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
摘 要:设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把不同颜色放入到不同的平面中,刺激人们的感官。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视觉传达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在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视觉传达的具体呈现。首先,文章先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消费主义对生活方式、视觉传达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方式;设觉传达设计;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057-01
生活方式与视觉传达设计是互相影响的关系,视觉传达设计会从生活方式的变化,寻找新的设计灵感与素材,而生活方式也会受其影响,发生改变。从浅层次的分析,每天生活的基本都是相同的,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从细节处可以看出,一些细小的变化都是社会、经济等元素的体现。因此,人们必须明确视觉传达设计和生活方式关系,给以更多的关注。
一、视觉传达设计理性的概述
(一)民主价值
民主价值的理性内容包括两点,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会把信息用不同的色彩或形式设计在平面上,向外传播,并且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加入某一社会的特点,以及在该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价值取向。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改变较小的一种方式就是消费生活方式①。商家为了达到消费的目的,会生产大量的产品,而产品的销售,必须以广告形式向外宣传,让人们了解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这些因素都会改变设计人员内的设计观念。产品的大量生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是物质民主,而设计人员要通过设计为人们提供精神民主。
(二)工具
工业革命让社会逐渐向工业化转变,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必须以工业化为设计元素,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广告。因为工业化都是运用大机器生产,这就要求设计师运用机器语言、机械理性思维完成工业化设计,刺激人们的感官,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满足人们对消费的需求。
二、消费主义对生活方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一)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消费主义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分为以下几方面,即消费认同、个体和群体层次的认同,让生活符号化。
首先,消费认同是指生产消费品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应用,满足人们生理的需求。而物品之所以被购买,并不是因为它原本的适用价值,而是隐藏的价值,具有多重功能。很多社会研究表明,消费认同的本质在于让不同的消费群体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凸显自己的身份。其次,个体与群体层次的认同是指每个人的消费都具备双重特点,分为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其中,个体层次主要强调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而群体层次则是通过整体的消费方式,形成群体差异,让多个个体组成一个整体②。除此之外,消费物品也是一种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消费的物品,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品味,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后,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消费行为不再是产品的消费,而是逐渐向符号化转变,变成一个符号,现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容不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人们消费的产品也从大型的产品变为健康、娱乐等,而与之相对的,社会流行趋势的形成不可以只以商品消费为主要形式,而是要综合不同因素进行考虑,像是音乐、休闲娱乐等。
(二)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会让消费出现扭曲,而消费扭曲除了会对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外,还会让视觉传达设计改变功利的设计观念,向伦理化转变。
1.设计艺术的伦理要求
设计艺术的伦理主要分为三方面,其一是功利,主要表现作品的用途,其二是美感,体现出设计作品的艺术美,其三是伦理,即展示了对人们生活的密切关注。从目前的实际现状分析,视觉传达中功利在三方面的占有的比例较大,因此,设计人员要摆脱功利性的限制,树立伦理道德观,并根据伦理道德观完成产品广告的设计,增强社会责任感,而不是运用过于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忽略了广告带来的后果。又因为设计作为一项职业,可以发挥的社会责任有限,为此,想要真正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向伦理化转变,必须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改变社会整体的消费观念。
2.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理性消费,它与非理性消费相反,让人们改变生活中浮夸的内容,回归本真,和自然和谐相处。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通过作品的带动,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绿色消费理念应用而生。虽然绿色消费出现的时间较短,人们的非理性消费意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一时间很难改变,为此,设计人员要在作品中加入绿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加快绿色消費的进程。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视觉传达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很多新的设计元素,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生活方式的改变,设计出符合人们真正需求的作品,用作品传达信息。
注释:
①王明皓.基于生活方式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5):33-35.
②王倩.试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J].大众文艺,2012(0
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