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林,吕海涛
以供给侧改革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
王彦林,吕海涛
(河北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正面临“供”与“需”的多重矛盾,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类型和质量与社会人才需求类型和质量的结构性矛盾。从该主要矛盾出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从其自身即供给侧进行改革。高等学校应适当扩大招生数量,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自觉成长意识。
供给侧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从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看,供给侧改革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及其内涵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服务这一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其供给过程表现在为个人提供教育服务和为社会提供各类人才和智力支持,其需求者是接受各类高等教育服务的大学生和对大学生及其他教育供给有需求的社会单位。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2.7%,每年向社会输送约700万各类本专科专业人才。当然,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结构性矛盾远未解决,这突出表现在近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和部分地区行业单位招聘难的双重矛盾上,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剩与人才市场需求短缺的双重困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外经济下行就业岗位减少,大学生人数增多较难消化,区域性教育不均衡地区就业差异明显,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不高且部分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社会人才需求与个人就业期望“趋高不就低”矛盾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错位明显。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绿色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工作岗位的数量、类型及其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必然急剧变迁和提高。高等学校面对这种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压力,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而较少关注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及时调整,或是虽有调整,但由于社会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即时性和细密性而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调整及其培养周期形成时间差,产生滞后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领域仍存在不平衡、僵化性和一定的盲目性。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上理科偏多,工科偏少,农科最少;人文社科领域,文史哲基础学科偏多,经济、金融、贸易、工商等应用学科虽然有一定增多,但相对社会需要仍然偏少,直接服务于互联网及其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专业更少。据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失业率较大、就业年薪和就业满意度等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多达13项,其中本科专业7项,分别是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高职高专专业6项,分别为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黄牌专业有9项;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前5名包括应用物理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体育、应用心理学。可见我国现有高等学校专业体系中,一些丧失生命力的专业仍然存在,同时也存在某些曾经热门专业一哄而上现在超出实际需要的现象。当前,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专业主要是医疗保障/紧急救助、互联网开发及应用、中小学教育、生产/运营、销售等以及就业率较高的护理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医学影像学、测绘工程、建筑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却相对不足。另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城乡人才分布与供需也极具不平衡性,而且长期得不到扭转。近年出现的越来越多家庭送子女到国外留学的现象,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国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类型等问题的存在。
我国高教改革已进行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重课堂、轻课外,重说教、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倾向与社会上“重文凭、轻能力,重名校、轻普校,重技术、轻德行,重当前、轻未来”的招聘理念相呼应,造成高等学校毕业生专业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能力的矛盾。这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人才需求的毕业生高能力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相对较低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社会人才实际需求的能力较低而造成人才的浪费。这些矛盾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优化和改进,彻底根除“重考试、轻过程,重灌输、轻动手,重课本、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一些学校课堂开设的某些课程早已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若干年,老师们还在年复一年地重复。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校开设某些课程与社会需要的巨大差距,是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实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高等学校毕业生择业偏好,如毕业生多倾向于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就业,倾向于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知名外企等效益好待遇高的单位就业。而其偏好的这些岗位吸纳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这必然造成这条独木桥式的就业途径拥堵不堪。近年公务员招录报名人数节节攀升,热点职位报名率之高令人咋舌。某市招聘事业编环卫系统员工,报名者近一半有本科学历,还有统招研究生学历多人。这种就业拥堵即是严重的人才浪费。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和许多民营小企业尽管亟需各类人才,却仍遭受着人才短缺的瓶颈。
“供给侧”是市场经济范畴的概念,指由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和创新等生产要素及其组合构成的市场供给一方,其矛盾的对立面即“需求侧”。一般意义上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一端入手,优化构成供给的各种要素,解除供给约束,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它指导人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用全面辩证的方法看待和处理问题。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在长期运用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使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战略性调整。
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端的问题,以学生为本,调整和优化各种教育资源、条件和体制机制,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效益和创新性。本文重点阐述供给侧改革对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作用和路径。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高等学校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学生学杂费。不同省份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高等学校由于其行政主管部门不同,不同高等学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也有较大差距。一般而言,越是高级别的大学,拨款越多,其学校收入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一些地方高等学校或既是省属部属高等学校与其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也存在因资金限制而难以投入更多经费改善教学设施、引进高水平师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二,高等学校师资水平,尤其是其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能力亟需提高。高等学校中从教多年的教师一般基本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生活千变万化,部分教师没能与时俱进学习和掌握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而与社会实际需要渐行渐远,这显然对人才培养是极为消极的。青年教师与现实结合的能力相对较强,但其教学基本功有待加强。
第三,高等学校现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组建和发展的,其管理体制也具有管理僵化、条块分割的弊端。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宿舍等硬件资源,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自觉性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各种资源未能最大程度利用。
第四,专业调整、课程更新滞后。大学专业调整在我国有严格规范的申请核批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调整的及时性。一般高等学校对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规定了定期修订,但由于教学惯性、与社会对接程度等因素,课程更新并不及时。专业调整和课程更新的滞后致使教学远离社会实际。
第五,教学实践环节问题颇多。部分高等学校教学实践环节缺失或是名存实亡,甚至毕业实习都是走过场,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学生出于疏懒、找工作等原因多是找一单位盖章了事,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锻炼。
第六,学生专业思维缺乏,就业观念落后。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部分教师和学生思想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不注重学生专业思维的养成,在就业观上,也落后于时代和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
从以上问题出发,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的地位以及社会人才实际需要的现实决定的。
