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Linux作為早期源代码开放式操作系统,以较高的性能及优秀的设计特点,在全球知名企业的支持下,其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处于全球主流操作系统之中。在Linux系统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其也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比如教育、电子政府、企业运营等。为了能够使各种类型的网络计算机满足服务需求,可以通过Linux系统设计网络计算机服务器进行实现。
关键词:Linux系统;网络计算机服务器;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018-02
在网络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PC作为信息系统的主要终端,就要更新其中的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那么这样只会提高总体成本,并且还会使之后的维修工作更加繁琐。那么计算机中的服务模式就对计算机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网络宽带速率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提高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性能已是计算机服务器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基于Linux系统,设计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以提升计算机服务器的可用性,使计算机服务器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1浅析网络计算机及对Linux系统的技术要求
1.1网络计算机
网络计算机全称(netword Computer,简称NC)。网络计算机指的是使用网络来提供资源的瘦客户端,其主要是通过网络服务器来获取服务的。以网络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来看,网络计算机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其一,真NC。主要以java技术为基础,能够与NC-1标准规范吻合,有较少的资源需求;其二,NetPC。主要是增加服务器,以集中管理的形式简化计算机;其三,类NC。通过X终端及无盘工作站为基础,创新及完善windows的基础终端。网络计算机比个人计算机的管理性能要强,价格也比个人计算机要低,网络计算机中的性能主要有网络服务器中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应用服务及网络计算机。【1】
1.2网络计算机服务器运用Linux系统的技术要求
随着Linux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是最为普及并且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在个人计算机中网络服务其中,都运用到Linux系统。因为Linux系统具有可用性,基于此设计网络计算机服务器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网络计算机服务其中使用Linux系统的技术有以下几点要求:
1)由于Linux系统具有多用户的特点,这就要求用户要不同的身份使用网络计算机登录Linux服务器,每登录一次,就要使用ASP作为用户会话,NCS在用户没有删除会话的情况下就会对这次会话的状态进行保存,就实现了不用在使用不同计算机进行访问登录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原来的对话。【2】
2)由于网络计算机中的物理属性不同,比如计算机色彩的深度、屏幕的大小,这就要求网络计算机连接网络计算机服务器时候具有较强的可变性。那么就要使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与网络环境及网络计算机中的物理属性三者相适应,这样才能保障网络计算机系统可使用。
3)用户界面中的输出信息会被传送到网络计算机中,那么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也会接收到网络计算机传送的信息,其中Linux系统中的X客户程序是ASP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就要使X服务器对其进行支持。
4)网络计算机具有安全性能,如果其中的安全性能较低的话,就要对其进行加密,在一定的广域网中,就要对网络的传输进行加密,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3】
2目前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主要实现技术
2.1 Terminal Server
Terminal Server可以将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修复及扩充,规范计算机终端中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为了能够实现多用户的目的,就可以修改计算机中的虚拟内存管理内核及对象管理等一系列部件的构建,使各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共享。还可以为其提供具有较强扩展性的应用服务器,以用户会话及负载均衡为基础,使用Terminal Server的服务器可以构成集群系统。由于与网络计算机服务器客户端通信的RPD协议没有适应能力,这就使Terminal Server也不适应于环境的变化。【4】
2.2 VNC
在VNC客户端中使用无状态机瘦客户端,通过RFB协议将服务器的帧缓冲及输入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中,此后再转发其他应用服务。在Linux系统下实现VNC服务器是要通过X服务器完成的,使用X协议实现与服务器的交互性。另外在处理显示请求的时候,可以使用VNC服务器中的RFB协议。在被动状态下的VNC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通过客户端实现桌面的更新,并且对网络客户端及环境并没有适应能力。
2.3 Tarantella
Tarantella服务器可以提供给网络计算机不同的服务类型,所以Tarantella服务区也是现社会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Tarantella服务器可以转换不同的协议,比如x、ICA、SSH等,然后传送给网络计算机。Tarantella还能够监控数据传输状态,并优化相关网络。【5】
