重要。可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与中医学追求的人体健康标准—阴平阳秘是一致的。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也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的,一旦阴阳平衡失常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样机体内环境稳态一旦打破,必然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
1.1 神经调节与“浅刺”理论的提出 机体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来完成的,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种,经典的条件发射最早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2)提出的。非条件反射是同类动物都具有的、先天遗传的、一种基本的神经反射活动,如排尿、排便、婴儿吮吸反射就是最基本的非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后天获得的,是机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由它所处的生活环境,或学习、锻炼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经典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及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痛温觉、触觉感受器均位于皮层。其传入纤维在传入中枢神经时会发生左右交叉。由此可见,我国中医奠基之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提出的“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是科学合理的。
周围神经与脊神经、大脑中枢紧密相联。脊神经由混合神经纤维组成,其通过前根和后根进入脊髓,从而能够联系周围神经和大脑神经中枢;自主神经联系机体内脏系统和大脑神经中枢。因此,中枢神经病变可以反应于内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内脏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也可以反应于大脑神经中枢。由于感觉神经末梢均分布于体表皮肤,因此作用于皮部的针刺或药物等治疗均可通过刺激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脏腑及皮肤神经感觉末梢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经过脊神经直接或间接反射性的调整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
李定忠等[2]采用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皮部挑刺与经穴深刺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皮部挑刺与经穴深刺均可在同一脑功能区产生相应的功能变化,以及相应的变化过程。这一研究结果为经络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深刺与浅刺对脑功能影响基本相同,其治疗疾病的疗效也可能基本相同。宋理萍等[3]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得出结论,多针浅刺结合虫藤饮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遗症可以减少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能够较好地恢复患者上下肢肌力,改善中风后所造成的语言不清状况,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浅刺法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疗效更好,因此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综上所述,针刺疗法与机体的神经调节密不可分。传统的中医针刺理论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和机体的浅感觉传递一致;感觉神经末梢均位于皮表,而且皮神经分布是机体神经分布最密集、最广泛的。故针刺至皮下就可以达到治疗需要的刺激量而不需要深刺。
1.2 体液、免疫调节与“浅刺”理论的提出 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以体液传递的形式对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进行的相关调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其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较广,作用时间较长,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作用起到保护机体不受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犯。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扁桃体、甲状腺、胸腺、脾、骨髓)、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免疫调节系统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为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含有的杀菌物质和各种吞噬细胞为第二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构成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其中前两道防线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针灸可以激活人体的体液、免疫调节系统,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经过实验和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浅刺”对机体的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系统的激活程度更大,临床疗效更显著。如乐小燕等[4]通过临床实验对比得出结论,浅刺疗法和传统针刺疗法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的多项指标,但浅刺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组,浅刺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余华等[5]最先提出了皮部针刺疗法的概念以及皮部受邪后肥胖的发病机制,并先后应用皮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 000多例,最终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刘炎等[6]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用皮部浅刺疗法能够对一些痹证产生独特的临床疗效。故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为“浅刺”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1 传统中医的经络理论概述 传统中医理论把经络定义为:一个完全独立存在于人体、功能连缀和沟通脏腑组织器官、运行气血津液的三维网络系统。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共同组成。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反应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可以通过经络系统实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如《灵枢·经别》所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这段经文较为完整地论述了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意义及临床应用。
2.2 十二皮部与“浅刺”理论的提出
2.2.1 十二皮部的概念 十二皮部是指十二正经及其络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分布和反应区域,属于十二正经的附属部分[7]。十二皮部是络脉之气汇集的地方。广义的络脉泛指由十二正经分出而网络全身的分支,包括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狭义的络脉是指从十五大络分出的细小脉络,包括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孙络及分布在皮肤表面的浮络[8]。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络系统位于机体最外层的部分,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体表的布散之所。十二皮部在体表的分布是以十二正经及其络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其中正经呈线状分布,络脉则呈网状分布,而十二皮部则以面来划分。因皮部处于机体的最外层,故当机体卫外功能失调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直至脏腑,反之,体内的疾病也可以通过经脉、络脉反映到皮部。由此可见,十二皮部、络脉、正经、五脏六腑之间彼此联系、互不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体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可从十二皮部影响到相应的经络和脏腑组织[9]。
