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怡兵 王娟 胡宇舟
(湖北省咸宁市植物保护站 437100)
咸宁市植保无人机使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黄怡兵 王娟 胡宇舟
(湖北省咸宁市植物保护站 437100)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部件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当前主要用于农业和林业病虫害防控。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用航空建设”,从此,植保无人机在我国进入井喷发展阶段,咸宁市植保无人机始于嘉鱼县壹农植保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租用首架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起步,目前全市拥有植保无人机10架,全年利用飞机防控水稻面积超过3333hm2,小麦面积超过667hm2,由农业部门的植保无人机小范围试点示范,发展到现在种植大户基本接受植保无人机喷洒施药,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控首选植保无人机的阶段。
1.1 作业适应性广,应付突发灾害能力强
植保无人机能在水田、玉米、油菜、小麦、楠竹地等地面装备难以进入的区域内作业,如咸宁市近两年的小麦“一喷三防”,油菜盛花期菌核病的应急防控,中稻统防统治现场会示范,2015“楠竹杀手”刚竹毒蛾爆发的防治都是应用的植保无人机。
1.2 作业效率高,成本比较低
一架植保无人机一个航程为10min,能防治水稻田0.67hm2,一个健壮劳动力用电动喷雾器10min能防治水稻田220m2,1h的作业效率无人机是电动喷雾器的30倍,是手动喷雾器的45倍。
1.3 作业质量好
无人机作业时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吹动叶片,提高作物下部及叶片背面药液附着率,无人机药剂浓度高,由于药剂里面添加了助剂,防治效果相比传统施药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
1.4 劳动强度小
无人机作业以在田埂上遥控操作为主,相比较传统的背负式器械,劳动强度小,相比较大型田间行走式器械,不会留下辙印和损坏农作物。
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植保无人机劣势也十分明显。首先无人机价格比较昂贵,价格大概在5万~15万元之间,对于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民较难接受;其次,无人机续航力能不强,一般一次飞行只能持续10min~15min,大面积防治时需携带多组电池;第三,无人机对操作人员要求比较高,操作人员至少需要培训7d以上才能掌握操作技巧,需要实际操作10次以上才能熟练操作。无人机的防控要求团队操作,作业时至少需要一名遥控操作员,一名观察员,一台机动车运输无人机。此外无人机还存在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2.1 植保无人机主要集中在农业比较发达的平原地区
咸宁市当前拥有电动植保无人机10架,品牌主要以“极飞”、“大疆”为主(均为国内一线品牌),其中嘉鱼县有8架无人机,所有权为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架是飞行航模爱好者改装而来。咸安区有1架无人机,所有权为咸安区植保站,赤壁市有1架无人机,所有权为赤壁市植保站。一架植保无人机的售价大概为12万元左右,当前湖北省没有针对植保无人机的农机购置补贴。
2.2 植保无人机服务范围较窄
无人机作业主要是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以专业合作社为主,如嘉鱼壹农、嘉航翼能、康凯植保、赤壁力农、咸安福裕等专业合作社承担了所有的飞防任务。飞防作业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种植大户和飞防合作社提前签订合同;乡镇或者村委会购买社会化服务;农业部门用飞防进行统防统治示范;飞防组织免费上门服务进行飞防推广。无人机作业对象还是以水稻、小麦为主,2015年无人机防治楠竹虫害面积超过5333hm2,2016年咸安区用无人机防治楠竹虫害超过6667hm2。无人机作业前先测绘地形和设定航线,实现对不规则地形的自主喷洒。
2.3 植保无人机防控成本低
一架无人机普防一次水稻病虫害的药剂成本约为22元~30元/667m2,农户自防田普防一次成本约为40元/667m2,一季早稻防治1次~2次,中稻防治2次~3次,晚稻防治2次。飞防的药剂以进口药剂加喷雾助剂为主,农民自防田药剂以国产药剂为主,进口药剂为辅,飞防的面积大,药剂综合利用率高,水稻田机防比农民自防药剂节约24元~30元/667m2。农民用电动喷雾器施药,人工费用为12元/667m2,飞防服务组织收8元~10元/667m2,药剂由农户提供,飞防服务组织提供药剂费用另算。综合比较,水稻田用飞机防治比人工防治节约26元~32元/667m2。
2.4 飞防服务组织盈利小
当前咸宁市并没有纯粹以飞防为唯一业务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而是一些拥有多种形式的器械打药队,同时有些专防组织还经营种植、收割等一些农业综合服务,有些专防组织理事长还是农资服务商。他们的飞防服务都没有盈利,专业人士都为飞防叫好,农户也能接受,为什么不能盈利。多数飞机是由政府出资购买,无偿给各专业合作组织使用,或是飞机企业免费给专业合作社使用进行推广,飞防成本最大的一块不要飞防组织承担。飞防不能盈利的原因有几个:专业的飞手人工费用高;农户自带药剂,防治效果不一定好,甚至出现药害,产生纠纷,添加助剂,提高防控效果的同时成本比较高;电池使用寿命短成本相对较高;地块分散,转场作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是农业种植现代化最后一条“短腿”,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土地流转带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势必导致飞防逐渐代替传统施药。当前咸宁市植保无人机防治比例仅仅为水稻的2.5%,小麦的6%,植保无人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1 以购买植保无人机服务为主要的手段
无人机价格高,维修保养费用高,飞手培训要求高,闲置时间长,专业的植保飞防机构服务水平高,效率高,能够承担植保无人机的所有风险,无人机闲置时期可搭载高清相机和各类传感器,搜集田间信息,结合专业数据分析作物生长情况,预防干旱、虫灾等,打造“无人机+”信息化农业。2016年赤壁市购买了河南的专业无人机服务,对赤壁镇、柳山湖镇、茶庵岭镇等中稻主产区进行了无人机飞防作业,防治效果极佳,得到了植保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的一致称赞。
3.2 政府部门采购一批植保无人机进行应急防控和示范试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具有爆发性、隐蔽性,植保无人机正是进行应急防控的最佳工具,如2015年咸宁市5 333hm2“楠竹杀手”刚竹毒蛾的防治和陕西2万hm2玉米粘虫的应急防治均是由无人机迅速完成。
通过无人机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普及农户的飞机防治意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植保无人机的科目,加大植保无人机机手的培训。在湖北省尽快把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政策范围,让植保无人机成为普通农户能够使用的产品,完善植保无人机相关维修、保险等配套服务。
3.3 发动民间航模爱好者进入植保无人机服务领域
航模经过组装、改装能进行飞防服务,组装价格远远低于购买价格,航模爱好者有操作经验,有资金支持,有兴趣爱好,应该鼓励其进入飞防领域。嘉鱼县有三个90后航模爱好者经过培训后能够给水稻进行飞防服务,他们带着植保飞机免费上门给农户服务,大大的提高了植保无人机技术入户率。
S494
A
1005-6114(2017)01-004-003
2016-10-20
黄怡兵(1985-),男,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