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南开大学 哲学院,天津 300350
以康德空间理论诠释山水画意象空间
刘芳,
南开大学 哲学院,天津 300350
西方透视原理并非衡量绘画空间的惟一标准,中国山水画中的意象空间就是另一种表现空间的方式并且有其形而上之依据。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说,山水画的“远”通向“道”,老庄之道作为山水画“远”的意象空间的依据。从西方哲学角度来说,康德的空间理论也提供了山水画空间成立的依据。康德认为空间是人们感知外物的方式,是主观感知到的表象。由康德的观点可以推断,不同的感知方式能够感知到不同的空间表象。山水画所表现的“远”的多重意象空间体现的是山水画画家感知万物方式以及以此方式感知到的空间表象的独特性。
山水画;空间;意象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是以“远”的方式呈现的意象空间,不符合西方的透视原理。这究竟是山水画的弊病还是山水画的独特之处?西方的透视原理是否是空间表现的惟一方式?是否是衡量空间合理与否的惟一标准?“艺术作品如果用恰当的审美角度观赏原本会十分杰出,一旦敏锐的画评家不小心用了错误的标准衡量,通常就变成一文不值,或沦于等而下之了。”[1]21如果只以西方透视原理为惟一衡量标准,那么山水画因不符合透视原理而必然会被评判为弊病。就西方绘画本身而言,透视原理也并非惟一遵从的绘画原理。“西画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追求在二维的画面上展示三维的虚幻空间深度,但是到了当代以来,这个技法并没有成为惟一的空间表现准则,否则就不会有抽象画、立体画派、超现实画派等不同的空间处理方式出现。”[2]70由此可知,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都各有依据。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说,山水画的“远”通向“道”,老庄之道作为山水画“远”的意象空间的依据。从西方哲学角度来说,康德的空间理论也提供了山水画空间成立的依据。
山水画“远”的空间不是对客观空间的再现而是主观的意象空间。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一切物质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共存和相互作用的标志[3]1100。画家通过主观意象将画面中的各个要素组织起来构成山水画空间。宋代郭熙总结山水画有“三远”,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4]639山水画的“三远”是指:高远、深远、平远。
按照视觉经验,当人站在一个视点时不能同时获得“三远”的景象。由此可见,山水画中的“三远”空间不是对视觉经验空间的描绘。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空间不是依据视觉经验原理再现的视觉经验的空间,这样的视觉经验的空间犹如地形图,对此观点,南北朝宋时期的王微在他的著作《叙画》中提出:“夫言绘画者,竞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辩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4]585王微表达的观点是绘画不能只有形似,只有形似的绘画就如同地形图一般。绘画中要融入作者的主观精神,因为绘画是心灵的创造。人的视力所见是有局限的、不全面的,所以要用画笔来表现“太虚”—“道”。因此可知,山水画中“远”的空间显然不是如地形图一般对客观景物的再现,而是通过主观心灵以表现老庄之道为目标所创造的意象,是意象的空间。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学者们对意象的阐释都有其不同侧重的方面。例如,朱光潜侧重从心理方面阐释意象;叶朗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意象,侧重意象的主观差异;汪裕雄则侧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索意象问题并对意象进行符号学的阐释。虽然学者们分析意象所侧重的方面各有不同,但是不同的阐释却都指出了意象的主观本质特征。朱光潜认为意象是情景交融,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主体的情趣不同,意象也不同。朱光潜明确指出意象构成中既有主观成分也有客观成分,并且认为意象的差异是因主观的差异而不同。叶朗的观点是:“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5]8他强调心的作用,重视意象构成中精神方面的地位与差异。汪裕雄也同样强调意象中主观的主导作用与能动作用,他说:“感知所得的表象,经由想象的作用,被再造,被重组,渗入主体的情思,融汇进主体的理解,就是审美意象。”[6]11综上所述,每一种对意象的阐释都共同揭示了意象中主观的重要性和作用,也就是说,意象是与主观心灵相关联的,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特征。