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 王 震
小吕同学通过观察发现,镁条燃烧时产生的白烟会逸散到空气中,这些白烟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呢?
同学们调整实验方案: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白烟逸散,用一个塑料桶将镁条罩住,并在实验前后将塑料桶一块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三。
实验结论:白烟为镁条燃烧的产物,白烟的逸散会导致称量的质量偏小。
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究竟发生了哪些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生三个化学反应:第一,镁条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第二,镁条会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第三,镁条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因此,坩埚钳上残留的白色固体和逸散的白烟为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此外,同学们也在塑料桶的内壁上发现了黑色的碳粒。
如何才能使镁条燃烧前后,所测得的物质质量不变呢?同学们想起了波义耳的实验是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的,而罗蒙诺索夫的实验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因此他们决定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如图4,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在试管中,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导管的另一端绑有气球,以此来平衡气压,用电子秤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使用酒精喷灯加热试管,引燃镁条,待试管冷却后,再次用电子秤称量装置质量,比较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四。
实验结论:在密闭环境中点燃镁条,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通过上述实验活动,同学们获得了以下知识:第一,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真的“守恒”;第二,在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如果有气体参与,则实验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第三,物质燃烧的时候,不一定只是与氧气反应。
表三
表四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