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恺
·临床经验·
微创穿刺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观察
曹恺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效果及临床适应证。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48 h入院治疗,采用CT引导定位,以血肿为中心微创穿刺经头皮穿刺引流血肿,结合3~5万U尿激酶加2~4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剩余血肿,整个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引流管颜色变化。结果:本次入院76例患者,经治疗72 h后,有效7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其中血肿≤60 m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均在1~2 d内引流干净,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效果满意。血肿>60 mL的患者有效17例,治疗有效率为77.2%。术后3~5 d引流干净的患者71例,有5例患者有少量残留(≤5mL)。患者住院5~17 d,平均住院时间(8.93±3.21) d,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其中恢复正常58例,生活自理级18例,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分级(GOS),均达到V级。未发生迟发型出血,未出现功能障碍或缺损,未出现患者发生癫痫。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但应掌握穿刺适应证、掌握手术时机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硬膜外血肿; 微创治疗; 外伤性; 穿刺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业及建筑业得不断发展,颅脑外伤患者也在不断增加,据研究报道有20%~30%的颅脑外伤为硬膜外血肿[1]。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以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为主,缺点为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且患者住院时间长,医药费用昂贵[2]。近几年来,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76例,其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37.6±14.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2例,高空跌落伤36例,斗殴打架伤8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48 h内就诊。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受伤48 h内就诊患者。(2)所有患者病情均较稳定。(3)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适宜穿刺治疗。(4)所有患者均无凝血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5)发生脑疝的患者出血部位位于幕上,无手术禁忌证。临床表现:入院时,头痛头晕22例,呕吐6例,抽搐2例。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不散大74例;混合型失语4例,运动型失语1例,偏瘫2例。清醒35例,嗜睡14例,原发性昏迷27例,其中昏迷<0.5 h的患者13例,昏迷0.5~2 h的患者7例,昏迷>2 h的患者7例。入院时GCS评分:5~8分的患者4例,9~12分的患者14例,13~15分的患者58例。
1.2 CT检查 经头颅CT检查证实血肿部位:额部9例,额顶部22例,枕部18例,顶枕部7例,聂枕部12例,颞顶8例;合并颅骨骨折36例,合并轻微脑损伤22例。按多田公式计算54例患者血肿量为(30~60)mL,平均血肿量(40±5)mL,中线结构移位<15 mm;22例患者血肿量为60~90 mL,中位线结构移位>15 mm,发生脑疝。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经过CT检查过程中定位血肿位置或通过CT片直接定位血肿位置,选择血肿位置时应注意避开血管及骨折线,选择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点与颅骨表面距离最近的点,标注穿刺点。根据头皮及颅骨厚度选择20 mm或25 mm的穿刺针,穿刺针接电钻,患者局麻后,助手固定患者头部,术者持电钻沿着穿刺点钻入,当有落空感后,取下电钻,拔出针芯,随后接上引流管,将血肿吸出部分,但有时因血液机化,未必能吸出全部血块,因此在吸取过程中尽量使针尖处于血肿腔中心位置,每次用2~4 mL生理盐水反复碎洗淤血,并抽吸干净。然后向血肿腔内注入5~10万U尿激酶+生理盐水2~4 mL,若患者未出现颅内压增高,则在3~6 h后开放引流。注意患者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每一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持续2~3 d后,复查头颅CT。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72 h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出院时患者日常生活ADL分级。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级,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远期并发症。
1.5 疗效评价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呕吐症状消失,CT显示血肿占位效应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加重或未得到改善,CT显示血肿占位效应依然存在,未得到明显改善。
本次入院76例患者,经治疗72 h后,有效7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其中血肿≤60 m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均在1~2 d内引流干净,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效果满意。血肿>60 mL的患者有效17例,治疗有效率为77.2%。术后3~5 d引流干净的患者71例,有5例患者有少量残留(≤5 mL)。患者住院5~17 d,平均住院时间(8.93±3.21) d,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其中恢复正常58例,生活自理级18例,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分级(GOS),均达到V级。未发生迟发型出血,未出现功能障碍或缺损,未出现患者发生癫痫。