3 Linux系统下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设计
从另一种角度看待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时候,有两种进行,其一是对于监控网络计算机,其二使传递本次网络计算机的链接,并且对其负责。在Linux系统下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3.1 用户登录
用户通过网络计算机对NCSD发送请求的时候,其就会自动生成多个NCSD子程序,NCSD程序会监视这个窗口,在子程序能够确定网络计算机的协议版本之后,网络计算机就会通过认证并且初始化之后,就会对SM发送请求,之后会获得空闲的服务对话,通过Unix域套接字方式与NCC连接的套接字传送给空闲的服务对话进程,此进程就会由空间变为忙碌,在此服务对话进程中启动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用户就可以通过这个客户端进行登录,用户登录之后,登录进行就会自动开启会话切换进程,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会话服务,如果在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中没有断连会话服务的话,那么就通过Xinit初始化桌面,在此基础上服务对话进程就是网络计算机的用户会话服务。如果没有会话服务,对话进程就会与网络计算机连接的套接字通过Unix域套接字为用户传送断连会话,之后退出,在此状态就会变为忙碌,为使用网络计算机的用户提供会话服务。【6】
3.2 用户会话断连
当关闭网络计算机的时候,并不会退出用户会话服务,这个时候会话服务就会接收到链接断开指令,将链接进行关闭,使SM将忙碌的状态设置为断开状态。会话服务就会等待下一次用户对其进行连接请求。
3.3 用户会话注销
当使用网络计算机的用户将会话注销时,可以使用注销进程。注销进程会根据指令,请求SM发送给会话服务注销信息,会话服务就会得到注销之间,将其会话进行处理,最后完成工作,为SM发送被数据库删除的会话记录请求,之后退出。【7】
4 分析应用服务协议传输内容
4.1 内容
网络计算机及网络计算机服务之间的传输应用服务的输入/输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的信息。
1)输入信息。此种信息使用的是Linux系统中的图形界面,包括X窗口桌面应用、打印信息及声音信息等等;
2)输入信息。此种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计算机的鼠标和键盘进行输入,还有其他设备,比如书写板,在网络计算机客户端通过鼠标将其转换为信息传送到应用服务中。
3)控制信息。此种信息主要是控制网络计算机中的属性及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中的属性,使网络计算机及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两者的属性之间可以互相兼容,使网络计算机服务器可以符合网络计算机的运行环境。比如初始化协议信息、颜色等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传输远程桌面中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了更加完善的协议,比如AIP协议、ICA协議及RFB协议等等。RFB协议具有公开性,这样是可以保障用户的工作,RFB将服务中的帧缓冲通过远程方式发送给客户,还可以传送图片、文字信息等等,RFB还有较高的安全性。【8】
4.2 应用服务协议传输的适应性
为了使网络数据的传输效率进一步优化,并且能够适应网络计算机,在此使用自适应技术,综合AIP技术及RFB的特点,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主要可以有三方面的自主调节:其一,协议的参数。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及使其能够适应网络环境,另外还决定了更新及显示的延迟,提高显示的变化性能;其二,色彩的属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网络、内存等对色彩的需求;其三,远程桌面的属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移动用户的戏曲,相同的用户会话可以在不同的网络计算机中根据它的属性进行显示。
5 结束语
Linux系统是一种研发时间较长的源代码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对于社会今后研发软件及技术有着引导的作用,其在未来的应用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本文通过浅析了网络计算机及网络计算机使用Linux系统的技术要求,探究了以Linux系统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在今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还要着重研究网络计算机的传输及环境特性,从而有效的提高网络计算机的应用性及可行性,使Linux系统可促进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渊,李明树,王青.基于Linux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4):12-16.
[2] 刘殿敏,李科杰.基于Linux嵌入式HTTP网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4,30(23):193-195.
[3] 邹佳彬.基于Linux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2013(21):35-35.
[4] 耿少辉.基于Linux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16(6).
[5] 高深.基于Linux的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24):175-176.
[6] 封相远.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
[7] 唐富强.基于Linux的多媒体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8] 封相远.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