2.2.2 十二皮部与十二正经的关系 十二皮部是十二正经在体表相对应的投影区域,其分布依据十二正经划分。如《素问·皮部论》提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的理论,还提出了“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的理论。十二正经的走行是我国古代医家依据针刺腧穴时针感的传递及在一定线路上各个腧穴所具有的共同作用设想出来的,经脉的解剖机构至今仍是难解之谜,使得经脉循行一直以来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经络系统犹如磁场一样,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灵枢·经脉篇》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因此,我们对经络的所有研究都应归功于对其体表投影——十二皮部的研究。十二皮部居于体表,十二经脉深居分肉之间,两者其实是树根与枝叶的关系。中医学认为,十二正经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血精微的输布、五脏六腑的灌溉、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的连接等均依赖于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功能的发挥是机体各部分之间能够协调统一的关键,保证了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同样当机体处于病理情况时,经脉与脏腑的病变又会客观地反映于十二皮部,所有这些无不与十二皮部息息相关[10]。因此,十二皮部与十二正经的生理、病理关系是以“浅刺”代“深刺”新针刺观形成的又一理论基础。
2.2.3 十二皮部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十二皮部理论自古以来都在临床针刺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灵枢·官针》曰“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说明毛刺、半刺、直针刺、扬刺等针刺治疗方法都是施治于皮层通过调节十二皮部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浅刺疗法。
多针散刺或叩刺法是临床经过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后,结合十二皮部与十二正经的关系,选取治疗部位,使用多枚毫针呈片状浅刺皮表,或用七星梅花针等特制针具进行皮肤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或出现细小的出血点,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止痒、疏经通络止痛的特殊功效。多针散刺或叩刺法通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局部扭伤、关节病变等疾病[11-12]。皮下留针法是以《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以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经络系统的十二皮部理论为理论依据。皮下留针法对于一些慢性病症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均具有独特的疗效。皮下留针方法:根据辨证后选定穴位或一定的部位,选用毫针或皮内针平刺至皮下浅层,要求针刺部位不能出现痠、麻、胀、痛的感觉,然后用胶布固定,留针时间一般1~2 d,多者6~7 d,暑热天不宜超过2 d,通过持续的刺激作用以加强治疗效果[13]。由此可见,我国传统中医学从古至今,结合经络系统中十二皮部理论对“浅刺”疗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临床实践。经过探索“浅刺”疗法在临床实践中不仅痛苦小、安全可靠,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故以“浅刺”代“深刺”成了针刺疗法的发展趋势。
2.2.4 经络搭桥是“浅刺”的成功临床实践 经络搭桥针刺疗法是贾孟辉主任医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的。经络搭桥法是指在相伴行的任意2条纵行的经络线上选取治疗点,做针刺最短垂直连接,形似搭桥,故称之。经络搭桥疗法的理论基础:在生理情况下,正经与正经的主干是首尾相连的,而在相并行的两正经主干之间却没有相互沟通的渠道。这样在病理情况下,如果一条正经遇到气滞郁阻,则相伴行的正经只能隔岸观火而无济于补,假若此时在相伴行的两正经之间架起一座桥,通过这座桥就会使郁阻的病经气血流向并行的经脉,从而使气血流通,邪去病愈。经络搭桥法正是基于对经络系统这一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从而通过针刺形成直接沟通相伴行的2条正经的通路。这一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络搭桥法临床操作为以“浅刺”取代“深刺”提供了经验。其具体操作过程为:医者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基础上,选取针疗部位、确定病变经络第一进针点或穴位,局部皮肤清洁消毒后,右手持无菌2寸银针,使针头垂直朝向桥联侧的经络,快速用力刺进针尖至真皮下,若用力甚而过深,可向上提退针柄使针尖达真皮下为度,然后将针尖始终保持在真皮下缓慢平行地推至桥联侧经络,使针体与两侧相桥联的经络做垂直态;再根据病情,可选距第一进针点或上或下1 cm处实施第二、三、四……进针点,方法同上。待进针完毕,留针30 min后快速起针。留针期间,可让病者做自由活动,包括病变部位,观察针后症状消除快慢及患者的反应,视情况随时予以调整。一般日刺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不得少于3 d。操作宜忌:病变在头部时,快速起针后应以棉签压迫5 min防止出血;病变在四肢关节,尤其是大关节时,进针后让患者自由活动无妨,以症状迅速消失为度;病变在腰腹部时,由于病变部位面积较大,故进针前先须寻找压痛点,再从压痛点处进针,或直接桥联局部3条经络[14]。经络搭桥法自提出到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如经络搭桥在防治早期老年痴呆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中显现出了特殊的疗效[15]。
人体的解剖结构显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皮层分布最为密集,至皮层以下,其分布密集程度骤减。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主要系统,针灸通过在经络上特定的穴位刺激来达到调节这一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系统,使失去平衡的内环境恢复其动态平衡,进而达到维持中医理论追求的健康标准—阴平阳秘。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解剖分布特点可知,“浅刺”可以取代“深刺”,“浅刺”可以达到最大刺激量,这也是经络搭桥法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原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使机体的内环境处于动态平衡当中,从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能够正常发挥。病理状态下,通过调节失衡的机体内环境,可以诊断、治疗机体出现的病理变化。针刺疗法正是在病理状态下通过刺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使失衡的内环境恢复平衡。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的解剖分布特征可知,“浅刺”可以取代“深刺”。“浅刺”提高了针刺疗法的临床安全性,减少了针刺疗法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了针刺的临床疗效。另外,“浅刺”可以使传统的导引针法、动气针法更好的引用,“浅刺”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
[1] 雷跃.十二皮部应用机理刍议[J].按摩与导引,1996,(5):3-4.
[2] 李定忠,李秀章.经穴皮部挑治与深刺的fMRI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8):491-492.
[3] 宋理萍,余伯亮,陈秋明.多针浅刺法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风痰阻络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93-1294.
[4] 乐小燕.浅刺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7,30(3):42-44.
[5] 余华,郑闵琴,黄迪君.皮部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应用体会[J].西南军医,2008,10(2):103-104.
[6] 刘炎,沈毅.络刺皮部治痹的临床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2):5-6.
[7] 李志敏.浅谈十二皮部的整体作用[J].吉林中医药,1992,(5):1-2.
[8] 朱文锋.实用中医词典[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58-535.
[9] 龚憬.经络皮部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4):10.
[10] 成守仁.十二皮部理论在临床的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2):13-15.
[11] 金炫沃.背俞穴皮肤针叩刺加拔罐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2] 张睿洋.散刺配合按摩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
[13] 马向东,丁丽芳.皮下留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0例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71.
[14] 贺晓慧,贾孟辉.试论针刺“经络搭桥法”[J].陕西中医,2003,24(9):833-834.
[15] 马传礼,余波.经络搭桥术治疗与腰椎椎间盘突出有关的腰腿痛127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24):141.
(本文编辑:董军杰)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2.02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560816)
李宏伟(199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回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R245;R245-0
A
1002-2619(2017)02-0277-04
2016-11-23)
△ 通讯作者: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宁夏 银川 750001
1 宁夏医科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宁夏 银川 7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