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鸣+何永宏+邱有尚+周志斌+丁榆+韩有魁
(1.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2.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果树蔬菜技术推广站,678000;3.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01)
摘 要 通過实验,对甜柿黑腐病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酸碱度、碳源、氮源和光照对菌丝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柿树砧木根煎汁根培养基,最适温度是30℃,最适光照为24h全日光照,最适pH是4,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
关键词 甜柿黑腐病;生物学特性;柿拟盘多毛孢菌
中图分类号:S436.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30
柿子树是柿科、柿属落叶大乔木,品种很多,生长在温带与热带[1]。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占全世界的50%以上[2]。柿子树不仅产果,果实鲜美,而且作为绿化景观树种,其作用甚大[3]。2013年,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发现了甜柿根腐病,关于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性状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2013年下半年,开展了甜柿根腐病的相关实验与分析,总结了不同环境因素下病原菌的生长状况,为深入研究甜柿根腐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3年4月,在保山市柿树种植园区采集病害树木标本,2014-2015年,通过常规真菌分离法,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确定病原菌后,进行了菌株的纯培养,并保存了下来。
1.2 生物学特性测定的实验方法
1.2.1 营养条件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取PDA菌株菌丝,将其置于PDA培养基中央,在25℃恒温箱中培养7 d,菌丝长满培养皿后,用打孔器在距离培养皿中心相同的位置的圆周上取菌块,菌块的直径为5mm,将菌块分别接入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查氏培养基、水琼脂培养基、燕麦片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柿树砧木根煎汁培养基,在26℃培养箱中进行培养;5d后用十字交叉法对病原菌菌落直径进行测定,重复3次,共计21皿,记录数据。
1.2.2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取PDA菌株菌丝,将其置于PDA培养基中央,在25℃恒温箱中培养7 d,菌丝长满培养皿后,用打孔器在距离培养皿中心相同的位置的圆周上取菌块,菌块的直径为5mm,并将其置于温度为5、10、15、20、25、30、35℃七个不同培养箱中进行培养;5d用十字交叉法对病原菌菌落直径进行测定,记录数据,每个温度梯度重复3次,共计21皿。
1.2.3 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用HCL和NaOH溶液调节培养基pH浓度(HCL和NAOH的浓度均为0.1mol/L),从而配制成不同pH的PDA平板。将直径5mm的菌饼分别接种于pH3-11的PDA平板上,置于26℃的培养箱中培养。6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生长直径,记录数据。每个pH梯度重复3次,共计27皿。
1.2.4 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将直径5mm的菌饼接于PDA平板,设定4种光照条件:16∶8(白天∶夜晚)自然光照、12∶12(白天∶夜晚)光暗更替、全黑暗、全光照,置于26℃下培养;5d后用十字交叉法对病原菌菌落直径进行测定,记录数据。每个光照梯度重复3次,共计12皿。
1.2.5 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PDA培养基中葡萄糖是作为碳源的主要成分,本实验将葡萄糖替换成蔗糖、麦芽糖、α-乳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从而制成碳源不同,但是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同培养基,并将5mm菌饼置于这些培养基中央,在26℃培养箱中培养。5d后测量菌落的平均直径值,记录数据。每个碳源重复3次,共计18皿。
1.2.6 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查氏培养基中硝酸钠是作为氮源的主要成分,本实验将硝酸钠替换成蛋白胨、尿素、甘氨酸、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钾,从而制成氮源不同,但是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同培养基,并将5mm菌饼置于这些培养基中央,在26℃培养箱中培养,5d后测量菌落的平均直径值,记录数据,以比较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每个氮源重复3次,共计21皿。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颜色及形态的影响
病原菌菌丝在7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差异较大,在柿树砧木根煎汁培养基中生长最快,菌落平均直径达到5.96cm;在PDA培养基生长次之,菌落直径为5.06cm,但是在水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是最缓慢的,菌落直径3.85cm。
2.2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落平均直径最大,为5.07cm;菌丝在以甘露醇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分别为3.00cm和3.41cm。菌丝在以α-乳糖、麦芽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平均直径分别为4.23、3.81、4.36、3.69cm。
2.3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生长的适宜氮源为硝酸钾和硫酸铵,其中以硝酸钠为氮源时,数据显示其菌落平均直径最大,为3.97cm,表明病原菌生长最适氮源为硝酸钠;菌丝在以蛋白胨、氯化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为缓慢,分别为1.80cm和1.91cm。菌丝在以甘氨酸、硫酸铵、尿素、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的平均直径分别为3.20、3.66、3.15、3.60cm。
2.4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区间为25~30℃。其中菌丝在30℃下生长时,菌落平均直径最大,为6.41cm;菌丝在5℃时,无法生长;在10℃和35℃生长非常缓慢。
2.5 pH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病原菌菌丝在所调制的各种pH浓度培养环境下均能生长,但是菌丝生长的适宜pH区间为3~5,菌丝在pH为4的培养基下长势最好,可以表明病原菌较偏爱酸性条件。
2.6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生长菌落颜色及形态基本无差异,最适光照为24 h全光照,菌落平均值达到6.21cm。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条件、环境温度,土壤酸碱度等条件对柿拟盘多毛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影响。菌丝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相比其他pH而言,病原菌在pH为4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最好;数据也表明最适合病原菌生长的温度条件为30℃;本实验中,菌丝在24 h全光照的条件下生长最适宜。
鉴于以往对于此病害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通过对柿拟盘多毛孢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明确病菌的生长环境条件,为病害的深入研究提供一手数据,为病害的防治提供相关借鉴,为其他科属植物的根腐病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贺士元.北京植物志(下册)[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8.
[2]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第一卷第4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余忠保,吴洪思.庭院绿化树种柿子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1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