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2017-02-27 08:52陈素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陈素梅

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陈素梅

心脏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其根据患者病情、生活习惯、心理、治疗方案等实施护理措施,具有整体性、个体化、有效性等优点。本文通过分析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综述心脏康复护理在中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7.008

中老年人群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下降,且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各种基础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病状态下,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被打破,在原有基础疾病被促发的状态下,心肌组织局部动脉血流出现明显减少,使得其出现缺血、缺氧,造成左室重构发生,严重损害心脏功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1]。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运用护理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通过护士的照顾,患者达到最好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状态,延缓或者逆转疾病进程[2]。多项研究均表明[3-5],将心脏康复护理用于AMI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复发率及病死率。本文将心脏康复护理在中老年AMI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AMI形成与进展的三个重要条件[6]:血流缓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体内局部或系统性高凝状态。(1)血流缓慢。中老年人群由于活动量显著减少,心肌长期处于松弛、麻痹状态,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周围静脉扩张,血液流速减缓或血液回流受阻,血流滞缓可导致AMI的产生。(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创伤、感染、炎症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血小板凝聚、黏附,由此形成AMI。(3)血液高凝状态。中老年患者由于多存在高血脂症、抗凝血酶活性降低等,导致体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导致AMI发生。

国内外大量研究指出[7-8],AMI的发生涉及多阶段、多因素的参与,由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AMI发生与发展已经受到广泛认可,常见的易感因素有家族遗传史、不良生活习惯、合并基础疾病等。研究表明[9],AMI的患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无家族史患者升高4.7倍,表明其发生呈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AMI的发病过程。AMI发病率与平均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之间呈强线性相关,常吃腊肉、香肠、羊肉、鸭肉等高脂食物可增加发病风险,而体重迅速上升的中老年人群,其AMI发病率也相应迅速上升[10]。此外,烟草燃烧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和芳香胺类物质,如苯并芘和4-氨基联苯等,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大量饮酒,均会造成体内代谢紊乱,使微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纤维化而变薄,而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启动炎症反应造成小血管壁损伤,尤其当全身微循环障碍发生后会导致血管壁弹力下降、血管调节功能降低,诱发AMI[11-13]。

2 心脏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

心脏康复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主要围绕“心脏康复”给予护理,“心脏康复”这一概念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多学科的内容,为AMI患者设计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运动锻炼等),其目的是尽可能有效地促使患者躯体功能的改善、社会适应及自主性的提高,使其重新获得较为理想的社会功能状态,进而降低患者的健康照顾成本,是AMI患者疾病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14]。

2.1 基于生理状态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 生理需求是人类最低层次、最基本的需要,同时也是最强有力、最占有绝对优势的需要,环境因素(运动量较小、饮食不当、吸烟饮酒等)是AMI发生及其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AMI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改变既往不良因素,有助于延缓或者逆转疾病进程。有文献报道[15-16],护理工作人员通过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如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等,保障病室舒适,在病室进行各项操作时,尽量减少噪音,最大程度地消除环境带来的不适,使其在舒适环境下得到充分休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促进其康复。同时,开展有关AMI相关知识的一些授课活动,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以形象、生动、科学、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对患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其充分认识到与AMI发生的相关因素、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以及各治疗方法所能够达到的目的、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合理膳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钾、钙及优质蛋白质,劳逸结合,嘱其定期进行血压、血脂的监测,遵医嘱用药。此外,运动锻炼在改善患者机体生理状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17-18],中老年人群活动量减少会导致安静时心率增加、最大耗氧量减少20%~25%,进而促使心脏血容量出现700~800 ml的下降,负荷运动时的耗氧量峰值增加,上述现象会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体位性低血压、肺功能衰退等,严重者会直接造成患者死亡,而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外周代谢,促进冠状动脉通畅等,因此,AMI发生后应及早给予患者运动锻炼指导,使其尽早下床进行心脏康复功能锻炼。

2.2 基于心理状态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 情绪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疾病作为一种应激源,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群,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担心病情、康复效果等,会诱发焦虑、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而不良情绪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加剧焦虑、恐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中老年AMI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影响治疗效果和转归的主要因素[19]。作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管理应结合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进行,就常见的问题、治疗过程、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讲解,让其处于放松、舒适的状态。对于AMI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医护人员应该认识到及早回归社会、恢复工作以及家属在其心脏康复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因为家属的鼓励会让患者感觉更加温馨和安全,减轻其社会压力,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或者朋友的联系,使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战胜其疾病信心和治疗依从性。

