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赵翠红
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枝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赵翠红
长江流域棉区是我国第二大棉区,也是我国棉花单产最高、提供商品棉最多的主要产棉区,曾经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4%,总产约占全国的53%。按播种面积统计,其中江苏和湖北是全国第五、第六大产棉省,目前,江苏棉花种植面积已大幅度下降,湖北居长江流域首位。近年来,由于棉花种植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这种趋势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棉花相关行业的效益与安全,降低棉花种植成本,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迫在眉睫。
1.1 种植面积急剧下降
长江流域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棉田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比重较高,但是,由于棉花受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棉花生产有起有落,经历了多次反复。改革开放后其种植面积逐步上升,20世纪80年代由于政策优惠和科技发展,棉花生产得到蓬勃发展,面积持续增长;90年代,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病虫危害等原因导致种植面积有所下滑;21世纪初加入WTO的适应期棉花价格开始由市场形成,价格、产量和面积形成密切相关关系和反馈循环机制,其种植面积在低谷中缓慢上升;金融危机时期,市场需求低迷,价格跌,成本涨,导致面积下降。金融危机后期2001~2011年有所上升,但2013年至现在又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植棉效益等多方因素分析来看,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会继续呈下降趋势。
1.2 植棉成本高涨、棉花价格下降且不稳定,棉花生产竞争力逐步减弱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种地“老龄化”“妇女化”“兼职化”“副业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农业用工费用的急剧增加,有资料显示,湖北2007~2008年农村劳动力价格在人均每天60~80元到2012年已上涨为100~120元,到2015年已上涨为150~180元。棉花本身为劳动密集型作物,从种到收有10多道工序,每hm2用工300多个,是粮食作物的3倍,生产成本高。且棉花价格波动较大,2010年籽棉最高价格超过了12元/kg,而到2012年则维持在7.8元/ kg左右;到2014年已降至6元/kg左右。
1.3 植棉比较效益低、政策扶持力度弱,严重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
受棉花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和棉花收购价格长期低迷不稳的“双板挤压”的影响,棉农植棉效益大幅度下降,且收入难以稳定,因此,农民更愿意种植省工且收入更高的粮食作物。加之近几年来国家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不仅对粮农增加各种补贴,还对粮食大县财政采取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补贴,且对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实行最低收购价,而对于棉花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其他政策扶持,国家和地方对棉花生产支持力度的持续减弱也削弱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导致植棉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1.4 机械化程度不高,高成本低效益
长江流域棉区植棉历史悠久,但其生产方式落后。大部分以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方式(营养钵移苗移栽)。其次,粮棉争地突出,不仅规模小,且分散不集中,既不利于统一品种,也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同时,近年来,气候异常,病虫害多,其主产棉区田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排灌设施差,抗灾能力差,加上棉农生产技术得不到提高,技术推广和研制棉花机械装备的力量薄弱等因素都给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造成困难。据统计,目前棉花生产过程中播种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率只有20%左右,棉花生产过程中播种和收获环节基本靠人工完成。但近几年劳动力价格逐年上涨,导致棉花种植成本逐年增加。
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落在“机械”二字,但从长江流域目前棉花种植情况看,棉花机播到机采及后期加工处理整个过程中,除耕整和植保2个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外,其他环节则大多靠人工作业完成,其原因是:一是长江流域棉花传统的种植特点是低密度、高植株,秆粗、枝杈多且长,给机采带来困难;二是虽然棉花杂交品种繁多,但目前还没有适合机采的品种,大多种植中晚熟品种,棉花吐絮期较长,吐絮不集中,加上棉田种植分散,且在8~9月份雨水较多,不利于机采;三是长江流域棉区主要是棉花与油菜(大麦、小麦)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且一般是棉麦套作模式;由于目前研制棉花机械装备的力量薄弱,适合棉麦套作模式的棉花播种机械和收获机械可选择性较小,而机械化采摘技术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也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棉花收获机械化问题已成为制约长江流域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1 选育适合长江流域机械化种植的棉花品种
农机农艺融合,结合长江流域两熟制,选育适宜两熟制的生育期短、抗虫抗病、果枝紧凑、吐絮集中的高质优良品种。
3.2 合理化控
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叠时间长且矛盾突出,合理化学调控对于控制徒长和蕾铃脱落具有良好的效果。棉花短季栽培密度增加,生长在高温季节,如果水肥“碰头”极易出现徒长,形成田间荫蔽造成蕾铃脱落严重。提早化控、提前封顶,控制收花株高不超过110 cm。
3.3 适时催熟、集中吐絮
催熟脱叶剂的种类较多,可采用乙烯利等药品适时进行叶面喷洒,也可选择市场使用较为广泛的落叶剂如噻苯隆或脱吐隆等进行催熟脱叶,帮助其集中吐絮,便于机采。
3.4 完善棉花播种及收获机械的适应性
将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广泛吸收棉花农艺专家参与棉花生产机械的研发工作,促进农机科研单位与地方棉花科研单位相结合,确保所研发的棉花生产机械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大棉花生产机械的补贴力度,对长江流域棉花机采作业进行政府补贴,尽快突破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瓶颈。
3.5 实施规模化经营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实现棉花规模种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奠定基础。
201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