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伟+李培生
摘 要: 有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的问题及相伴随的有关城墙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所争论的热点,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安阳殷墟、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等这些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都城,其形态是怎样的,整个都城是怎样的发展演变脉络,仍然困扰着当今的诸多学者。
关键词: 许宏 古城市 城墙
二十多年来,许宏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夏商周考古和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丰硕,《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下文简称《大都无城》)便是其新近出版的研究著作。作者立足于考古材料,拟用“倒叙”的方式,从秦汉都城开始,逐渐向前追述,试图来解读中国古代都邑的发展动态。《大都无城》的“城”,在本書中的含义为城墙,故而全书围绕“大型都城多不设防,没有城墙”这一论点展开讨论。
作者在本书的开头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入,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从二里头时期直至汉代的两千余年间,大部分时间里是无城的,打破人们以往已经具有的有城必有墙的认识。作者首先对“城”、“城郭”、“郭区”等几个书中涉及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书中的“城”取的是城墙的含义;“郭”,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从聚落形态上看,郭是圈围起整个聚落的防御设施。并且郭的存在是以城的存在为前提,从城郭的视角看,书中所提出的“大都无城”之“城”,指的就是这种聚落外围的城垣,即后来的外郭城。对“郭区”的解释,作者曾经在其著作《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中指出,夏商西周时期都邑的布局已初具内城外郭的雏形,但罕见郭城城垣。当时的都邑遗址大都由宫庙基址群及周围的广大郭区(含一般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等)组成。并且在文献中也有迹可循,即,早期城市中有松散的郭区而无外郭城城垣的现象。
作者将相关重要学者的见解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最后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认为整个中国古代都城史可以依据城郭形态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实用性城郭阶段和礼仪性城郭阶段。早期都城发展有以下几个重要现象:(1)在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至曹魏邺北城之间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宫城+郭区”而非“宫城+郭城”的布局,是都城空间构造的主流,这一现象可以概括为“大都无城”。(2)期间只有商代二里岗和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为城郭布局的兴盛期,二者都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军事局势的高度紧张是共性。(3)战国时期城郭并立的布局,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4)处于都城发展史早期阶段的防御性城郭的实用性,导致城郭的有无取决于政治、军事、地理等诸多因素,“大都无城”的聚落形态应是这一历史背景的产物。
第一部分的标题是“魏晋以降,城郭里坊”。作者对汉代以后礼仪性阶段城郭都邑的特征做了概括性的描述,目的在于方便读者参照比较。
曹魏邺城开启了中轴对称、内城外郭布局的城市形态模式,对后世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的北魏洛阳城直至隋唐长安城都是这一阶段都城规划中的典型代表。宋元明清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里坊制度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街道和商业区。在北宋汴梁形成宫城居中,布局方正的重城式的平面规划,对后世的金中都、元大都乃至明清北京城的城市规划都有深远的影响。明清北京城的皇城和宫城占据全城的中央部分,以帝王为中心的“建立中极”的都城规划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秦汉都城形态进行讨论。其中涉及诸多问题,如“西汉长安城是城还是郭?城外是否有郭区?汉长安城是何朝向?秦都咸阳有城还是无城”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作者将此前相关学者的辩论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并且强调,应把都城的空间布局放在一个发展的框架中去做动态的解读。由此,作者认为,汉长安城的“郭”是一个扩大的过程;汉长安城是一座先朝东,而后朝南的城市;至于秦都咸阳,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市。作者在文中虽未明确表达过立场,但其实不难看出,认为秦汉都城属于“宫城+郭区”的布局,是显现出帝王之都宏大气魄的“大都无城”。
另外,相对于此前众多学者的争议和辩论,作者则是站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都城的形态变化,这样做能够避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今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的题目是“东周城郭,乱世独作”。作者认为,在先秦时期“大都无城”的主流下,这一时期出现城郭并立的城市布局,主要是因为列国分立,各自立都,多元竞争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并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两城制”形态。作者依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将这一时期主要诸侯国以及东周王城的城市形态尽可能的复原在读者眼前。尤其是战国时期的都城,由于兼并战争的惨烈,各国在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广袤土地上掀起一股筑城高潮,在冷兵器时代,高大的城墙无疑是最有效的防御设施。