2.3 基于AMI患者自我管理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 目前,对于AMI患者的心脏康复措施多基于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为医院内护理干预,但是AMI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危急重症,患者出院后自我控制力不足或不能坚持按时服药,加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不能通过自我改善不良因素对疾病进程进行控制,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进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因为再次发作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20]。因此,部分学者[21]提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AMI患者自我管理水平,AMI患者为了维护和促进健康、身心发展进行复杂的活动来改变与疾病相关的行为和反应,能够满足患者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的生命过程,进而有助于促使患者躯体功能的改善、社会适应及自主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运动、饮食等行为的自我管理等。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其相关亲属等资料,建立好个人档案,进行AMI发病原因、注意事项、饮食、活动最佳时间、活动方式等的讲解和交流,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帮助患者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疾病有关知识。同时,根据患者的档案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回访,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心理状态等,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提醒、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给予预防建议;再次给予健康指导,如合理搭配饮食,科学睡眠,适度增加体育锻炼等。

3 影响心脏康复护理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中老年人群由于各种基础疾病以及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因素状态下,如较长时间的吸烟饮酒史、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等,使其成为AMI高发人群,且中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出现抗氧化失衡,易受各种病源菌影响,心肌组织细胞活化并聚集炎症细胞,直接导致心肌组织炎症反应进程加速,同时也可能破坏抗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导致心脏功能损害[18]。AMI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是以健康需要为导向,科学地规划使用健康资源,全面评估检测个体与群体的健康状况,积极干预、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自我行为进行监控,改变患者既往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形成良性循环[19]。但是AMI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发生原因、影响预后的因素等认识不足,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相关知识教育,引导患者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良行为习惯,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达到恢复健康、拥有健康、促进健康的目的。

4 小 结

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之一,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出现的危急重症,据统计,全球每年1700万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死于AMI,而其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1000[22]。由于AMI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效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患者心理等,因此,在积极治疗基础上,常采取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而使其尽快康复。心脏康复护理是以心脏康复理论为基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工作更具灵活性、有效性,能够预防AMI的再次发生,提高AMI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中老年人群AMI患者仍具有以下不足:(1)容易受护理管理体制、护理工作人员素质、社会支持度等多种因素影响。(2)由于国内外的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中老年人群AMI患者的研究报道仍较少,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导致心脏康复护理绩效的评定和考核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性的量化标准,各医疗单位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设计问卷,通过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情况或者患者满意度效果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应该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制、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社会支持度,使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中老年AMI患者更加专业化、细致化、实用化,同时量化心脏康复护理绩效评定标准,使其更加规范化。

[1] 徐 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 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2):11-15.

[2] 陈丽娜,段培蓓,张学萍.早期心脏康复计划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89-91.

[3] 曹迎弟.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50-251.

[4] 曹 红.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6):835-837.

[5] 徐秋娥.浅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对策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8):2791-2792.

[6] 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3):206-210.

[7] Yukio Mizuguchi,Sho Hashimoto,Takeshi Yamada,et al.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nonagenaria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xperience of a single Japanese center[J].Journal of Cardiology,2016,67(4):331-334.

[8] 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1):100.

[9] 曹丹阳,张 健,裴志勇,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以及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4):472-474.

[10]Hambraeus K,Lindhagen L,Tydén P,et al.Target-attainmentrates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using lipid-lowering drugs one year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Sweden[J].Am J Cardiol,2014,113(1):17-22.

[11]王 丽,王 军,李 健,等.老年女性急性X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13-16.

[12]伏 蕊,杨跃进,许海燕,等.中国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诱发因素的差异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2) :963-968.

[13]Tsuyoshi Honda,Kazuteru Fujimoto,Yuji Miyao,et al.Current cigarette smoking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ubacute stent thrombos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J].J Cardiol,2014,63(5):358-64.

[14]郝云霞,周 政,刘庆荣,等.从心血管专科发展看护理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45-649.

[15]张 剑,孙 毅,贺婧斐,等.心肺运动试验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康复的应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5):368-370.

[16]王志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22-24.

[17]王 曼,李 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4(8):9-11,24.

[18]王 霞, 陈延亭.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27-29.

[19]孔 雪,高方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43-845.

[20]王 红,王 璞,郝永红.分阶段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2):56-57.

[21]周晓丽,郭 晶,吴晓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应用阶梯式半卧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4):369-370.

[22]刘 杰,陈 挺,余云华,等.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4年急性心肌梗死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4):464-467.

(本文编辑 肖向莉)

300270 天津市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社区医院门诊部

陈素梅: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5-10)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