这一特点也说明了王微在绘画理论中所特别强调的“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是心的作用将外在景物改变,绘画是心灵创造的意象。意象的主观特征决定了通过主观显现的意象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外物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提出意象因主观的差异而具有差异性。意象相当于柏拉图“四线段”比喻中的幻想(image),幻想不是本原的存在,是理念向下运动分化的结果。意象因人而异,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向另一个人的显现,人们通过意象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柏拉图认为诗和艺术作品都属于认识的这一阶段[7]48。柏拉图指出,意象虽然因人而异,但意象的背后有本原的存在,即意象是“理念向下分化的结果”,也就是说理念是意象的本原。由此推论可知,王微所论述的山水画理念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也就是要表现“太虚”—“道”。山水画作为表现“道”的载体,虽然作品因时代不同、作者不同而表现出风格各异,但其中仍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远”的空间来表现“道”的理念。老子指出了“远”与“道”之间的关联,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8]159在老子哲学中,“远”是“道”的另一种称谓,“远”代表“道”。老子之道作为山水画意象空间中主观精神方面的理念追求,因而成为山水画“远”的意象空间的依据。从西方哲学角度来说,康德的空间理论也提供了山水画意象空间成立的依据。
山水画“远”的意象空间是主观的。康德按先验哲学方法也深刻洞见到空间的主观性。他揭示出空间与主观的关系,从主观角度来阐释看似客观的空间。他的空间理论表明空间本身就是主观的,空间不表现任何对象自身的属性。他说:
空间并不表现物自身之性质,且不表现物自身之相互关系。盖即谓空间并不表现“属于对象自身,且即令抽去直观所有之主观的条件,依然留存”之规定。盖事物所有规定不问其为绝对的或相对的,绝不能先于其所属事物之存在而直观之,故不能先天的直观之者也[9]58-59。
康德指出空间既不表现对象自身的性质,也不表现对象彼此之间的关系。即使抽去直观的主观条件,空间也不表现属于对象自身的任何规定。因为不论绝对还是相对,对象都不能先于拥有对象的人而被直观,所以先有直观的主体再有被直观的对象。康德对空间的分析从主体出发,体现了他的先验哲学思路和方法。康德称自己的先验哲学对以往哲学的变革为“哥白尼革命”,他将哲学的方法转变为由主观到客观的方法,认为先有主观的能力再有由此能力而产生的知识。他认为空间是感性直观的形式,先于经验且不依赖经验。直观形式作为感知方式将外部感知到的一切,即感觉材料组织起来而成为感性知识。空间是观察外部世界的模式,是感知的先决条件。空间作为感知外部现象的方式,必然因主体不同、主观的感知方式不同,而与之相应的感知到的空间就不同。康德认为,空间实仅外感所有一切现象之方式。故空间乃感性之主观的条件,惟在此条件下,吾人始能有外的直观。盖主观感受性,即为对象所激动之主观能力,必须先于对此等对象之一切直观,故极易了解一切现象方式如何能先于现实知觉而先天的存于心中,以及一切对象所必须在其中规定之纯粹直观如何能先于一切经验而包含有规定对象关系之原理[9]59。
依据康德的观点,第一,空间是感知现象的方式,也就是说感知方式不是惟一的,可以有不同的感知方式,西方传统风景画空间与中国古代山水画空间就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感知方式,西方风景画体现的是客观的感知方式,中国山水画则是主观的感知方式。第二,康德提出空间是产生感性的主观条件。首先,是主观条件问题,感性的产生需要有一个感性存在之前的一个主观的存在;其次,空间是这个感性存在之前的条件而且是因主观而产生的条件。那么从条件来说,如果这个条件不同,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先在的主观不同,则作为主观条件的空间也不同。由此可知,空间是与主观关联的并由主观产生的,从其产生的来源来说是主观的。第三,康德提出主观感受性即主观能力先于对对象的直观。如前分析,先有一个主观的存在,再有这个主观对对象产生感性的直观。主观能力不同,产生的直观也就不同。例如宋代郭熙的作品《幽谷图》中,山脚下的景色,山谷中的景色,以及山顶上的景色都同时清晰地呈现于画面,这样的多角度景色并不是凭借肉眼站在山脚下对三维空间的感知结果,由此体现出的是感知对象的主观能力的不同。第四,康德提出主观能力先于现实知觉和经验。如前所述还是说先有主观存在,再产生主观对客观的知觉,并称这个知觉为现实知觉。由此可以推论,不同的主观就会产生不同的知觉,那么这些不同的知觉都可称为不同主观所产生出的现实知觉,也就是说对不同主观而言所产生的知觉都可谓是现实的。西方风景画呈现的三维知觉是现实的,山水画呈现的“三远”的空间对知觉到这空间的主体来说也是现实的。从空间的性质来说,康德认为空间具备同时、无限存在的性质,这一点也为中国山水画在同一画面同时呈现多个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空间被表象为一种无限的所与量。今因一切概念必须思维为包含于“无数不同之可能的表象中”之一种表象(为此种种不同的表象之共同性质),故能将此种种不同表象包摄在此概念自身之下;但无一概念(就其自身而论)能思维为包有无限表象在其自身中者。惟空间表象则能思维为包含有无限表象在其自身中,盖空间之一切部分固能同时无限存在者也。故空间之本原的表象,乃先天的直观,而非概念[9]57。
