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理论与道德生活的有机统一
——评《伦理学引论》(第二版)

2017-02-24 07:38李源李丽
关键词:伦理思想伦理学伦理

李源, 李丽

(1.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100871; 2.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伦理理论与道德生活的有机统一
——评《伦理学引论》(第二版)

李源1, 李丽2

(1.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100871; 2.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凸显出来。如何探索和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伦理学教科书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中外伦理思想演进历程的回顾,阐发伦理学的前沿问题,探索应用伦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发展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展示了《伦理学引论》的丰富内容和逻辑进路,体现了伦理理论与道德生活的有机统一。

伦理理论;道德生活;应用伦理学;《伦理学引论》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道德观念与思维方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德育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和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呈弱化倾向。因此,在新形势下,创新和完善道德理论,对于提高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章海山教授主编的《伦理学引论》(第二版)(下文简称《引论》)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伦理学引论》的基础上扩充、修订的第2版,“吸取了21世纪以来国内外伦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1]后记,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开拓性。

一、道德发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32按照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历史性、时代性特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那么我们由此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3]434一方面,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道德观念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另一方面,一定时期的道德观念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因此又表现出继承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经过思想家们理论总结和不断创新的产物,凝聚了各个民族道德生活的智慧和伦理精神的成果,不仅在古代对中国人的道德生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而且对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引论》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分为三个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汉至清代时期、清末到“五四”时期,简明而清晰地阐述了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进路。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编第四节中还为我们总结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包括:主张中和为贵,追求和谐协调;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操;重大义、识大体,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美德;待人接物礼让谦恭的传统美德;重视家庭伦理、强调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重节操、讲修养的美德。这是我们民族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在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当得到继承和发扬。此外,该书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介绍了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到近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对西方多种学派的理论都做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评述,不仅介绍了德国古典哲学及其之前的伦理思想,而且介绍了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如罗尔斯的正义论、现代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现代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生存论伦理思想、德性论伦理思想、元伦理学的伦理思想等,为读者了解西方伦理思想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框架。研究中西伦理思想史能够为伦理学发展以及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经验及教训,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发展规律提供历史依据。在其第三章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介绍中,集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论和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直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基本主张,体现了历史维度与现实维度的有机统一。

在伦理学基本理论上,《引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从知识层面、价值层面和规范层面阐述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和道德的基本范畴等一系列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深入探究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以及自我利益与道德的关系等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我们探索道德规律,寻找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在对中西伦理思想进行探索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践行的基本路径。另外,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体系的建立,《引论》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从“自在诚信”向“自为诚信”的转变,即道德主体由感悟、零散、受制、他律的自在状态逐步提升为理性、主动、自觉、自律的自为状态,从而发展起一种通过具体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德性。以上集中体现了该书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的特点。恩格斯曾指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虽然通行的教科书里没有明确提出)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4]419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诚信得到重视和落实是出于功利目的的考虑,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诚信应该成为社会成员的内在要求和自为选择。

