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2017-02-27 15:10闫芳芳田梅闫玉俠
医学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脑梗死

闫芳芳+田梅+闫玉俠

摘要:目的 观察家庭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脑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家庭护理指导组与普通对照组,家庭护理指导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指导,对照组未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措施。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行Barthel指数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家庭护理指导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后家庭护理指导组抑郁量表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卒中后抑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脑梗死康复期;护理指导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近年来诊疗技术的进步,病死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多数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言语、认知情感等功能障碍。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大多患者不可能在医院或专业康复机构内接受康复训练或被照料。因此,家庭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卒中后6个月是患者恢复的黄金时间,尽早介人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恢复及心理恢复意义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家庭照顾者缺乏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对患者的照料常识,不能给脑梗死患者带来很好的照顾。为此,对脑梗死患者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就显得更加重要。

1 资料與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2年3月~6月治疗好转出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共132例,男70例,女62例。年龄45~73岁,平均62岁。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有关脑梗死诊断[1],并经头颅MR证实。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患者康复护理的严重其他系统疾病。②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痴呆。③感觉性失语或完全性失语影响日常交流。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家庭护理指导组和普通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家庭护理指导方法

1.2.1提供规范的治疗护理方案 患者出院时建立患者护理指导档案,包括患者目前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联系方式、家庭成员、家居环境等。结合患者目前的生活自理情况和心理状态及病情恢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患者护理方案。由一名康复医师和1名专科护士上门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家进行正确有效地康复锻炼及护理,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他们在照顾患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一给予解答。每个月把照顾者组织在一起,请专家讲解脑梗死的最新知识、护理技巧。建立一个家庭照顾着相互交流的平台,相互交流日常照顾过程中摸索出的好的方法技巧。

1.2.2康复训练 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多需在家属帮助进行。因此,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知识、方法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①行走训练步伐均匀适中,家属在旁扶助,开始速度宜慢,防止摔伤,患者肌力3级一下时应以创上活动为主,不适宜下床活动,以防止摔伤。②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教患者学习扣包扣、击球等,或教患者拼积木,这些属精细动作,有利于感觉感官等的培养,有助于大脑神经功能恢复。③语言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由简入难,先教患者发简单单音,逐步由最常用的单词。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必要时采用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还可用图画、字卡等强化患者识记,要求患者大声朗读,以刺激记忆。

1.2.3饮食指导 ①合理与良好的饮食和营养对于健康与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普通脑梗死患者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普通食物,应多食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②脑梗死所致球麻痹、偏瘫等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需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唇舌操训练,吮吸训练,咽部冷刺激,吞啁功能训练。

1.2.4卧床患者生活护理指导 保持床单整洁干净,定时翻身拍背,给予床上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更换柔软宽松衣物。肺部并发症是主要由于长期偏瘫卧床不起,痰液不易排出、进食呛咳、抵抗力低下的原因所至。故要做好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深咳嗽,经常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进食水时宜慢防止呛咳,必要时做排痰处理。协助卧床患者床上进行大小便,及时清理排泄物,进行会阴擦洗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1.2.5心理指导 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失语、偏瘫以及反应迟钝等后遗症,使得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长时间依赖他人照料,导致患者出现悲观、自卑以及焦虑易怒等心理特点。这些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造成极大的阻碍,为此,需帮助家属掌握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给予细心的照料和物质上的支持。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2]。②抑郁情绪:采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出2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各进行一次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各种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1),家庭护理指导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护理指导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多数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目前治疗上无特殊有效办法,合理的家庭护理是促进患者恢复、减轻后遗症、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有效办法[3]。因此给予照顾者合理的护理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应针对不同的照顾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同时应该意识到与照顾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施护理指导的基础。家庭康复护理延续了医院内的康复护理,卒中后6个月是患者恢复的最佳时机[4],对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专业机构的工作负荷,同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示:合理、有效的护理指导,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抑郁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现阶段我国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缺乏专业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因此,对脑梗死患者家庭照顾着的护理指导可有效弥补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家庭护理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广家庭康复护理,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0):379-380.

[2]张雅静.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测量的信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05:30-32.

[3]金艳芳.家庭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33-234.

[4]张春英.脑梗死早期系统化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01:109-110.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68例临床效果观察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
心房颤动与大面积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