康德的分析表明,空间的数量是无限的,即“无限的所与量”。概念表现的是不同表象的共同性质,因此概念能包含各种不同的表象,但是没有一个概念能包含无限的表象。从根本上来说,空间表象不是概念的而是主观的先天直观,因此只有空间表象能包含无限表象,因为所有空间表象能同时无限地存在。而概念是用来固定某物的,因此不能用概念将某一空间固定,以涵盖所有空间。正是因为空间不是概念,不是确定的某一种表象,这就使空间能够同时无限存在且能包含无限表象成为可能。因此,根据康德的空间理论,中国山水画没有固定视点,不受固定空间的限制,能够通过主观意象的创造将不同的景物按照远近排列,画面是一个景物接着另一个景物,同一画面中可以呈现多重景物以及由景物所呈现的多重空间。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将三远法构建的多重空间同时放在一个画面上,这正表现了空间性质的“无限的所与量”的特点,从而具体体现了康德所主张的空间能够同时无限存在的观点。山水画中表现的空间数量与西画相比存在多与少的不同,其差异的根源在于主观感知能力与主观感知空间的方式不同。
总之,主观能力决定了感知现象的直观形式——空间。主观能力先于对对象的感知,即先于空间而存在。主观能力决定感知对象及感知对象的方式。古希腊的柏拉图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不同的能力天然有不同的对象”[10]199。那么如果主观能力不同则主观的感知方式就不同,则感知的空间也就不同。感知对象的方式不仅仅只有经验的感知空间一种方式,中国古代画家对山水的感知不强调五官的视觉经验而强调心的感知,视山水为“道”的体现。画家感知的方式与古代宇宙观相联系,由此决定了古代画家对山水的感知方式必然是超越经验的,这种主观的感知方式是形而上的、意象的,发挥的是心灵超越客观经验的能力。西画采用焦点透视法表现经验的视觉空间,焦点透视是基于经验的视觉的空间感知方式,遵循的是现实的视觉客观经验。古代山水画家主观意象的感知外物方式反映的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和认知方式。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8]241老子主张的是一种返回主观自身的神秘认识方式:不打开窗户,不出门就能达到认知目的。这种通过主观感知而不是通过视觉经验认识外物的方式体现了对山水画空间感知方式的独特性。如何表现多重空间?山水画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山水画表现的是无限的意象空间,而西画表现的是有限的固定空间。山水画怎样在有限的画面表现出“远”的无限空间?清代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详细论述了以“推”的方法来表现山水画的“三远”。他通过研究古法,顿悟了其中之妙处,并进一步具体提出了“推”的方法:盖有推法焉,局架独耸,虽无泉而已具自高之势。层次加密,虽无云而已有可深之势。低褊其形,虽无烟而已成必平之势。高也,深也,平也,因形取势,胎骨既定,纵欲不高、不深、不平而不可得。惟三远为不易。然高者由卑以推之,深者由浅以推之,至于平则必不高,仍须于平中之卑处以推及高。平则不甚深,亦须于平中之浅处以推及深。推之法得,斯远之神得矣[11]301。
具体说来,通过“局架独耸”表现高远;“层次加密”表现深远;“低褊其形”表现平远。“三远”以形取势:由低推高远、由浅推深远、由平中之低与浅来推平远。掌握了“推”的方法就能表现出“远”的精神。例如他进一步深入解析,认为“推”的精髓在于“似离而合”,并且列举出“似离而合”的具体技法:“似离而合,四字实推字之神髓。假使以离为推,致彼此间隔,则是以形推,非以神推也。且亦有离开而仍推不远者。况通幅丘壑无处处间隔之理,亦不可无离开之神,若处处合成一片,高与深与平又皆不远矣。似离而合,无遗蕴矣。”或又曰:“似离而合,毕竟以何法取之?”余曰:“无他,疏密其笔,浓淡其墨,上下四傍,晦明借映,以阴可以推阳,以阳亦可以推阴。”[11]301
华琳认为“推”的精髓是“似离而合”。“似离而合”的具体实现方法是“疏密其笔,浓淡其墨,上下四傍,晦明借映,以阴可以推阳,以阳亦可以推阴”,即用笔的疏密、用墨的浓淡、上下位置的安排,以及明暗的交错。掌握了“似离而合”的方法,也就掌握了“推”的方法;掌握了“推”的方法,也就掌握了表现“远”的方法。华琳这里论述的通过“推”法来表现“三远”,实际涉及的是“六法”中的经营位置问题,并且涉及用笔和用墨的具体技术问题。绘画技法方面通过“推”的方法表现了山水画“远”的空间特征。“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的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12]345山水画的显著特征是咫尺千里的远的空间特征,因此画面的经营位置是为了表现这一特征,画面上景物的描绘也是为了支持并体现这一特征。“似离而合”的“推”的方法能够表现山水画远的空间特征,远的空间特征表现得越正确、越完全,山水画作品就越完善并且其地位就越高。例如宋代郭熙全景构图的山水画《早春图》中就集合了高远、深远、平远三种远的空间于一图,此画也是宋代有代表性的杰作。
