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征途,光耀我心

2017-02-25 18:37
中华儿女 2017年1期
关键词:技术难题征途兰州

由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逐渐成长为青年科研骨干,“西部之光”伴随我在科研的漫漫征途上一路成长至今

2001年,我到兰州化物所参加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西部之光的了解和认识。自此,我对“西部之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期待着有一天能像前辈一样,加入其中,为西部科研水平提升贡献绵薄之力,这也成为我初涉科研工作的动力之一。终于,在2010年,我有幸获得“西部之光”项目资助,这一年是我博士毕业第二年,正值科研生涯起步阶段,对我犹如雪中送炭,给予我极大的鼓舞。经四年的不懈努力,我于2014年终期评估为优秀并获得后续支持。在此期间,我由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逐渐成长为研究所润滑学科的青年科研骨干,从副研究员晋升为研究员,并在2013年入选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可以说,“西部之光”伴随我在科研的漫漫征途上一路成長至今。

我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加上本科就读于甘肃工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兰州化物所工作,生活和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这里。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历来被视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即便如此,我依然听得见来自这片黄土地的召唤,作为甘肃人,我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我深知这片贫瘠土地的需求和发展的瓶颈。在西部研究所做科研工作,我深感机遇和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时常面临资金、项目、人才等各种困难。但成功之路,唯勤唯苦,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句朴素、接地气的话语让我们备受鼓舞和感召,扎根西部、拼搏担当,“初心”引领、无悔青春,我和团队成员牢记“科研报国”的“初心”和理想,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在“西部之光”项目的资助下,针对国家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和西部苛刻工业环境对新型润滑材料与技术的迫切需求,设计和开发了系列适用于极端腐蚀环境和超高温工况服役条件的新型特种润滑与密封材料,解决了相关领域的技术难题,部分产品已获得成功应用,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聚焦“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分析甘肃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不难看出,扼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甘肃,日渐成为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这将为甘肃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坚持开放带动的发展取向,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的新路子,是甘肃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科技是发展的生力军,面对新的发展需求,我们科研人必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卓有成效地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做了整体部署,在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装备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乃科研之生命,作为科研工作者,解决新时期的技术难题,责无旁贷。

面对新起点、新任务、新需求,纵使困难重重,道阻且长,我们相信有祖国为后盾、有执着为指引、有无畏困难和勇于创新之初心,借“西部之光”,坚定信念、扎根西部、奋力前行,用奋斗和付出在西部大地书写新的壮丽篇章!

张永胜(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猜你喜欢
技术难题征途兰州
“征途”等十二则
中国城市低保瞄准困境:资格障碍、技术难题,还是政治影响?
等来一场雨
浅论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及施工
刀鲚的采集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