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情感的凝聚和释放

2017-02-24 21:59汪守德
神剑 2016年6期
关键词:柱子老汉小说

汪守德

从某种意义上讲,短篇小说《小推车》在陶纯的文学创作中仍然是值得称道的,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位来自山东的作家一直专注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对于那样一块土地有着极为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其长处也自然得以充分地发挥与展现出来。读陶纯的这篇小说,人们也许很容易联想起陈毅元帅的一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相信这句广为人知的判断句式,对作者的创作是有影响和启发的,对“小推车”这个文学意象与人物形象的捕捉与开掘,肯定是受其触动的。然而又不能不让人揣度这篇小说的写作,又有多少是属于陶纯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文学思考。

这是一篇长仅万字、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却又是一篇百转低回、荡气回肠、令人震撼的作品。以淮海战役为背景所构建的作品,在一种浓缩、简约、精巧的小说结构中,其对战争氛围的描写,战争环境下真实人物和情节的叙事,大量的细节与人物心理描写,悲剧性的人物命运的揭示,以及主人公昂扬坚忍的意志与姿态的反映,都展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和这片土地的特有气息和质感,也从而形成了小说所独有的穿透人心的情感与艺术力量。

小说是从农村青年柱子走向战场这一线性的叙事写起的。年轻男子上战场杀敌,是革命老区那个特定时代中的时尚与必然,虽然柱子的父母经历了一些因为不舍而产生的种种纠结,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了前线。小说以富于力道与精致的笔墨,描绘出了那样一种类似于过年般的场景与气氛:“号声在村落、田野和山峁间久久回荡。不见首尾的队伍在村外的官道上蜿蜒西去。老人、妇女和孩子们驻足于道路两旁,锣鼓声震天作响,妇救会的大闺女小媳妇把秧歌扭得像刚出锅的麻花,香喷喷让人眼花缭乱;煎饼、鸡蛋、苹果、花生、核桃、大枣在人群里飞来飞去,仿佛是天上落下来的。怀炳老汉一手拎着老婆子,一手拎着烟袋锅,钻来挤去,四只眼睛望着游动的队伍,一眨也不敢眨。”这场面无疑是激动人心,让人热血沸腾的。毫无疑问,柱子参军带走了王怀炳老汉夫妇的惦念与牵挂,即便是老汉“未被列入支前名单”,但他也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支前的行列”,这里揭示的是怀炳老汉的支前所具有的双重动因,既为了人民战争的胜利,也为了对儿子的牵扯,这使人物的这一行动饱含了充分的根据。当然柱子参军也带走了年轻新寡的小娥的心,这当然也是另一种双重的动因使然,即为了战争的胜利和藏在心底的那份爱。于是“怀炳老汉和小娥合使一辆小车,老汉在后面推,小娥在前面拉。这一老一少特别惹眼,老的干瘦干瘦,头发花白,额头的皱纹像土地上的沟坎,缺齿少牙的嘴呼出的气息格外浓重;少的细腰圆臀,三尺青丝盘在脑后,一张瓜子脸儿憋得通红。”这构成了怎样的一幅令人瞩目、也令人动容的支前画面。

