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岚
人不在江湖,江湖却有传说。
肖建华,这个浸染中国资本市场20余年的“最后枭雄”,至今仍然远遁江湖又备受争议。
在每一次深陷漩涡又奇迹留存后,总有人会追问肖建华,“明天系”的明天将如何安好?
又是肖建华?
春节期间,有香港媒体报道称,大陆某万亿级富豪在香港被控制。腾讯财经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表示,该富豪可能为“明天系”实控人肖建华。报道出现后,明天控股当天晚间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特别声明,肖建华以第一人称口吻表示,“本人肖建华现在国外养病,目前一切安好!明天集团一切业务正常!感谢各界的关心!”
1月31日,“明天系”实控人肖建华在明天控股的微信公号上再发声明,否认其被绑架回内地的传闻,称自己正在国外治疗,不久将和媒体见面。在该声明中,肖建华还披露了自己的国籍身份,称其本人为加拿大公民,也是香港永久居民,受加拿大领事保护,也受香港法律保护。声明中还表示,他持有外交护照享有外交保护权,“所以请各界放心!”
及至2月2日,针对外界春节期间纷纷扬扬的传闻,明天控股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公司声明,称明天控股及其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切运转正常,感谢社会各界朋友对肖建华及公司的关注与厚爱。这是近期“明天系”对外发布的第三个澄清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以肖建华个人名义在明天控股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声明,目前均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这不是肖建华第一次“有事”了。
这位出身农家,15岁考上北大法律系,18岁成为北大学生会主席,创办“明天”集团,在短短20年时间以300元人民币起家发展如今拥有资产不下千亿的民营企业家,即是“不在江湖,江湖却有传说”的真人版。
前不久,赵薇旗下龙薇传媒动用50倍杠杆收购万家文化,备受市场关注。传言这次收购背后的“男人”不是马云,而是肖建华。
作为财务顾问出现在赵薇这笔收购中的恒泰长财证券,系恒泰证券全资子公司,恒泰证券在资本市场上一般认为属于“明天系”旗下券商。而收购资金来源中,西藏银必信公司作为第三方为赵薇提供了15亿的个人信用担保借款。西藏银必信也被认为与“明天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天控股有限公司1月13日发表声明称:明天控股没有参与万家文化的股权投资,也没有参与龙薇文化对万家文化的股权收购;西藏银必信公司并非明天控股下属和关联公司,也没有任何股权和投资关系;恒泰长财证券是一家市场化的专业机构,该公司作为龙薇公司收购万家文化股权的财务顾问,完全是该公司市场化团队的市场行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该券商所服务的每一个客户都与明天控股有关。肖建华与赵薇没有业务合作。
即便如此,受市场传闻影响,“明天系”个股集体大跌。2月3日鸡年第一个交易日,华资实业、ST明科、西水股份跌停,万家文化、圣莱达等跌幅均超5%。此外,其参股公司包括北方创业、鲁银投资、新黄浦、ST朝华、金地集团、农产品、东凌粮油也是大跌走势。
万家文化被赵薇收购一事虽已经和“明天系”撇清干系,但跌幅然仍旧不小,截至3日收盘,万家文化跌5.88%,报19.70元。
被神秘、被“高估”、被妖魔化
肖建华,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后的枭雄”。他神秘而行踪不定,关于他的传闻在“资本江湖”从未间断过,但外界却鲜有人见过其真身。
几年前,《新财富》杂志以3个月时间对肖建华麾下的“明天系”进行调查,结果是:明天系掌控、左右9家上市公司,控股、参股30家金融机构。这30家金融机构,具体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证券公司、4家信托公司、4家保险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期货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这些机构资产总规模近万亿。“明天系”俨然是一个全能型的混业金融巨鳄。并且,我们至今也不能肯定,这就是“明天系”的全貌,没有任何遗漏。
