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农机局 李自强
扎实推进农机化供给侧改革 加快孝感“机器换人”步伐
孝感市农机局 李自强
孝感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位于湖北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和江汉平原交汇处,毗邻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是一个农业大市。现辖孝南、汉川、应城、云梦、安陆、大悟、孝昌7个县市区和孝感国家高新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临空经济区,国土面积8 910 km2,总人口531万,其中常用耕地面积392万亩(1hm2=15亩),农村人口占70%以上。属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孝感市基本市情看,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支撑,对于加速孝感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破解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么种田”这个关乎“三农”大局的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孝感市农机化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跨越,这“两大历史性跨越”是孝感农机化发展成就的鲜明标志。
2011~2016年,孝感市共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4亿元,直接补贴各类农业机械(具)27.1万台(套、件),拉动农民投资14.3亿元,受益农户达7万多户。到2016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4.4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64.0万kW(含变形拖拉机),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8.6亿元和60.8万kW,增长54.4%和30.1%。
2016年底,全市拥有拖拉机保有量5.8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7万台,小型拖拉机4.1万台,同比增长87.1%、54.5和100.1%;配套农具9.6万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8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8万部,同比增长18.5%、100%和-0.7%;播种机1 932台,水稻插秧机4 651台,其中乘座式高速插秧机213台,同比增长221.5%、231.3%和266.7%;联合收割机6 253台,其中先进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 135台,同比增长102.2%和42.2%。特别是近年来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呈现大功率、多功能、高端化、多样性的明显特征和强劲势头,加快了农机装备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
2016年,全市完成机耕面积643.7万亩,机播(插)面积241.2万亩,机电灌溉面积519.4万亩,机械植保面积505.3万亩,机收面积532.7万亩,同比增长19.2%、191.3%、27.2%、16.9%和56.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油菜生产机械化走在前列,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全国油菜丰产新技术培训现场会”先后在孝感市举行。花生、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展加快,设施农业规模快速壮大,水产养殖机械化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有所突破,不断拓宽了农机作业范围,扩大了农机服务领域,提高了农机化科技贡献率。另外,农机抗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在孝感市农业2012年抗御春夏连续大旱和2016年抗洪排涝、恢复生产、抢种改种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全市农机部门围绕开拓农机作业、农机销售、农机修理三大市场,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机经营体系,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运行机制。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1 423个,农机户8.9万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9.8万人。2016年实现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3.8%。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发展迅猛,总数达131家,他们通过“流转型”“保姆型”“菜单型”服务模式,以全市15%的机械,年完成全市30%的机耕、70%的机插(播)、35%的机收作业量,已成为农机作业服务和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力量。其中,20家被评为“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被认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安陆市晨风农机合作社入选“全国创新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三十佳”。
通过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农机事故处置与救援应急机制,坚持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加强集中专项清理整治,强化安全巡查督查,牢固构筑起农机宣传、技术检审、执法监管“三道防线”。全市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8个,示范村144个,示范户1 440个。安陆、应城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安陆市率先探索农机安全互助险,获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近10年来,全市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多次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全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
安陆市成功申报“中国粮油机械之都”称号。2013年,安陆市与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农机工程研究设计院合作,建立“安陆农机装备研发中心”,共同振兴湖北农机工业,打造湖北(安陆)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引起农业部、省农机局和孝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目前,第一期200亩基地园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湖北天明粮机装备公司、湖北永祥农机装备公司开展农机研发与制造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方中”牌旋耕施肥机、谷物干燥机、智能调幅播撒一体机、水稻侧深施肥机等一批新产品投放市场,受到欢迎。
从总的情况看,当前制约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耕地细碎化与机械化作业不相适应,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与农机化供给不相适应,农机装备总量的快速增长与农机化水平提升不相适应,农机化队伍建设与农机化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具体来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查发现,近年来,虽然孝感市农机化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仍呈现出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粮食生产机具多、适应农业产业调整的新机具少,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机具多、从事深加工的机具少的“四多四少”现象,这种状况难以很好地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资金少、贷款难、发展慢是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缺少资产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贷款,带来农机经营主体长期担负着沉重的资金压力,不少出现资金链“断裂”,致使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另外,保险业务跟不上,稍遇灾害或异常情况就难以为继,有的甚至负债累累。与此同时,因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带来一些项目工程和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实解决,严重影响到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不少新老机手反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机耕道路的建设、管护和规划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风雨侵蚀和农户毁损非常严重,而现在土地整理、高标农田建设中规划建造机耕路标准不够,桥、沟、涵等基本建设也不完善,致使机车通行能力差,安全系数低,转移周期长,油料、轮胎等原材料消耗大,直接增加了农机作业的难度和成本,加之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农户零散种植,作物品种不一,成熟差异较大,这些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规模化、统一化作业,影响到农机化的优势发挥和使用效率。因此,一些商家和返乡农民虽然看中农机作业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但投资创业相当谨慎。