第四部分的讨论内容主要围绕夏商周以及春秋早期的都城形态展开。作者指出,在春秋时期,至少在名义上延续周王朝国祚的周王城,在聚落形态上延续了西周王朝都邑“大都无城”的布局传统,非常耐人寻味。或许这也是西周以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最后一点留存。该时期其他若干都邑像晋都新田、楚都纪南城、秦都雍城也都还保留着西周时期“大都无城”的形态,并未构筑起外郭城的城墙。较之更早时期的殷墟,关于其是否存在城墙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界一直都存在争议,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殷墟没有城墙这一观点似乎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有学者对这一长时期的时段内的都城形态进行了动态的解读,结论指出,到春秋时期,此前“大都无城”的状态并没有戛然而止,而因其历史惯性有所残留,直至战国时代的到来,由于兼并战争的惨烈,中国历史才进入一个“无邑不城”的新的发展阶段。
上古时期的文献资料留存极少,且后世学者对文献的解读也各有见解,《大都无城》结论的得出主要是依赖现代考古学的发掘,从已知的最早的二里头(夏或早商)时期形成的广域王权国家开始到西周,《大都无城》是一种常态。在二里岗时期的郑州城与同时期的偃师城筑有城垣,具有极强的防御性,而其近旁及外围又分布若干城邑,都应是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而有计划的设置的。
总之,作者认为“大都无城”的确是先秦时期都邑形态的主流特点,并从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入手,试图解读这一现象,并且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也为考古发掘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书中大量的配图便是力证,这使得人们可以更直观地在空间层面了解一座城市的“全貌”,整部书读起来更像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发掘简报,这份简报几乎囊括先秦城市考古发掘的全部成果。与此同时,作者以发展的视角解读上古时期都邑形态的发展脉络,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但是,作者更多的是归纳和总结,缺乏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做深入的分析,例如,都邑的形态是否受到统治者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果有,将会是怎样的影响;还有关于城墙的起源问题,战国时代普遍筑城及所筑城墙的形制问题等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大都无城》主要针对的是上古时期都城城市形态的探讨,但是在这一时期,其他城邑是否也具有这一现象,并没有给出答案。近年来,成一农、鲁西奇等一些学者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给人非常大的启示。前者提出的新的研究方法——“要素研究法”,对今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后者针对古代汉水流域的城市形态做探讨,打破以往学者重点关注都城和“典型性”城市研究的局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研究城市,还必须注意区域的研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大都无城》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夺人眼球,在此之前,并没有学者提出“大都有城”的结论。只是根据文献记载和实际的考古发掘提出阶段性和有针对性的结论,本书的问世,似有一种对这一时期都城形态研究盖棺定论的意向。给出这样的结论是否尚早?笔者认为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大都无城》以动态视角解读先秦时期都邑的形态,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这一时期城市形态发展的脉络,为今后的研究搭建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平台,可以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考古研究同历史研究一样,由于客观的存在,我们永远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全貌,但正基于此,才源源不断地激发人们去探究真相的动力。正像双曲线函数一样,虽然永远不能与x轴和y轴相交,但是却可以无限接近。
参考文献:
[1]成一农.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1).
[2]成一农.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郭胜强.殷都城墙初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4]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北京:中书局,2011.
[6]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7]马正林.论中国古城墙的起源.人文地理,1993(1),VOL8.
[8]王银田,何培.汉代城墙浅议.中原文物,2010(2).
[9]王社教.汉长安城.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
[10]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1]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张国硕.讨论我国早起城址的选址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3]朱桢.商代后期都城研究综述.殷都学刊,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