二、道德理论研究与道德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无法回避的价值冲击与道德问题。作为道德理论上的回应,应用伦理学日渐兴起,已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门显学。应用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国内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人们关注。在新世纪,随着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多元化,应用伦理学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目前,一些德育理论与实践,似有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的感觉,没有真正实现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论》则侧重于我国道德生活的现实问题,在第二编中详细介绍了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实践,包括发展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性伦理学等。而且,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新的道德问题,如网络技术伦理问题、安乐死问题、器官移植问题等,都予以较为深入的解释和深入浅出的阐述。比如,在第十章中,不仅阐述了行政伦理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而且论述了行政伦理的特点、行政伦理的形式构成和行政伦理的规范构成,特别是在分析当前我国的行政伦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和措施,体现了积极将道德理论与社会现实道德问题相结合的思想导向,特别强调了行政伦理规范内化为行政人员心中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其途径。正如特里·L·库珀所指出:“内化在行政人员心中的价值观总是能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即使上级不在场、纪律松弛或发生腐败现象,行政人员的内心控制仍然在起作用。甚至当某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指导时,行政人员仍可以求助于内心的伦理指导准则。”[5]148再比如,出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该书较为深入地论述了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有利于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和评价。一方面,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紧密相联。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另一方面,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又不像法律上义务和权利的关系那样具有严格的对应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对应性或弱相关性的。就每一个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来看,其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和所拥有的道德权利并不直接一一对应。在社会生活中,每个道德主体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但是,这种统一不是无条件的统一,而是道德主体主动觉悟到履行道德义务的必要性并把此当做一种道德奉献,形成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在此意义上来讲,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应当与应用伦理学紧密结合起来,重视道德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德育方式上看,应用伦理学的教育不同于单纯的灌输式教育。要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而提倡一种基于现实,以应用和实践为主要特点的教育方式。应用伦理学所关注的是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领域,“新”就决定了任何一种单一不变的道德观念随时都会面临过时的危险,所以应用伦理学是开放的、生动的,在总体上一直处于对旧伦理的不断完善和超越之中。此外,应用伦理学并不以构建抽象的理论体系为最终目的,而是要面对现实生活,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道德困惑。因此,建立在应用伦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以封闭的、死板的、强制的方式来完成,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反对道德灌输。可见,注重联系社会现实是《引论》最为显著的一个理论特点。这本著作着眼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增强人们鉴别善恶的理论思辨能力、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三、伦理道德问题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伦理学是一门神秘且陌生的学科,那么,如何使伦理学初学者较快地理解和掌握伦理学的基本知识,是伦理学教科书应该解决的问题。《引论》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包括了历史研究法,即将伦理学的发展历史与伦理学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在历史的映衬下更加具体和生动。一方面,论中有史,彰显了学术性。该书在论述伦理学理论的过程中,以伦理思想史为自己论证的根据,切实把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历史的眼光来探讨伦理学,突出了伦理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史中现论。通过对中外伦理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历程的介绍、评价和总结,深化了人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实践理性的思维方法,从而摆脱单一的理论研究,而将视角放大到整个历史之中。另外,在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中运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伦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思维习惯。通过伦理思想史、伦理学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为我们填补了伦理学理论知识的不足。通过对应用伦理学的介绍,将伦理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整个结构先抽象后具体,深入浅出,层次分明,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真善美。

《引论》在一系列伦理问题中,关注学术界的前沿成果,理论联系实践,引发人们对伦理道德的热点、焦点的一系列思考。比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究竟使社会道德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道德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人们对此持有不同乃至对立的看法。该书对学术界典型的观点“滑坡论”“爬坡论”和“代价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思路。在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问题上,本书在分析学术界典型的观点等同论、对立论、平行论、决定论的基础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论。再比如,人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究竟是导致道德上的恶还是导致道德上的善?对国际和社会来说,对个人关注和追求自我利益,是应该阻止还是应该容许乃至鼓励?在这个伦理学的重要问题上,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主要有“致恶论”与“致善论”两种典型的观点。“致恶论”者认为,私利乃万恶之源,是私有制的人类罪恶的最终根源,是私心的不道德的内在根源,因此,要弘扬道德,就必须对个人自我利益追求应采取“堵”和“灭”的办法。而“致善论”者则认为,相比较于所谓的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才是最真实的、最根本的。集体利益一旦离开了个人利益,就会变成虚幻的存在,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在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这些观点孰是孰非,《引论》对此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个人自我利益追求具有双重可能性和双重功能,一面可以伤害社会发展,伤害别人利益,另一面又可以作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82人对正当利益的追求是不能否定的,要看到人性、需要、利益是三个无论在外延上还是在内涵上都非常接近的观念。就人性和需要来说,二者密切相关,需要的内容及其层次和人性的内容及其层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对待个人自我利益追求上,既不能采取“堵灭”的办法,也不能采取“放纵”的态度,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第三种解决办法,犹如大禹治水,采取“疏导”之法。

理论是晦涩的,而生活之树长青。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该坚持伦理理论与道德生活的有机统一,以“实践理性”的独特视野和价值尺度去反思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使更多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美好生活。

[1] 章海山.伦理学引论[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库珀.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 [M]. 张秀琴,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责任编辑:李翔)

Organic Unity of Ethics Theory and Moral Life — Comment onAnIntroductiontoEthics(SecondEdition)

LI Yuan1, LI Li2

(1. School of Philosoph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 series of ethical problems arise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 for textbooks of ethics to explore and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By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of ethics theories in China, expounding the frontier issues of ethics and explor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pplied ethics — including ethics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y, life, medicine, etc.,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ich content and logical approach ofAnIntroductiontoEthicsand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ory of ethics and moral life.

theory of ethics; moral life; applied ethics;AnIntroductiontoEthics

2016-09-05

李源(1989—),男,河南南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李丽(1976—),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82

A

1008—4444(2017)01—0056—04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伦理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奉天法古:董仲舒家庭伦理思想的双重样态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