对于柱子与小娥的情感线,小说是作为回溯的副线来使用的,但对深化作品的人物悬念与情感分量却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两个人之间既心有灵犀又含而不露的情感纠葛,是作者为小说设置的一个关注点。小娥因嫁给病弱的大贵所遭受的不幸命运,使读者对其产生了深切同情。即使是在大贵亡故之后,仍有某种有形无形的羁绊,其在情感上因青春与不甘而采取的大胆与主动的姿态,同柱子的憨厚与木讷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照。这是一种残缺但却美好的情感,但这似乎使小娥对于感情的追求更加炽烈,而这一切均表现在小娥的心理与行动上。“接下来的日子,小娥熬红了眼,把她的心魂缠绕在一针一线上。但时间太紧,她没能在柱子离家之前把那双鞋赶做出来。现在,那双千层底的布鞋就掖在她的怀里,每走一步都能觉出它的分量。它像一双大手,一下一下蹭她的肉;它又像两把小锤,扑通扑通敲她的心。她早想好了,她要等他再打了大胜仗时,把他叫到没人的地方,变戏法似的拿出它来,逼他洗干净脚,然后亲手为他穿上。傻兄弟,傻柱子,感觉舒坦吗?行了,啥也别说了,穿上嫂子做的鞋,唱着歌谣走天涯吧。”作品的描写活生生地画出了小娥甜蜜而真挚的感情世界,同时这也是小娥冒着枪林弹雨勇敢支前的充足能源,即使是面临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她也似乎感觉不到,从她心里洋溢出的则是无比的欢快与美好。“空气里流窜着芳香,布谷鸟儿在眼望不见的高处声声啼叫,清亮的溪水倒映着山岗树木和蓝天白云。小娥就觉得眼里溢满了斑斓的色彩,心里荡漾着浓稠的情感。在缭绕不绝的阳光、月光、清风和植物的芬芳中,小娥一次次不可遏制地想到柱子。”这是一个被期望激励,多么质朴清澈又热烈动人的人物形象啊!读者自然会被小说所刻画的这种人物,所传递的这种情绪所深深感染。

对于怀炳老汉与小娥在支前路上的奔波,小说是采用外在的情景描写与内在的心理刻画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的,一明一暗,显现出小说强烈的张力,给人以丰富立体的感受。外在的情景描写是那样的富于画面感和诗意感:“支前的队伍浩浩荡荡,沿不同的道路奔向莱芜一带的战场。虽然已到了立春时节,但严冬仍在肆虐,呼啸的北风无孔不入,切割着人们裸露的肌肤。太阳尽管露了脸儿,然而它虚弱得飘飘忽忽,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刮走。田野里的麦苗还在沉睡,遍地布了白霜,看上去晃人的眼。”这样的文字想必能把人带入那样的年代,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而内在的心理刻画上又是如此的精确深湛且耐人寻味。“一路上,不知为啥,怀炳老汉和小娥尽量不提柱子,仿佛柱子是个易碎的器皿,一碰就坏。他们都把柱子搁在了很深的心里,抑制着不去触动他。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心里搁不下他,心中的他像只小兔,总想沿着嗓子眼儿,蹦到外面来。于是,话题绕来绕去,不由自主就扯出他来。”虽然小说是虚写柱子在前线的战斗,然而在两位主人公的心里,同时在读者的阅读期待中,柱子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真正焦点。

即使不是正面描写战争,我们仍然可以从小说侧面感受到战争的真实、激烈与残酷,“城北面的丘陵地带是莱芜战役的主战场,那里枪炮声密得成了疙瘩。”这是多么形象而独特的描写!“临近黄昏时分,仗打完了。小娥搀着怀炳老汉立在一个高坡上。遍地躺着数不清的尸体,遍地是燃烧的灰烬,他们心惊肉跳,不敢往那上面看。刚打了大胜仗的解放军正在收拢,准备脱离战场。”小说并没有刻意地渲染战争的气氛,依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战争的血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直面战争的描写。“此时,队伍已归拢完毕,开始行军。成千上万的兵依次从他们面前经过,怀炳老汉和小娥大气也不敢出,眼睛更不敢眨,一动不动地望着那些扑面而来的身影。可这些身影几乎一模一样,步伐都很疲惫,衣服上都有烧焦的痕迹,而且大都沾着血,面孔都黑得像包公,只有牙齿和眼珠子是亮的。”“老天爷,这是啥地方呀,崮上的石头全成了红的,崮上的树木全成了碎的,崮上的野花和小草一棵也不见了。”小说对于战争实景和人物神态的描写,是逼真传神和富于战争质感的,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笔力和想象力,既令人震驚,也令人赞叹。

