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金箔路小学 顾 敏
《想想他们的难处》体验活动教学反思
江苏南京市金箔路小学 顾 敏
本文通过对《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学生体验活动开展的反思,例证“一境多用,深入挖掘资源”;“提前预设,巧妙调整点播”;“扩大参与,带入全体学生”;“多方互动,交流深化感悟”,应是品德教师组织和实施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真切体验的应然追求。
品德教学 体验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一次体验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完成一件任务:从教室的后面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好的方框里写上自己的名字。谁愿意上来试试?
在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后,教师选择一人完成任务,并随即采访,得到“不难,太简单了!”的结论。
第二次体验
接下来,老师又说:“下面老师还想让你再做一次同样的事,不过,这次老师要给你增加些难度,把你的眼睛蒙起来,你看行不行?”
在学生同意后,蒙上眼睛,让他再次从教室后面走向讲台……这次,他走得很慢,甚至还被桌角绊得踉跄了一下。其他学生被引得笑了起来。在笑声里,蒙眼的学生艰难地摸上了讲台,拿着粉笔犹豫了很久,才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离框八丈远的字,让教室里的笑声更大了!
老师反馈评价:“用时59秒,名字写得很难看,位置也不符合要求。”并现场再次采访该同学:“这次怎么慢这么多?觉得完成这个任务难吗?为什么?”
同学回答:“太难了!我看不到,走路的时候总担心自己会摔倒。到了讲台上碰到了黑板,但是摸不到方框在哪里。我只好瞎猜了。”
教师接着采访观看的同学:“我看见很多同学都笑了。你们干吗要笑?”
观看的学生们说:“他的样子太笨拙了,真可笑!”说着,很多人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老师继续采访被蒙眼的同学:“大家都说你刚才的样子很可笑。刚才你艰难的走路、摸索的时候,听见同学们的笑声,你的感觉怎么样?”
被蒙眼的学生说:“我觉得很尴尬,很难为情,他们太过分了!”
听着这话,刚才还在笑的同学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笑声变小了。
教师接着引导观看的同学:“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话,你又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是他,或者你就是一位盲人,在你磕磕绊绊、步履维艰的时候,身边是一片哄堂大笑的声音,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孩子们完全不笑了。过了一会,有人开始举手:“我觉得我会很生气。这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觉得我可能会很难过!一点同情心也没有。”……
老师追问:“同学们,请想一想:如果刚才蒙眼的同学再来一次,我们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呢?好,我们请这位同学再做一次。”
第三次体验
蒙眼的同学第三次完成任务。在他要撞到桌角的时候,有同学扶了他一下;在他走到讲台的时候,有同学提醒他:“抬脚,到讲台了”;在他在黑板上摸索的时候,很多同学在高喊:“左一点,上一些。”最后,还有一个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上了讲台,扶着他的手写了名字。
第三次任务完成了,老师又一次采访这位同学:“刚才这么多同学帮你,你是什么感受?”
蒙眼的同学说:“我非常感谢同学们,我觉得很开心!”
老师引导其他同学们:“同学们,你们呢。听了蒙眼同学的话,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回顾三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我明白了盲人很不容易,我们不该嘲笑他们!”“我明白了我们应当要帮助盲人,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很快乐!”……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相机提炼关键字板书:理解、尊重、关心、帮助。
体验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每一个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那么,怎样开展体验活动,才能让学生真的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呢?上文中的案例似乎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
在教学中,活动情境作为教学资源并不是开展得越多越好。多不如精。过多的活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进行深入的体验。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体验活动的选择,但是却往往会忽略对活动进行深入的挖掘,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个活动情境,各有侧重点地反复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体验,能让体验活动本身发挥最大的效用。
以上文为例,“从教室后面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一体验活动一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孩子体验常人完成此项任务的简单快捷;第二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旨在帮助学生感悟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激发学生理解、尊重残疾人的情感;第三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帮助残疾人的快乐,坚定其关心、帮助残疾人的信念。同一个活动情境,重复活动了三次,每次的活动意图不同,但都紧扣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他被学生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的道德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但是,不是“灌”而是“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辅助作用,任由学生自发完成。实际上,学生参与体验活动,获得深刻的感悟,很多都是教师充分预设,并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启发、引导的结果。
以上文为例,学生第二次蒙眼完成任务时,跌跌撞撞、缩手缩脚的样子必然会引发学生的笑声,是教师早已预设到的情形。实际上,学生会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笑了之后教师茫然无措、无法应对,任由课堂由严肃变为滑稽,使体验流于浮泛的窘状。面对窘状,教师胸有成竹,采访发出笑声的同学“你为什么笑?”,采访蒙眼的同学“被别人笑,你是什么感受?”,换位思考“那些刚才笑的同学静静地想一想,如果是你与蒙眼睛的同学调换位子,是你被蒙着眼睛,被别人调笑,你会是什么感受?”三个连贯的问题实现了课堂的逆转——笑声消失了。透过学生们逐渐严肃、专注的目光,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构建。绝地反击,变“山穷水尽”为“柳暗花明”,彰显的是教师准确预设,巧妙调整、点播的功力。
品德课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目标达成的受众也应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体验活动的参与面,不能让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表演,而大多数学生成为抱着与己无关心态、作壁上观的“观众”。只有将更多的学生带入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才能出现精彩的体验活动,收获深刻的活动体验。
以上文为例,如果教师仅仅关注蒙眼参与体验活动的同学,只对他进行采访,那么,无论以“从教室后面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写下自己的名字”为任务的体验活动开展多少遍,他也只是一个人的体验。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始终是无所事事的看客。此处无所事事,他处必然生事,窃窃私语、大肆调笑等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行为也就成了必然。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眼里有全部的学生:蒙眼学生的活动体验是教学的宝贵资源,需要采访,观看(甚至嬉笑)学生的内心体验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也需要采访;蒙眼的学生在完成体验任务,观看的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听了蒙眼学生的心声,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也在帮助蒙眼学生完成既定的体验任务,而且,这种帮助还恰恰就是本课教学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课上无闲人,人人有感受。
马尔克林斯基曾说:“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会迸溅无数火花。”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曾指出,“学校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以及周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重要的资源”。由此可见,课堂体验活动中,每个人的体验感悟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创造条件,相互交流就有可能生发出更多、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仍以上文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努力地在促成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对话。前者,如第一次正常完成活动之后的采访(很简单)与第一次蒙眼完成活动之后的采访(太难了)的对比。学生在自己迥然不同的活动体验的对比中认识到:肢体健康时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因为肢体健康状况的变化,变得非常困难,由此更好地理解了残疾人的痛苦。后者,如面对笑声,引导蒙眼同学说自己听到笑声后的感受,再引导发出笑声的同学们针对蒙眼同学听到笑声之后的感受谈自己的感受。正是这样的互动对话,吸引了学生。在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生成更多的感悟。
综上所述,努力做到一境多用,深入挖掘资源;提前预设,巧妙调整点播;扩大参与,带入全体学生;多方互动,交流深化感悟,是我们品德教师组织和实施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真切体验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