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我不是首都,那又怎样

2017-02-25 00:28张薇
新城乡 2017年2期
关键词:海港蓝花墨尔本

张薇

对悉尼的第一印象,是从味道开始的。

傍晚时分,走出古色古香的中央车站,还在拖着行李箱哼哧哼哧爬站外的小坡,墙根阴暗处的尿骚味就已经无所顾忌地冲进鼻子里。那味道就像某些地下通道的孪生兄弟,它们的远方表亲也许正是大名鼎鼎的巴黎地鐵。

初见悉尼,视觉的美与嗅觉的臭纠缠不清,让你没法斩钉截铁地评出个好坏,却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强烈冲击。

无处不在的多元化

在悉尼生活时间稍微长一点,就能明白多元化的含义,并且发现悉尼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打一个四川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比方,就好像煮火锅,食材原本是什么样子,捞出来就还是什么样子,只不过是从各自的小盘子跳进了同一口大锅罢了。

行走在悉尼市区的街道上,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都可能有种回家的感觉。擦肩而过的人潮里,藏着好些与你相貌衣着类似的“同胞”;等红绿灯时,站在你身边叽叽喳喳说话的女孩子,有可能操着你熟悉的家乡话。中国人有唐人街,泰国人有泰国城,来自家乡的美食就在某个街口静候你的光临,那里的食客和服务员会让你忘掉自己身处异乡。

对悉尼而言,多元化是先天自带的基因。

1788年1月26日,英国第一舰队船长阿瑟·菲利普发现了一处无以伦比的海港,登陆后在此地升起英国国旗,并以当时英国内阁大臣罗德悉尼的名字为其命名。于是,1月26日也成了澳大利亚国庆日。

悉尼第一批早期移民对所谓的正统不屑一顾,更愿意实践自由和包容的信条——我们和大家不一样,这样很好,为什么非得一个样呢?

悉尼的多元化或许就诞生在他们中间,开放宽松的社会氛围又对世界各国的不安分者产生致命吸引力。具备成为家乡之外的第二个家乡的魔力,这或许正是悉尼最迷人的地方。

在一次烧烤聚会上,我认识了朋友曾经的老板派翠克。20年前,派翠克还是一家法律报纸的总编,妻子则在IBM工作,他却决定移民来澳洲。“我一直很想经商,想离开一直生活的地方。心里的声音越来越大,让我没法拒绝。”

初来澳洲,派翠克推着平板车在人潮熙攘的乔治街上卖饰品,和曾经的老友狭路相逢,对方一个劲地叹息:“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去报考澳洲律师执业证书吧,你还可以从头开始。”

“十年以后,我就有了自己的生意,那个朋友又开始羡慕我了。” 呷上一口来自南非的姜汁啤酒,派翠克露出调皮的笑容。

蓝色雪梨

早期悉尼的华人称悉尼为“雪梨”,听起来像香甜水灵的水果。

悉尼的春天,蓝花楹开得最是烂漫。马路边,屋舍旁,高大的蓝花楹树上挂满大串大串的花束,在城市上空织出一片蓝色花海的天空。

而悉尼最有名的蓝花楹,生长在悉尼大学的校园里。作为哈利波特魔法学院的原型,悉尼大学似乎也拥有魔力。校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蓝花楹被尊为“考神”,据说考试之前拜一拜,神树将赐予你逢考必过的好运气。遗憾的是,一场雷暴天气袭击了悉尼,“考神”蓝花楹竟然被雷劈死,如今仅留下一片焦土让待考的学子唏嘘不已。

除了蓝色的花海,悉尼还坐拥蓝色的大海和海港。依偎着5个海港,海港造就的景观美不胜收,最负盛名的当属海港大桥和歌剧院所在的悉尼湾。

俗称“大衣架”的海港大桥连接北悉尼和中心CBD,最有名的活动是攀登这座大桥。勇敢的旅客攀着大桥的钢铁支架,一直爬上桥顶俯瞰海湾风光,别提有多拉风了。

胆子小一点的,可以选择和当地人一起,在海港大桥上漫步,吹着海风。扇贝形状的悉尼歌剧院就在目光所及的地方,白色帆船、豪华游艇、黄色轮渡争相竞渡,那样难得一见的画面,让人心胸为之一宽。

第一个爱上悉尼湾风光的人,是200年前新州总督麦考利的夫人。她是那么喜欢这里的海景,经常黄昏时分到海边眺望整个海湾。为此,麦考利总督专门命人在视野最好的高地凿开岩石打造了一把石椅,好让夫人舒舒服服地坐下来欣赏风景。

今天,坐在麦考利夫人的椅子上眺望对岸,高楼林立的悉尼CBD、歌剧院、海港大桥尽收眼底。吹着海风欣赏无边海景,想到这对伉俪的恩爱往事,空气里也多了一丝浪漫的气息。

双城记

问起澳大利亚的首都,很多人会回答“悉尼”,这让身为澳洲第二大城市的墨尔本很不开心。

据说悉尼和墨尔本的“恩怨”,就是一出谁也瞧不上谁的“双城记”。互相敌对,互相竞争,斗了两百多年也没有分出个胜负高低。

曾经和一个从悉尼来墨尔本的捷克姑娘聊天,她表示自己爱死了墨尔本,完全不想再回悉尼。“墨尔本安静优雅,悉尼总是人挤人,环境简直脏乱差。”

很多悉尼人不这么看。“墨尔本太小家子气了,哪有悉尼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墨尔本城外只有一条亚拉河,环抱悉尼的可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

有人将墨尔本比做伦敦,悉尼比做纽约,一个是欧式典雅,另一个则是美式繁华,这个比方还挺贴切。在墨尔本生活的日子里,我会时常想念国内的烟火气,到悉尼以后就不再有浓烈的思乡情绪,这里恐怕是全澳洲最像中国的地方。

除了烟火气,拥有多元灵魂的悉尼怎会缺少文艺清新的特质呢?环形码头西侧的岩石区,文艺气质扑面而来。咖啡店、小酒吧、卖艺术品的小店铺精致美好,而石块铺就的街道提醒人们这里是悉尼最古老的聚居地。

傍晚时分,不少悉尼人喜欢到岩石区喝杯小酒,随意地坐在街边铁质或木质的桌旁聊天。这个时候,街头艺人们也都纷纷出来助兴,拉小提琴、弹吉他或者唱歌,美妙的音符伴着咖啡美酒的香气氤氲开来。

每逢周六,岩石区还会开放周末市场,你可以在那里买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都是当地艺术家自己设计制作的好东西。

墨尔本人会嫌悉尼人“没文化”,但只要见识一番他们对剧场的热情,你一定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不管是高雅艺术天鹅湖,还是普通剧场的表演,悉尼人都很愿意看。有一次,散步走进萨利山的一个小剧场,被里面的氛围惊呆了。离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很多人都已经到场外等候入场。他们或坐或立,端着酒杯,斯文地聊天,在夜晚的灯光下,就像电影里的画面。

墨尔本和悉尼的恩怨,可能永远没有解开的一天。如果你的朋友正好一个来自悉尼,一个来自墨尔本,想要你评评看哪个城市更好,你也许可以考虑这样回答:“堪培拉如何?听说那是一个很无趣的城市,你们知道吗?”

猜你喜欢
海港蓝花墨尔本
“神奇的食物”⑤ 蔬菜皇后——西蓝花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城市改造30年如何重现生机勃勃的“了不起的墨尔本”
蓝花楹小宅
海港清洁工
蓝芽儿的蓝花碗
我的墨尔本
《蓝花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