小说的描写让我们感觉到,是柱子这个活生生的和精神性的存在,一直支持着两位主人公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在战火中向前,永远向前,“这以后,他们随队伍上泰安,下兖州,奔鲁南,进苏北。反正哪里有队伍,哪里就有支前民工,不愁没伴儿。他们运粮运弹,抬伤员埋死人,什么都干过。有一次,遇到敌机轰炸,同行的民工扔下运粮车就往路边的树林里钻,他二人不慌不怯,硬是把车子推到了安全的地方,结果很多小车被炸翻了,粮食撒得到处都是,他们车子上的粮食一粒没丢。怀炳老汉淡淡地说,柱子他们在第一线,啥样的恶阵没见过,几架小飞机吓不倒咱。小娥说,柱子兄弟当兵走时还怪咱没觉悟呢,他要是见了刚才那阵势,肯定夸耀咱爷俩一番。老汉颇为得意,说儿子是好汉,老子也不是软蛋,就连你这个长头发的小媳妇,见识一点都不比老爷们儿短。小娥美滋滋地说,俺比柱子兄弟还差得远呢。”“小娥就说,要是没有柱子兄弟他们,咱哪能吃上这么香的萝卜炖肉白面馍馍呀。怀炳老汉沉吟道,柱子是个好孩子,又听话又懂事,就是腼腆,胆也忒小,见了蚂蚁都绕着走,见了生人就脸红,人都说这种脾性的孩子没出息。哪想到他当兵不几天,一立竿就见影,立马换了个人,小算子说他捉了个少将师长,大贵家的,你说说,师长是个多大的官?小娥说,师长带的兵呀,少说也有万儿八千。老汉啧啧道,瞧瞧,领兵一万的先锋官,生生让俺家柱子给捉了。老王家从古到今,就出来他一个兵,他没给祖宗丢脸呐。老汉说着说着就湿了眼睛。”这种细针密线般的描绘,揭示出的是一种内蕴深厚、灼烫人心的民族性格。

小说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当他们遇到排长与小算子,从他们那里得知柱子其实在走向战场的第七天即已阵亡,对于一名冲锋陷阵的普通战士,尤其是一名新兵来说,是再可能、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却是小说最具撞击力的一笔,让读者的阅读瞬间产生了一种失重般的感觉。更何况这样的噩耗无疑更等于抽去了怀炳老汉与小娥两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此产生的悲怆情感巨大而深沉,一下子使作品蒙上一层极为悲壮沉痛的色彩。但小说描写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推着小车支前。尽管他们的行动在那轰轰烈烈的支前大军如沧海一粟,并不特别受人关注,但他们的内心是却是轰轰烈烈的,经由小说写出来后,竟是如此地发出震撼人心的轰响。

小说全部采用白描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但仍然显得那么质朴、真挚、炽热和饱满。小说所描写的这样的支前行动,就不单单是人心向背的政治意涵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书写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怎样的牺牲与奉献,更在最深处极富层次地写出普通人的心地与感情。也许这并不需要太高的文学技巧,并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对作品进行打磨,这仿佛都是从历史生活中,从作者想象中自然流淌出来的,首先是感动了读者自己,才会那样地打动读者的心。我们可能会为这样的历史和人物歌哭,可能会对人物那样的行为充满敬意,因此当我们再次读到“在那支势如潮水的支前队列里,如果你稍稍留意,就会看到一老一少两个独特的身影。因为老的面若岩石,须发皆白;少的虽眉眼俏丽,依然鲜亮,但三尺青丝中已含了缕缕白发。所以他们格外引人注目。”从而禁不住五内如灼、潸然泪下。

责任编輯/刘稀元

猜你喜欢
柱子老汉小说
城里有朋友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希腊遗址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观察:长廊和柱子
老汉粘蝉
刘老汉的烦恼
倾斜(小说)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