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宝
如何在地球上最偏僻的地方建房子呢?几十年来,南极这块唯一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上仅有最简单的小木屋。而如今,在地球上这块最寒冷、最干燥、最大风的土地上,建筑逐渐变得充满科幻风格。
这是一个惊人的未来派设计——深色且时髦的建筑,低平而修长。这是个临时的海滨房,一次能容纳65人。这栋建筑的造价高达1亿美元(8000万英镑),由一家中国公司负责建设,不过,几乎没什么人有机会见到它。
欢迎来到巴西菲拉兹指挥官南极科考站(Comandante Ferraz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
巴西原先的南极科考站于2012年被烧毁后,巴西海军发起了一场国际竞标,一家当地公司的设计方案中标,中国承包商CEIEC赢得施工承建权,项目计划于2018年完工。
这个科考站坐落在南极洲海岸的一个小岛上,距离南美洲最南端约1000公里(约600英里),没有普通航班会到这里,更没有大洋航线经过。
和其他南极科考站一样,巴西菲拉兹指挥官科考站也不对外开放。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建造一座南极科考站却要在设计风格上花费如此之大?建一个中规中矩的建筑不就行了吗?
巴西费拉兹指挥官南极科考站(效果图)
事實上,不只是巴西花费巨资用于南极科考站设计,以求吸引眼球。
2013年,印度公布了其巴拉蒂(Bharati)南极科考站的设计方案,也是类似的现代主义风格。它由134个预制航海集装箱制成,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输和建设,不过,从外表看,没有人会猜到它是由集装箱组成的。
2014年,韩国开设了张保皋南极科考站。这是一座由钢筋筑件构筑的建筑,能容纳60名科考人员。
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要建造这种风格非同一般的建筑呢?
“南极科考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各国的冰上大使馆。”极地杂志(Polar Journal)主编、《极地大国中国(China as a Polar Great Power)》作者安妮玛丽·布拉迪教授如是说道。
“它们展示了一个国家对南极洲的兴趣,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地位。”这种兴趣可能是纯粹出于科学目的。(根据《南极条约》,各国不得在南极进行矿产资源开发。)
在南极的冰原上建造一座引人注目的科考站相当于以往探险家在这里插上一面旗帜。
1903年3月,33人组成的苏格兰南极探险队在南极洲南奥克尼群岛登陆,建起一座干石棚屋。探险队队长威廉·布鲁斯郑重地将它命名为欧梦德(Omond)之屋,其名来源于苏格兰气象学家罗伯特·特雷尔·欧梦德。这是南极第一栋永久性建筑,现由阿根廷政府管理,是阿根廷奥尔卡达斯科考基地的一部分。
许多年后,在以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和莫森为代表的整个南极探索英雄时代,也只有木屋出现在这片洁白的大陆之上。
接着出现了一次建筑热潮,这是由全球科学合作项目“国际地球物理年”(IGY,1957-58)所推动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GY)促成的1959年南极条约禁止各国对南极提出一切领土要求,同时也让许多国家以其他方式强化了它们在南极洲的存在,比如建筑。
根据南极条约规定,在南极大陆开展“实质性研究活动”的国家可参与投票决定南极洲的未来,这是各国维持自身在南极洲存在的另一重因素。
规模庞大的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就始建于这个时期。从1962年到1972年,麦克默多科考站由一座核反应堆供应电力,是南极最大的人类定居点,夏季可以容纳大约1200人。
不过,很多年来,考虑到在南极建造任何建筑都会面临巨大的技术和运输难题,建筑的风格与吸引力一直不在优先考虑之列。
当气象学家彼得·吉布斯于1980年到达南极时,英国的哈雷科考站(Halley)仅仅是“巨型钢管里的几个小木屋”,被埋在深15米(50英尺)的雪中。
“这就像生活在一艘潜水艇中,出入都要爬梯子。”吉布斯回忆道。
南极洲降雨极少,海岸附近有雪,由于气温很低,雪积得快,融得慢。极地风把雪吹向整个南极大陆,地面上任何笔直挺立的东西,包括建筑都可能被积雪轻而易举地淹没或摧毁。
英国第一个哈雷科考站建于1956年,于12年后被废弃时,已经很像一艘“潜艇”了。
吉布斯工作的地方——哈雷 III科考站建于1973年,仅仅10年后,由于积雪越来越厚,加上科考站所在的冰川移动,被迫放弃。2013年哈雷VI建成。
哈雷VI科考站是南极洲第一个移动式科考站。其八个连接舱——就像大型彩色火车厢,相互隔开以防止火灾蔓延——由液压支柱支撑,坐落在长达8米的巨型滑雪板上。这就意味着这些连接舱能彼此分离,然后被拉到新地点再重新进行装配。
这种设计非常实用,如今,哈雷科考站正在搬家,以避开附近一道正在不断扩张的冰川裂谷。此外,哈雷 VI科考站不仅外形抢眼,而且舒适宜人。其小巧精致的卧室就像是经济型酒店的房间。内部装饰以活泼的红色、蓝色和绿色,以弥补室外色彩的缺乏。而且,科考站内还有台球桌、沙发、半透明窗以及饮料酒吧。
“所有新建的南极科考站不仅便于进行科学研究,而且都颇有看点,这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安妮玛丽·布拉迪谈到。
南非是解决积雪难题的首批国家之一,其萨纳 IV站(SANAE IV)科考站建于1997,主要由高跷支柱支撑,以便雪从建筑底部吹过。
德国使用同样的设计理念建造了诺伊迈尔III科考站(Neumayer III),并进行了额外优化,于2009年建成。16根液压支柱撑起两层建筑,每年升高一米左右。每个支柱脚都会被提升并在升高的坚实积雪地基上更换。
南极建筑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是能源利用率。大部分南极科考站依靠极地柴油发电,这种燃料不仅价格昂贵,污染严重,而且运输困难。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公主科考站(Princess Elisabeth station)是由钢柱支撑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特征的方舱,也是首个零排放科考站。
自2009年建立以来,伊丽莎白科考站完全由太阳能和风能供电。该站的分层设计能让电力系统和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热能用于保持内部温度,绝缘墙壁则将热量流失降至零。
如果说伊丽莎白科考站像是邦德电影中出现的东西,那么中国最新的南极科考站——泰山四代就是一个飞碟。它于2013年至2014年间在短短45天内建成,计划在南极运行数年。
“中国也许会在今年开始建造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安妮玛丽·布拉迪说。跟其他科考站一样,没有多少人会见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