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钢
奶牛品种改良技术措施及几个认识误区
王 钢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畜产品安全监察所118200)
为了达到奶牛提纯和纯种扩繁的目的,目前,根据奶牛实际生产情况,工作中常常采取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种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效果比较显著。
1.1 适时配种
一般选择18月龄以上母牛进行配种操作。通常奶牛发情持续时间为24~36 h,平均维持在30 h。奶牛如果早晨发情,可以在晚上进行输精操作,也可以第二天早晨进行。
1.2 掌握输精部位
临床中多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法,即通过直肠把握住子宫颈,将精液通过输精器直接输入到子宫内或卵泡发育的一侧子宫角内,要求动作娴熟准确。
1.3 保证精液指标
通常采用32~35℃温水对精液进行解冻,每次输精1个剂量,同时精子活力保证在0.3以上,有效精子超过1000万个。解冻之后的精液必须包装严密,运送途中避免震荡,确保在2 h内用完。
1.4 输精后续工作
做好复查补配工作,对没受胎母牛查明原因,及时复配避免空怀情况出现。对已经受孕的母牛,按照饲养管理要求采取科学的饲喂方法,防止流产情况出现。
2.1 选择合格的受体牛
选择3~6岁并且身体健康和保持七成以上的膘情,子宫及黄体发育良好,具有两个以上正常发情周期的,分娩60 d以上有良好的产犊和泌乳性能的奶牛。不可以选择经过两次不孕且有不良繁殖史的母牛。
2.2 移植前的准备
奶牛在进行胚胎移植之前的45 d,应单独组群饲养,保持环境稳定,并适当补充维生素A、D、E及微量元素硒、锌等。
同期发情处理:用氯前列烯醇和促卵泡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进行批次移植。
2.3 胚胎的解冻和移植
新鲜胚胎可以直接移植。移植冻胚先进行32~35℃水浴解冻。在母牛发情6~8 d之后进行胚胎移植操作,方法与人工授精操作相似,即将胚胎移植到母牛子宫角前1/3~1/2处。
2.4 妊娠诊断和饲养管理
移植2个月后要进行妊娠检查,如有空怀母牛要及时补配。对已经受孕怀胎的母牛加强日常管理,饲粮中注意控制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
3.1 选择冻精重价格,轻系谱
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养殖户在挑选冻精时,往往只看价格,他们认为价格高的就是好的,价格低的就是差的。这一想法有失偏颇。种公牛站给不同的种公牛冻精规定价格,是根据其后测成绩、生产性能指数、遗传力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排列位次,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但对于一个规模牛场而言,选择冻精之前首先要根据自己整群牛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改良计划,明确改良方向和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去选择,而决不可单凭价格草率做出决定。比方说自己的奶牛趾蹄不太强健,就应选择趾蹄强健的种公牛进行改良;乳脂率、乳蛋白率偏低就相应选择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较高的种公牛进行改良。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要尽量选择与所饲养奶牛系谱较远的种公牛,避免近交,原则上避免三代以内出现共同祖先。一个种公牛不管自身如何优秀,与所配奶牛如果近交,那么整群奶牛的改良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只会出现近交衰退的结果。
3.2 配种工作重准胎率,轻档案记录
一部分奶牛养殖小区从思想上不重视生产记录,档案登记工作不完整,配种记录不完整,奶牛也没全部佩带耳标。他们认为在选择冻精时已经下了功夫,后代肯定错不了,档案记不记都没有关系,只要能保证准胎、产犊就可以。这个错误的观点在基层奶牛养殖工作中普遍存在。正是这个观点导致了奶牛系谱档案登记工作的缺失,给本小区改良计划的制定造成了很大困难,严重阻碍了牛改工作的进步。对奶牛档案登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不能正确理解是奶牛养殖工作的顽疾,今后奶牛良种登记工作的全面开展会很好的扭转这一局面。
3.3 奶牛饲养管理重投入,轻规范
在奶牛饲养管理工作环节,养殖户舍得投入,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能分群饲养管理,除犊牛以外,青年牛、泌乳牛、空怀牛、围产期奶牛等都在一起饲养;二是为提高泌乳量盲目加大精料投喂量。奶牛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也不同,围产期奶牛更需精心照料,与其它牛同圈饲养容易被冲撞引起流产。混合饲养如果侧重于泌乳牛则会导致青年牛营养过剩,过度肥胖,造成日后配种受孕困难。成母牛泌乳阶段精料比例过大,既增大了经济投入,降低了养殖效益,又容易诱发酮病、前胃迟缓等营养代谢疾病和胃肠道消化疾病。
S823.3
B
1005-2739(2017)02-0045-02
2016-10-28
王钢(1978-),男,辽宁宽甸人,本科,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