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打算今天完成的事情,偏偏要推到明天甚至更晚去做,还要给自己找些借口——
“今天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这件事不是很着急,明天做也来得及。”
实际上,这是人的懒惰心理在作怪。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懒惰”这个话题。
一般来说,懒惰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学习上或者生活上不思进取,该做的事情不想去做,得過且过。那么,一个人的懒惰行为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天生的吗?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长时间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时,就会感到乏味和厌倦,因为这件事情已经没有新鲜感,这时就出现了心理疲劳。一旦心理出现疲劳,人就失去继续做下去的积极性,于是就想“偷懒”。此外,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心理活动都会生出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活动。
如果学生出现懒惰现象,就会导致厌学或者恐学;如果上班族有了懒惰行为,就会出现“磨洋工”或消极怠工的情况……很多时候,因为懒,我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但是,即便知道会错失良机,人的偷懒之心依旧不会消失。
惰性来自何处
为了研究人类惰性思想的根源,美国科学家曾找来一群志愿者进行实验。他们将志愿者划分为“积极”组和“懒惰”组,让两组人同时玩游戏,通过游戏观察他们的反应。
游戏设定为三轮比赛,并设置奖励。
游戏的结果是“积极”组获得了三轮比赛的全部胜利,他们在游戏时非常主动,有强烈的获胜愿望,而“懒惰”组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奖励对他们来说,起不到任何刺激作用。
科学家由此得出结论:虽然有“事在人为”的说法,但不适用于惰性强的人,他们想要努力,但是不会行动,因为他们的大脑懒得去动。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那些惰性强、对事物冷漠的人,大脑中负责管理行动的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神经连接,处在一种困难状态。就像我们的网络连接一样,如果某个线路或节点出现了干扰或故障,就会导致电脑无法连接网络。
这种阻隔神经连接的现象,在阿尔茨海默症和脑中风患者的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一般人的大脑为何出现惰性现象,科学家还没有找到根本原因,不过至少搞清楚了一个事实:原来“懒”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也可能是大脑真的遇到困难,下达的指令无法顺利传递给人体的各个分支神经,使得人出现肉眼所见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