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最近,国家统计局对外称,我国将利用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契机,在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改革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总值核算将从原来的各省区市统计局负责,改革为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各省区市统计局共同参与的统一核算。
“GDP实行统一核算”消息甫一出,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我做统计工作有15年时间,我觉得一直以来公众质疑比较多的数据还是(全)国地(方)GDP差距、(全)国地(方)能耗差距、居民收支、房价等。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正好是从地方到全国的GDP陆续出笼的时候,因此,是全国GDP与地方GDP总和的差距质疑的高峰期。
在我当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据我观察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为什么地方GDP之和超过全国GDP;二是GDP增长率官方计算的与有的代表自己计算的不一样。很明显,考虑了物价变化与没有考虑物价变化的GDP增长率是不一样的。
(资料图片)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上,参观者在观摩大数据信息应用展示。当前中国的GDP统计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地方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地方和全国GDP时,存在使用不同基础数据的可能。图/新华
2012年2月16日,全国政协委员温香彩就地方GDP之和常年大大高于全国核算的GDP提出疑问。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回应说,目前各地GDP汇总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约10%,主要是因为分级核算中一些重复计算的技术问题以及原始数据存在差异的结果。推进“四大工程”,实现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后,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因为GDP不管谁算都主要依靠企业的数据,如果国家掌握第一手的企业真实数据,谁算差距都不会太大。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马建堂不得不承认,目前地方GDP加起来比全国大,超过了正常误差范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进核算体制,要从分级核算走向国家统一核算,争取2014年下半年制定出统一核算方案。
与此同时,统计学者们也帮忙做了一些解释工作。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地GDP汇总之和高出全国的情况一直存在,各地重复统计以及统计“水分”是导致数据不一的主要原因。
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统计制度。中国GDP统计制度实行分级管理。而这个分级管理实际上有两套班子,一套是地方统计局和其所属的地方调查队,另一套是国家统计局和其所属的国家统计局地方调查队。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了在核算地方和全国GDP时所用的基础数据是不同的。地方统计局负责计算本地的各项数据。而国家统计局负责计算全国范围的各项数据,而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仍然是全面调查为主而非抽样调查,这样两套班子调查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都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误差。
二是重复计算。特别是第二产业。比如,A地的产品使用来自于B地的中间投入,在生产法中GDP的计算是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所以实际上B地的这个中间投入产品如果是用在国内产品的生产商(如果作为出口就可以计入GDP),那么B地就不应该把它统计进来,而只应该统计A地生产的产品。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B地把本该去除的算进了地方GDP,这就是重复统计。还有子公司和总公司等都会造成重复计算。而第三产业,由于基本很少使用实物中间投入,所以自然重复统计少一些。
三是数据造假。毋庸置疑的是,全国GDP肯定要比地方GDP靠谱。这是因为地方统计局虽说名义上是国家统计局的下属机关,但是实际上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而又由于长期以来官员的晋升是有经济成果决定的,衡量经济成绩的最好指标便是GDP。
央视新闻《新闻1+1》2017年1月19日的报道涉及到这个问题。2010年出版的《半月谈》发表了一篇题为《揭秘地方统计造假乱象: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文章,其中就披露了辽宁省当时的数据造假倾向,文章提到:“辽宁某地一名县委书记道出了其中的潜规则:上级下多少指标就能完成多少指标,并且下什么指标都绝对能完成。”辽宁有一位区统计局长,比较正直,胆子小,区长让改数字,他就不改,结果就被调离了。2014年中央巡视组到辽宁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的问题。两年之后,2016年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再度指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的问题。
中国的GDP核算始于1985年,主要采取生产法加部分行业的收入法来核算,并实行分级核算,即国家核算全国的GDP,各省份核算本地区的GDP。
核算GDP所需的基础数据相当多,仅国家统计局报表中就有3000多个指标与GDP核算有关。因此,在进行大面积的统计调查时,如果一部分数据不真实,将直接导致GDP数据失真。
为使GDP数据真实准确,自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推行GDP“下算一级”,即由国家核算省一级GDP总量和增速,省一级核算地市一级的GDP总量和增速,地市统计局核算县一级的GDP总量和增速。
北京、上海等地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对下属区县进行GDP核算。由于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对下属区县的管理力度比较大,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情况,要求下一级统计部门提供数据,推行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对于全国其他省份来说,难度就会大很多。也因此,这项改革推出后步履維艰。
2010年,马建堂在统计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要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
2014年12月25日,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马建堂指出,要继续深化核算制度改革,这包括加快推进地区GDP统一核算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和报批进程。同时要修订完成《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4)》,实现与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2008)》的基本接轨。按此文件,未来地方GDP的核算将由国家统计局来进行,这样最终的数字由国家来提供,这将改变由地方统计各地GDP的情况。
这些措施取得积极的效果。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GDP总和约为68万亿元,超出全国GDP總量近4.8万亿元。2014年的国地GDP之差是2012年之后的首次回落。
2009年全国31省市区GDP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全国各省GDP总和比全国多近3.5万亿元,2011年地方GDP之和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多出4.6万亿元,2012年高出全国GDP总量5.8万亿元,2013年超出全国GDP总量6.1万亿元,2015年近4.8万亿元,2016年超过2.7万亿元。
2016年无疑是“中国统计年”。去年10月11日下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会议指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根本出路在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2017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针对辽宁曾存在经济数据严重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审议时,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希代表讲到几个例子: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李希表态,辽宁全省上下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整治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坚决挤压水分,坐实经济数据。
2017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全面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工作开启。这对提高数据真实性,进一步推动“GDP下算一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6月26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若干文件,其中有两个文件与统计有关:一个是《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另一个是《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到此为止,探索了13年的“下算一级”正式落地。
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基本衔接。
不可否认,之前由于不少数字被赋予了考核政绩的功能,普遍存在的攀比现象或多或少削弱了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统计数字的真实性。过去地方自己算的时候,领导可能会给一些压力,现在出台《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本级统计部门不能算自己的GDP。而且,国家可以从各个部门拿到比如工业、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数据,数据都可以到省一级。国家统计局有了这些数字,当然就能核算这个省份的GDP。
《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出台,更为重要的是,GDP实行统一核算,能够改变当前各地自行统计上报数据的方式,对地方统计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杜绝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将起到彻底的修正和遏制作用。同时,“下算一级”也减轻了地方统计局的压力,达到了“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效果。
可以相信,中共十九大之后,统计工作的环境将会更加宽松。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于GDP增长速度的淡化。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未来宏观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话语环境。我们可以预期,未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且变化会是好的,有利的。全国统计系统唯有据实统计,才能够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
与此同时,统计的一些技术问题改革,也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在2015年11月提交民主党派建议:GDP采用区间增幅。2016年,中国GDP目标定在6.5%~7%。遗憾的是2017年的目标又采用6.5%左右,而实际上前三季度已经达到6.8%。如果用6.5%~7%之间的表述,就会更加明确。
(作者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