《新财富》还分析,“明天系”资产版图还有两大特点:分散和隐蔽。比如,“明天系”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多数是由分散的中间持股公司持有,而且是中间多层持股,明天控股则隐藏在顶层;再者,即使是其中某一家上市公司或者金融机构,也是由多家中间持股公司分散持有,令外界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终。
此外,如同资本市场上的其他谱系,肖建华及其“明天系”一直被认为背负“原罪”,质疑焦点也从早期“制造高科技概念,操作股价”的坐庄行为,逐步演变为“掏空上市公司,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的资本腾挪,再到近年,随着鲁能私有化争议和王益案爆发,明天系又被指为“利用影子壳公司,强力渗透金融机构”,权钱交易,裙带资本主义的典型。
肖建华本人也一直被“妖魔化”。2013年初香港杂志的一篇报道,行踪神秘的肖建华长年在香港四季酒店“包起全层”。与他交往的也有许多内地富豪,甚至“红二代”。
在风口浪尖上,肖建华也做出过“去妖魔化”的尝试。他曾经拿着一份5000字的手稿接受媒体采访,他自述创业史,表示从1990年代中期在中关村“做电脑”;到1997-2000年,抓住投资法人股、金融股的机遇,获得“非常大的收益”;再到2000年以后转入PE投资,“明天集团高层负责人自创业十几年来,没有一个人受过国家政法部门的调查、边控、讯问、處罚,所以种种潜逃如何如何,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猜测”。
他甚至一一答复了外界的那些质疑。虽然被外界冠以中国J·P·摩根,肖建华却愿以沃伦·巴菲特的门徒自居。他一边客观的承认“投资能力是稀缺资源”,又反复强调聪明的投资者目的是赚钱,而非只求控制。他声称自己被“高估”了,还顺道为“明天系”打包票:“明天集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客观讲,我觉得和同时代的企业和现在的企业都差不多”。
即便如此努力,“去妖魔化”仍然收效甚微。实际上,这不能全部归咎于外界的误解。一个民营资本谱系的诞生和崛起过程,有太多不为公众所知的历史和细节,就连肖建华本人也多次表示,明天集团未来要走阳光化、透明化之路。
“明天系”的明天
2013年,一个名为“明天系肖建华”的微博出现在公众视野。当时有人言之凿凿,认为此微博即便不是肖建华本人,也不排除“明天系”内部人士代替肖建华开通的可能性。“明天系肖建华”的第一条微博发布于2012年12月22日,内容为“何人懂我”。
实际上,肖建华避讳“明天系”这一称呼,内部人士更喜欢称用“明天集团”。但兜兜转转又三年,这几个字倒真有点像是肖建华的注脚。
反观肖建华的整合或者并购,公众可以一窥“明天系”和肖建华的治理能力。其接手经营的公司大多黯然失色甚至一地鸡毛。“明天系”控制的ST明科正在滑向退市边缘,爱使股份主业匮乏,经营惨淡。曾经辉煌无比的浙江租赁在其经手不到3年里竟然资不抵债,华融资产被迫无奈接盘。
《证券时报》据此总结肖建华以及“明天系”的特点,拙于产业运营,长于资本运营。在资本运作上,他也并无化腐朽为神奇之力,只是简单的资本注入,但是这种驾驭资本的实力,只要够强,就已异常强大。
另外,肖建华控制的上市公司没有业内佼佼者,还是差等生,他控制的券商、基金、银行、信托等也都不在各细分行业一线之列。
以新华信托为例,业务增长迅速但是房地产项目过多,2014年开始多个项目出现兑付危机,“明天系”选择让出新华信托控股权。
肖建华声称是巴菲特信徒,他的公司和PE相似;他还称要做中国的JP摩根,但除了早期投资银行,至今很少看到投资增值的案例,也没有看到撮合产业合并提振业绩的案例。2000年以后,“明天系”资本运作重点和思路从传统产业企业转向了金融型企业。2004年,“明天系”通过控股太平洋证券的股东,实际控制了太平洋证券60%以上的权益。在太平洋上市之前,“明天系”退出。
关于资金来源,肖建华曾经回应来源于保险资金,只要有10%的回报率,几百亿元保险资金很容易借到手。肖建华建立的庞大资本网络,能够支撑年均10%的回报?关键在于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权增值能力。
很明显,肖建华热衷和擅长的投資领域在金融领域,他能够不断在这些稀缺领域得手,他所倚仗的能力,有可能已超越产业运营之外。依靠稀缺金融牌照的增值赚钱,这可能是其他民营企业家羡慕而又无法做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