从教育供给端优化人才培养,就是要做到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需要。它要求对高教领域原有供给、服务进行改造和转型,即要系统优化高等学校办学定位、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体制等要素,使之处于帕累托改进过程中,其核心和最终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毕业生。以供给侧改革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需要从学校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及其与社会市场需求的矛盾出发,着力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
就我国现代化进程和高等教育现状而言,我国高等学校仍需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的50%以上还有较大差距。而扩大招生规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类进行,注重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对接、相协调,强调优化人才专业结构,依据社会人才实际需要扩大一批、保持一批、缩减一批。扩大社会亟需的,保持社会较大且稳定需求的,缩减甚至撤销社会需求不大或已丧失存在价值的。
在我国大众化教育的现阶段,必须从思想上摒弃精英化教育理念,分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针对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及时转变办学定位。不同类型、层次和特点的高等学校要根据其主要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规模、能力等情况,科学、明确、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类别、类型、专业、层次、办学形式、办学规模、服务面向、办学水平、办学功能等方面的定位。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着力打造专业品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强与地方经济合作,抛弃升本提格情结。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形式千变万化,社会需要层出不穷,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社会的思想殿堂、科研高地、人才熔炉、文化灯塔、创新动力站,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和满足社会的高端、前沿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我国现阶段专业陈旧、结构不优的现状,有必要及时调整,主要是:改变专业设置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的审批体制,把自主权适度放给高等学校,可实行备案制。专业目录应予宏观指导,不宜分得过多、过细,尤其要注意及时增添新兴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预留位置。
专业调整要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在各自范围内建立人才市场需求预测机制,参照预测综合评估人才需要,在此基础上,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科发展规律来设置或调整专业。高等学校还要对已有的专业进行评价,及时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尤其注重跨学科交叉专业的设置。通过专业调整逐步形成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等多阶段跨领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造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和就业创业等多路径差异化的成才通道。
根据专业调整和社会实际需要,高等学校要及时更新课程。课程更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新课程,取消过时课程;二是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或扩充或缩减,其原则即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能力要求。当前要特别强调创新课程的教学,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
学校发展、学生培养根本上要依靠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教师可持续成长机制,要求学校通过绩效可考核等政策措施为教师创造可持续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为教师创建教学科研平台,建立多层次学术梯队,鼓励引导攻读更高学位,到国内外名校访学等,使教师“不得不”持续进步。进一步激发教师树立神圣责任感,为其实现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创造条件,即从思想上使教师确立正确的自主发展动机,从而产生积极的发展意识,主动构建自主发展模式,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形成学校促进、教师自觉的可持续成长机制。
高等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管理,首先要摸清现有资源及其利用情况,以目标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定教学资源整合规划,在院系与学科专业间进行重组调整和优化,注重创新开发利用校外教学资源。要建立大学资源利用效率的激励评估机制,对教师和教辅进行绩效考核,进而与工资、奖金、职称、职务挂钩;在设备、房屋等配置上,实际需要和使用率挂钩;在实验室管理上,实行分层管理和开放式管理,把利用率与学员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另外,要规范教学资源使用制度,建立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效益、评价、执行和犯规机制,全方位系统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等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时,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与考核,更要强调专业实践。在日常专业实践教学中,学校要建立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校内或校外实验室、实训室或实践科研基地等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课程的监管,将学生实践成绩纳入其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尤其注重学生毕业实习,在毕业实习实践、内容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尽可能安排集体实习,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要加强管理。同时,要注重与当地企业、科研院所交流,安排学生参观实习,建立校企、校地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并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优化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等社会经济部门与学校相互了解,提高就业率。
近年,市场经济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价值观,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影响了高等学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高等学校要从学生身边小事抓起,输送正能量,形成社会主义先进的理论、道德、文化氛围,培养和巩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是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就业上,就是要改变传统观念中只看重当前工作待遇、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体面等因素,学校要引导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既要了解用人单位工资待遇,更要关注工作的未来前景和企业文化内涵,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选择就业单位,要善于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选工作。
供给端决定产品数量和质量,进而决定供给效益和水平。推进高等教育供给端改革,实现高等学校“硬件硬、师资好、机制优、更新快、实践足、思维新”的良好供给状态,形成丰富、优质、创新、精准的教育供给,进而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以“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当然,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要着力进行需求则改革,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求侧改革滞后于或不适应供给侧改革同样会引起高教改革的相关问题。只有供给侧与需求侧互动、优化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1]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1-14.
[2]刘洪一.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如何入手[N].光明日报,2016-1-26.
[3]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1).
[4]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
[5]陈正权,朱德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内容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7(2).
[6]南旭光.供给侧改革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矛盾和发展对策[J].教育评论,2017(6).
[责任编辑 陶爱新]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of universities by reform of the supply-front
WANG Yan-lin, LV Hai-tao
(College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Commerc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The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multipl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ypes and qualities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types and qualities of social talents need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main contradiction, the key to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reform itself from the supply-fro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xpand the number of enrollment, adjust specialities and curriculum,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ers, optimize teaching resources, strengthen practice, and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 growth.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fro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rsonnel training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4.001
G642.0
A
1673-9477(2017)04-001-04
2017-08-16
王彦林(1973-),男,河北邯郸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