一方面,各级农机部门人员老化严重,农机专业人才不足,后继乏人现象日益显现。同时,不少基层县市农机推广、安全监理机构工作条件差,人员编制、工资待遇长期不到位,影响到农机队伍稳定。尤其是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撤销农机管理服务站以后,普遍存在“无专职人员、无专业人才、无专门时间”的突出问题,带来农机化技术推广和管理服务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农民机手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接受新观念、新技术能力差,难以适应现代农机装备日趋多功能、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要求。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孝感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战略部署,对农机化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亟需进一步加速提高农业装备和农机化水平,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用工业化思维来谋划农业的发展,重新认识和定位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加快农机化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根据国家、省发展农机化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结合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农机化的发展。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机化工作协调机制,适时组织发改、财政、国土、农机、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科技、商务、环保、银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要健全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保障人员编制、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强化农机队伍建设,确保有效履行监督管理和公益性社会职能,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结合孝感市特色优势农产品,明确主攻方向,加大补贴力度,增强农机化有效供给。
(1)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发展和推广水稻机插(播)、油菜机收、小麦精量直播、谷物烘干、秸秆处理(粉碎还田、打捆回收)机械与技术,加快水稻、油菜、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2)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在花生上,重点突破播种、收获、摘果、剥壳加工难题,加快发展花生生产中施肥、施药、起垄、铺膜、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和收获、采果、剥壳机械化。在果蔬上,加大对温室、钢棚、果蔬耕整机、果蔬喷滴灌机、水果分选机等农机具的引进、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果蔬播种、植保、收获、贮藏等环节机械化水平。
(3)苗木果茶生产机械化。在苗木林果上,重点推广使用抽槽、挖穴、深松、除草、施肥、节水灌溉等作业机具。在茶叶生产上,重点引进推广茶园耕作、喷灌、修剪、采摘及加工技术与设备。建设一批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的规模茶场。
(4)水产养殖生产机械化。水产以挖塘、清淤、增氧、投饵机械化为重点,畜禽以牧草收获、粉碎、青贮和饲料加工、拌和、投喂机械为突破口,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的设施化和工厂化,加快畜禽粪便及废弃物加工和综合利用机械化发展。
(5)农产品加工机械化。重点发展果蔬、畜禽等农产品保鲜、干燥、储运、精(深)加工等产后处理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6)农业生态环保机械化。按照绿色、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要求,大力引进推广发展农村沼气、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高性能植保机械、新型节水灌溉等机具和设备;加快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处理(粉碎还田、打捆回收)等适用机具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秸秆禁烧目标实现。
建立健全以政府扶持为导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引导利用社会资本和银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农机具购置(更新)叠加补贴、秸秆机械化处理作业补贴、农机人员培训、农机安全生产以及农村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中央、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地方配套资金;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要强化其连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把中央、地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重点向他们项目倾斜。降低融资门槛,研究扩大抵押物范围,将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机具和经济作物等作为抵押品;三是优先解决用地问题。将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基本建设选址、征地优先列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价格按农用地办理,用电按农用电办理;四是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认真落实国家简政放权和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规定,全面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让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快步前进。
一是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宣传引导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宣传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并积极组织村组干部、新乡贤、农村能人出外参观考察,返回宣讲土地流转的好处和所见所闻,以此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广大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二是注重发挥乡(镇)、村两级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依法将农村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和农户抛荒地调整集中、成片发包,并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农户签订合同,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三是严格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特别要研究解决好大面积、长时间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严格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标准化合约,形成法律效力,保障农业经营主体放心经营、大胆投入,确保农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害;四是加快建立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平台。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等流转转让交易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为取得农村产权证书的农机经营主体进行抵押贷款授信和发放新型抵押贷款。
一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结合有关农民培训项目,在广大农村尽快造就一支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有技能、会经营、能操作使用现代农业装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机械化产业大军;二是加强农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品德高、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农机化干部队伍;三是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技术精、综合能力强的年轻队伍,逐步解决农机部门人员老化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确保农机部门自身建设与农机化快速发展、业务愈加繁重、安全日趋严峻的新形势相协调、相适应。
建议市委、市政府将每年对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点目标列为全市“三农”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农业先进评奖和年度奖励挂钩。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对各乡镇农机化工作的考核评比,每年将涉及评价指标体系和重点工作内容的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使考核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农机化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尤其在考核工作中,不仅要看规模数量,更要看质量效益;不仅要看贡献大小,更要看安全环保;不仅要看当前发展,更要看利于长远,力促实现农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