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华
(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510173)
广东林业碳汇探索与实践
李洁华
(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510173)
碳汇林业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碳汇林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碳汇林业建设的相关改进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广东;林业碳汇;实践
碳汇森林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施碳汇林业不仅可以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加快我国参与国际林业热点问题的步伐,而且还能改善森林质量,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另外,把碳汇林业作为一个产业,可以开辟新的林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有助于生态建设及投资融资机制的改革。
广东做为我国的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增至57.3%,再加之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众多。数据统计显示,广东年排碳3亿多吨,占全国排放总量超过10%。主要集中在火电、水泥、钢铁、炼油、合成氨等8大行业,其中火电、水泥、钢铁3个行业年碳排量占了总排放量的90%以上。为了有效的实现减排目标,广东省近年来大力提升全省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增加森林碳汇,但是由于现阶段公众对碳汇林业的认识及了解不够,对碳汇林业建设的工作不予以重视,工作参与度低。森林质量低下,碳汇储存量小,森林通过固碳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难以发挥。
2.1 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进碳汇林业建设
政府及林业局相关部门应加大人民群众对气候变化、碳汇林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宣传,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增进人们对碳汇林业的了解。倡导人们保护森林,减少对森林的毁坏等。同时,也要加强碳汇林植树造林工作的宣传,通过碳汇林植树造林带动全民保护碳汇林的意识。比如在广东梅州地区就重点抓住“绿满梅州”这个口号,广泛的开展宣传工作,组成了由政府干部、志愿者、林业科技人员混合的队伍,深入林区开展现场宣传,入户走访的方式,宣传碳汇林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工作都为争取在5年内基本消灭荒山、实现“绿满梅州”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可以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温室气体减排”、“植树造林”等志愿活动,鼓励相关企业投资到碳汇林业项目中,全面推进碳汇林业建设。
2.2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健全碳汇林业补偿制度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林业建设的推进,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将大幅度提高,中国林权交易所的成立将带动林权和碳汇交易的启动,木材价格、林产品价格也将提升,加上国家对林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必将为碳汇林业和林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建议呼吁国家在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在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供求的引导作用,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碳汇交易市场体系。
2.3 调整植被结构,保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主体,森林中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中吸收并固定大量的碳,在所有固碳地中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最强,尤其是天然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保护性组分碳,碳汇稳定性强,所以要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尤其是天然林面积是林业区划中首先应当考虑的。人工造林应该选择固碳树种,并营造混交林,控制火灾,同时在宜林荒山、荒地、海岸、平原四旁等地要尽可能多植树。目前,在广东地区碳汇林树种的选择,类似樟树、秋枫、红椎、荷木、火力楠、山杜英等,具有较好碳汇效果较好的乡土阔叶林,同时,还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的都可以做为碳汇林选择,既可以满足生态平衡,也兼顾了林农的经济利益。在这方面,龙川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在广东龙川县,碳汇林的树种同样有讲究。下坡种红椎、木荷;中坡种藜蒴;上坡种木荷和火力楠,这种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还对保持水土、发展林业经济有很好效果。
林业碳汇是林业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林业发展的新契机。如何把握新时期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活动,实施林业碳汇项目,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形成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东还需要进一步贯彻造林思想,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的开展碳汇林造林工程。
[1]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J],广东社会科学,2009,6:43~49.
[2]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9(8).
[3]续珊珊.中国森林碳汇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社,2011:33~34.
[4]龚亚珍,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J].林业经济,2010(06).
F326.2
A
1005-7897(2017)16-0193-02
20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