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摘要:预防性维护理念主要由西门子公司提出,该项理念的执行使CT机机械故障率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开机率。本文首先介绍预防性维护人员的配备,其次介绍预防性维护保养的具体方案和保养效果,最后总结分析预防性维护理念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CT维护;预防性维护;护理理念
1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配备
CT是医院常规配置的大型影像设备之一,在日常的诊断工作中需要配备操作技师、影像诊断医生、医学工程师等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1]。合理的人员配备结构,明确的技术分工是保证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操作技师负责每日开机的设备自检、关机后的设备整理、清洁,同时做好相关纪录,这些纪录有助于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及溯源;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按维护间隔定期对设备内部进行必要的除尘、紧固。
2预防性维护具体方案
2.1工作环境维护内容 首先要保持环境的温度范围,CT设备要处于正常扫描的状态下,设备周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2℃±2℃,温度过低探测器工作不稳,图像质量不佳,温度过高不利于球管散热[2]。其次,需要保持室内湿度,CT设备的最佳工作湿度需要控制在50%~70%,湿度过低容易引起静电,这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大忌,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短路故障。因此CT设备机房的温湿度必须依靠空调设备24 h予以保证。所以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是CT设备日常保养工作的重要一环。
2.2工作人员配置 CT作为系统化的大型影像设备,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多位专业人员急性操作以及维护,包括医学工程师、影像诊断医生、护士以及技师。多种专业人员相互配合的配备结构是开展前瞻性维护保养工作的首要条件。
2.3消毒和清洁 CT作为常规的大型影像设备,每天都会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下需要检查的患者,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外伤患者,开放型的伤口对CT设备的扫描床垫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一定要及时对扫描床垫进行消毒处理[3]。在患者接受CT检查后,使用浓度为75%的洒精(浓度高的酒精虽易挥发,但消毒效果不理想)搽拭床垫,以达到有效的消毒作用。此外,还需要定时清洁设备外罩,清洁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洁剂应使用中性的,避免使用酸性或碱性的清洁剂清洁,清洁后用抹布擦去外罩上的污迹。另外,每日都要对CT室扫描间地面进行清洁。设备操作结束后,使用吸尘器及时清洁室内地面,清洁过程中注意不能扬起灰尘,以避免因静电效应灰尘被吸附在设备内部。
2.4操作台的保养与维护 首先需要对CT设备的显示器进行及时维护保养,发现显示器上有污迹时,不能随便使用纸巾擦拭屏幕,最好的处理方式为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污迹[4]。其次,键盘、鼠标也是污垢比较容易积累的地方,长期的污垢积累则会导致滋生细菌,所以键盘、鼠标的定期清洁也是十分必要的。清洁过程中使用软布清洁清洁键盘,而清洁鼠标时则需要打开轨迹球,彻底清理其内部脏物,切忌不可将液体溅入到键盘、鼠标之内。
2.5其他定期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
2.5.1定期进行螺丝紧固 在断电情况下,定期打开设备的开机罩,检查设备内部的接插件是否牢靠,线扣和线托是否出现脱落情况,以及端子排上螺丝的松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立刻进行加固处理。
2.5.2定期更换机架过滤网膜 CT扫描机架的右下角安装有过滤网膜,每3个月要进行更换。过滤网膜可有厂家提供。
2.5.3扫描床机械系统的定期维护保养 为延长CT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械系统的磨损度,需要定期添加润滑脂,并定期维护保养扫描床机械系统[5]。西门子CT机的扫描床都设有润滑油脂的加油口,使用专用加油枪对准加油口加油,直到加油口有油脂外溢即可。
2.5.4定期更换滑环碳刷并清洁滑环 滑环碳刷因磨损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根据工作量的不同,更换时机不同。通常情况下,6个月更换一次。更换时,先断电(注意:不是简单的关机!需要关闭总电源),打开机架外罩,找到碳刷安装管,拧开顶盖,取出旧碳刷,置入新碳刷,拧紧顶盖,更换完毕。更换碳刷后,用干净的橡皮沿同一方向搽拭滑环,搽拭结束后用吸尘器将搽拭残留物吸干净[6]。
2.5.5计算机部分的清洁 计算机作为CT设备的重要控制部分,它的预防性维护也十分必要。受环境影响,计算内部会吸附灰尘,若其内部电路板被灰尘覆盖则会出现短路、散热不佳、接触不良等故障。每个月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打开机箱,利用吸尘器吸附计算机内部的灰尘。同时要插拔内存条,防止内存条金手指部分因氧化而造成接触不良,影响开机[7]。
2.5.6检查系统风扇以及水冷运行情况 日常检查工作还应对探测器、图像重建系统的散热风扇进行检查;定期对空气滤网进行更换,仔细检查有无异物堵塞进风口。对循環水压进行检查,观察其停机状态下水压是否达到2 bar,若水压偏小则需要加水。
3日常监控数据收集分析
操作人员做好设备使用记录,主要包括提箱质量情况、停机时间、检查人次、开机时间、维护以及保养情况、停机时间,对故障信息、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判断,将故障原因、检修记录、排除方法、保养维护时间以及停机时间进行全面记录。尽早发现并排除故障,防止故障扩大化。每年定期请国家计算机关进行CT检测,对其剂量、分辨率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CT各指标在较好范围。
4预防性维护效果体现
我院CT设备在实行预防性维护后,故障率明显降低,很多故障隐患都在预防性维护中被发现,并被及时排除。故障率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开机率的提升。这都充分说明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必要性[8]。
5结论
预防性维护理念对于医院CT设备的维护而言意义显著,作为医院内部应用频次高、开机时间长的设备,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能够降低CT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为患者的诊断治疗进一步提供可靠的保障。
综上,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能够全面地、最大程度地保证CT系统的诊断检查质量,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充分发挥设备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预防性维护理念可作为设备维护保养的一项有效方案加以推广应用,且其应用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吴一晓,刘羽平.前瞻性预防保养理念在医院CT维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13-115.
[2]赵传军,王烈伟,王勇,等.延长CT使用寿命的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7):132.
[3]万全鑫,赵德坤,张毅,等.Mx4000/6000螺旋CT整机维护和保养[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9):136-137.
[4]秦裕杰,董自荣.浅论CT机的保养与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4):92-93.
[5]王有凤.螺旋CT球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J].医疗装备,2010,23(3):54-55.
[6]刘志杰,戴梦芳.CT球管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138-139.
[7]万金鑫,赵德坤,董淑德,等.PhilipsMx4000/6000螺旋CT旋转驱动系统保养及故障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123-124.
[8]秦磊,何子杰.CT机的维护和保养[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88-89.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