山水画中“远”的空间是主观心灵所创造的意象,是意象的空间。按照康德的理论,空间是人们感知外物的方式,是主观感知到的表象,因此不同的感知方式就会感知到不同的空间表象。山水画所表现的“远”的多重意象空间不同于焦点透视所表现的惟一的固定空间,山水画空间的这一特点体现的是山水画画家感知万物方式以及以此方式感知到的万物表象的独特性而非弊病。对山水画意象空间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蕴含的真理性,为这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因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美)高居翰:《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1368》:宋伟航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尤煌傑:《以“眼与心”注“林泉之心”:梅洛·庞蒂与郭熙对观》,载《哲学与文化》2008年第7期。
[3]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4]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5]叶朗主编:《意象》(第四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汪裕雄:《审美意象学》,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9](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1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2](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责任编辑 吴兰丽
On Kant’s Space Theory in Explaining Image Space of Chinese
LIU Fang
(Collegeofphilosoph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350,China)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principle is not the only criterion to measure the painting space. The imagery space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is another way of performance of the space and has its metaphysical ba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hilosophy, “yuan”(far away)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leads to Dao which is a basis for imagery space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the view of Western philosophy, Kant's theory of space also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landscape space. Kant argues that space is the way people perceiving objects, and the appearance of subjective perception, which is infinite. Then the different way of perception can perceive different spatial representation. The multiple imagery space in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reflects the uniqueness of the way of perceiving things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is way of perceiving by Chinese landscape painter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space; image
刘芳,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2016-10-30
B516.31
A
1671-7023(2017)02-0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