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侠
遵化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曹海侠
现将遵化市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小麦蚜虫。我市每年4月20日左右始见小麦蚜虫,进入5月份以后雨水较多,利于麦蚜发生,随着气温升高,麦蚜数量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防治适期为5月中下旬。药剂选择: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6克兑水30公斤,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蚜虫。
2、小麦白粉病、锈病。亩用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80克,或25%戊唑醇15-2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等病害。
用药时可与叶面施肥同时进行,达到“一喷三防”的功效。
1、玉米蓟马。选用2.5%功夫乳油2000-2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叶面喷雾。
2、玉米褐斑病。(1)农业防治:①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翻土壤。②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③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④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追肥、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⑤调整栽植密度,适当稀植(大穗品种3500株/亩,耐密品种也不超过5000株/亩),提高田间通透性。(2)药剂防治:玉米发病时,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叶面喷雾,同时可加入绿风95、爱多收等调节剂混合喷施2次,间隔7-10天,增强玉米抗病力。喷药要均匀周到,保护好上部叶片,尤其是雌穗以上的叶片都要喷到。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及时补喷。
3、玉米顶腐病。(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病株,集中销毁。对于重病田要轮作倒茬。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要及时追施氮肥,同时要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将严重腐烂并粘连在一起的叶片,及时用刀片挑开,在干燥的空气下发病组织会很快干枯,阻止病害继续扩展,同时也保证了雄穗能够正常抽出。对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做好毁种。(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以种子量的0.4%拌种。②喷药防治。一是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硫酸锌肥,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加硫酸锌肥500倍液喷施,锌肥用量应根据不同商品含量按说明用量的3/4,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拧下,沿茎灌入,每病株灌施80毫升药液。二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12.5%特普唑1500倍液混合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次。
1、花生根颈腐病
(1)对未发病地块,亩用绿风95叶面肥5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30千克进行叶面喷雾,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花生根茎腐病的发生。
(2)对已发病地块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全株喷雾,或选用30%恶霉灵水剂20毫升+绿风95叶面肥50毫升兑水30千克进行叶面喷雾(严重地块可采用药剂灌根防治)。
2、花生红蜘蛛。重点喷中下部叶片。可选用15%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叶面喷雾。
3、花生叶斑病
(1)农业防治。改善栽培条件,增施有机质农家肥,改良土壤,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排涝降渍,疏通外围沟系,确保雨后田干,严格控制花生旺长,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用药防治,肥药混用,治病与叶面喷肥相结合。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可同时加入绿风95、爱多收等调节剂混合喷洒2~3次,间隔期7~10天。
4、花生锈病
(1)农业防治。及时消除病残体,将收获后的花生枝、叶及时运出田外,充分晒干,可以大大减小越冬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开好丰产沟,腰沟,田头沟,确保雨过田干。推广大小行种植,改善花生田通风透光条件。
(2)药剂防治。当病株率达到15%-20%时,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结合花生叶斑病一起防治。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叶面喷雾,10-15天一次,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5、花生疮痂病
防治措施:换茬,可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避免重茬。于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推荐药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能兼治后期的叶斑病;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同时可加入绿风95、爱多收等调节剂混合喷施,增强植株抗病力。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6、花生地下害虫
花生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但以蛴螬为害最重。地下害虫是影响花生发芽、坐果、结荚、产量以及品质的主要害虫,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为害。
防治方法:亩用70%吡虫啉(福蝶)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20克、助剂50毫升,兑水100-150毫升(2-3两),混合均匀,将5-7.5千克(约半亩地)花生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大盆也可),将配好的药液洒在花生种上,搅拌均匀,在阴凉通风处摊开,充分晾干后播种,切忌不可堆闷、暴晒。
可利用地下害虫取食蓖麻叶(嗜食植物)后引起其麻痹、中毒死亡等特性,在花生田种植蓖麻诱杀成虫。每亩种植蓖麻20~30株。蓖麻中含蓖麻素,可毒杀取食的害虫,降低害虫的虫口基数。这样防治效果较好。
7、棉铃虫。防治适期为卵孵化高峰期,防治指标是每平方米4头。因花生棉铃虫集中在花生顶部为害嫩叶,所以要对准顶部叶片施药。幼虫3龄前选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叶面喷雾,傍晚喷药效果好。
8、金龟子。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叶面喷雾。
(作者单位: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