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新丰林场 068450)
造林工程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刘海龙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新丰林场 068450)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环境,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过度开发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越来越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环境迫在眉睫。良好的环境需要青山绿水的净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林业造林工程建设,提高造林质量,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造林工程;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复杂的工程,而提高工程造林的质量控制则是保证造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前提,现代林业工程造林要根据造林地区的水文、地址条件,并综合考虑其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做好工程造林的质量控制,为树木的生长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对林业经济、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视程度。
1.1 营造林作业的设计因素
营造林的作业设计是整个造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营造林作业现场的施工和规划是营造林质量的主要保障,也是影响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实际作业情况来看,导致营造林作业设计不规范的因素主要有:首先是思想重视不足,对于营造林的作业设计规范要求不高,把营造林设计看成是工程的外在形式,对作业设计中小班图位置与实际营造林位置是否相符、实际作业田地面积未实地测量,作业资料填写不准确,甚至还存在边施工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设计等。此外,还存在林层结构单一、布局不规范等问题。
1.2 基层造林队伍不够专业
我国的规模化植树造林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起点较低。相比于世界一些造林技术发达的国家,我国植树造林的技术水平,造林队伍的专业素质,还非常薄弱。很多大型林场的造林队伍满足不了实际生产的需求。从事植树造林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人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的造林知识,基本只了解少量苗木的生产技能,还在沿用传统的落后方法,对新技术新概念的接受能力较弱,缺乏继续学习、进修的热情。造林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了造林质量的控制,严重制约着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速度。
1.3 营造林作业的管理因素
营造林后还需及时的对林分进行抚育和管理维护,林业管理是否科学也是影响营造林作业质量的因素之一。导致营造林管理不到位的因素,一方面是山区营造林周边放牧较多,管理难度大,牛羊等觅食容易破坏营造林的成活率;另一方面,是由营造林地处的环境因素导致,自然环境恶劣、立地条件差,种植难度高,后期管理难度大。此外,普遍存在重林业营造、轻林业管护等现象,导致后期造林缺乏必要的补植补造等措施,任其自然生长,降低了林木的成活率或保存率,达不到合格标准。
1.4 造林缺少前瞻性规划
我国林场是造林生产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大部分造林任务。从具体的造林情况来看,大部分林场都是过分地追求造林面积,追求速度。很多没有制定有前瞻性,合理的植树造林规划。在一些造林项目中,开始都进行得如火如荼,投入大,结局却不是很理想。大多是忽略了造林的前瞻性规划,无法实现造林的预期质量。
2.1 科学规划
造林前要对工程所在地进行详细的调查规划,为造林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查林地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根据小班立地的主导因子选择造林树种,并选择造林的新技术、新方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造林的质量。针对比较大的造林项目,造林施工一次性投入人力数十上百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施工人力资源的规划,在施工队伍中选择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向其传达关键技术要领,分组施工,每个施工小组要委任施工负责人,以保证施工质量。
2.2 加强科学管理
造林后的管理是影响森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因为林木生长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如果管理不合理,可能会带来重大损失。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苗木成活后的管理。栽植后的第一年,由于苗木根系不发达,抵抗力较弱,如果杂草、灌木等较多,可能会影响到其生长,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有个别苗木明显营养不良,则可进行施肥。②立体生态系统的构建。如果只有乔木,难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各种病虫害等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苗木生长到一定程度,一般是定制后的3~5a,可在林下种植一定的灌木,从而形成乔、灌、草共同发展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质量。③病虫害的防治。根据当年的气象情况以及周边地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全面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果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及时选择针对性的农药进行喷洒,减小损失。④加强对护林员的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使其能够对林内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山体崩塌等进行合理处理。
2.3 提升造林技术
鉴于目前林业基层工作任务重、经费短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现状。首先要加大营造林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改善营造林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提升营造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要加强营造林业务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加大从事营造林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国家、省市有关营造林方面的最新标准和技术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其次是加强技术标准建设。要抓紧完善营造林技术标准体系,保障营造林质量和安全,此外,还要坚决贯彻执行标准,对在后期营造林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与生产不相适应时应及时向标准制定者反馈,不能私自篡改标准。
2.4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工程造林体现出较强的技术性、季节性与群众性,实际造林工程地区分散,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林的质量管理效果,因此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加强造林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了解造林的特点、技术要求、技术标准等、另一方面,要对参加造林的群众进行现场示范,仔细讲解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在短时间内提高造林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总之,工程造林是社会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提高造林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就要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加强研究,科学选择树种,做好林业经济的管理,为树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意识上提高对林业经济、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视,以提高工程造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1]杨万富.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低碳世界,2016(30):283~284.
[2]张清国.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31~132.
S725
A
1005-7897(2017)12-0137-02
20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