硬膜外血肿可分为急性硬膜外血肿、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及慢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病情较为危急,若未能及时、妥当的治疗,严重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入院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硬膜外血肿可根据患者出血速度、血肿大小及原因等分为2类,一类患者伴随颅骨骨折,因此患者脑膜中动脉及分支可能被撕裂,这种情况下患者出血量较多、血肿也较大,额颞部、颞顶部及额顶部为主要出血部位;另一类患者颅骨存在骨折但脑膜中导血管、板障静脉、静脉窦出现轻微撕裂。在外来作用下,硬膜与颅骨分离,导致患者硬膜上微血管撕裂,但患者出血量及血肿量较小。
3.1 微创穿刺治疗的适应证 急性硬膜外血肿病情较急,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需谨慎。一般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及出血量。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GCS≥8分、中线结构移位<15 mm时,患者双侧瞳孔正常,幕下血肿≤20 mL时,幕上血肿≤80 mL,可考虑行微创穿刺引流[3]。一般血肿<20 mL的患者不适宜做穿刺清除,但如患者血肿厚度≥15 mm,也适宜做穿刺手术[4]。此外对于年老心肺功能不全或体弱多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及不宜搬动的患者,更适宜微创手术治疗。
3.2 微创穿刺治疗时机的选择 急性硬膜外血肿一般在20~30 min内停止出血,6 h后完全停止[5]。因此虽然存在超早期穿刺引流有效治疗的报道,但过于早期手术有再出血的危险,可待血肿稳定后再手术。本资料中患者进行穿刺手术的时间在伤后8 h~4 d,无1例再出血患者。
3.3 微创穿刺治疗的禁忌证 (1)对于幕下血肿,由于可能离脑膜中动脉主干比较近,应谨慎。对于疑为静脉窦破裂患者也应避免穿刺手术[6]。(2)对于合并脑疝及早期脑疝表现者可尝试穿刺引流。(3)对于脑严重挫裂伤、凹陷骨折、脑水肿严重的患者应选择开颅手术[7-8]。(4)中线结果移位>1.0 cm的患者[9]。(5)凝血机制存在障碍的患者。
3.4 微创穿刺治疗的优势 本资料患者经微创穿刺治疗后,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微创穿刺引流较开颅手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首先,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有研究表明,开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需(16.3±5.2)d,而微创穿刺患者仅需要(10.2±3.55)d[10]。微创穿刺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资料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93±3.21)d,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加快了患者身体康复。此外,开颅手术对患者身体创伤大,后遗症多且发生率较高,而本次研究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无一例患者发生迟发型出血,功能障碍或缺损,未出现患者发生癫痫。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但应掌握穿刺适应证、掌握手术时机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1] 黄明镜,陈祖荣.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24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8):845-846.
[2] 王平振,张洋,杨光,等.CT平扫显示“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2):137.
[3] 高潮,曹彦荣.特急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的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1674-1675.
[4] 禤大文.创伤性急性颞部硬脑膜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不同手术时间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6):866-867.
[5] 李江安,刘佰运,鲁晓杰,等.术中超声对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所致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726-727.
[6] 岳修臣,李耀华.以液体成分为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二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9):968-969.
[7] 李和,彭华,张剑宁,等.颅骨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32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8):1726.
[8] 胡志国,王忠平,刘乐洪.急性硬膜外血肿34例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2):209.
[9] 马宝申,孙景志,聂晓飞,等.微创粉碎冲洗治疗老年人急性硬膜外血肿体会[J].中国老年学,2006,26(7):982-983.
[10] 曾凡川.微创钻孔引流治疗中小量硬膜外血肿46例[J].重庆医学,2012,41(2):190-191.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医院 (工人医院) 神经外科,300011
曹恺(1984-),男,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4.018
R 651.154
A
1008-7044(2017)04-0427-03
20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