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彪生
(北京体育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实践维度
秦彪生
(北京体育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而迫切的政治任务。要把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落到实处,需在实践上认清并处理好四大关系,做到四个相结合,即坚持全面治党与从严治党相结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相结合、坚持依规治党与改革发展相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标本兼治;依规治党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党成立以来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存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一系列外部考验,同时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等一系列内部危险,如何管党治党,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深刻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维度,对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精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严治党,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内在要求。自党成立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始终成为党的优良传统。革命年代,毛泽东认为管党治党是革命胜利与否的关键,并将党的建设视为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认为管党治党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方向,他认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1]38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管党治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全面从严治党视为党中央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升级版,是新形势下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思考、新论断。这里的“新”不是简简单单地加了“全面”两字,而是从整个战略上提出了新要求。在实践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首先要深刻把握“全面”与“从严”之间的关系,坚持全面治党与从严治党相结合。全面治党是从严治党的集中表现,只有全面治党才能真正落实从严治党,才能凸显“严”字当头;从严治党是全面治党的实践抓手,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以点带面,全面落实治党要求。
(1)在全面治党中体现“从严”。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在管党治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党的建设既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还包括反腐倡廉建设这一重要内容。全面治党不仅要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问题出发,抓好每个领域的具体建设,还要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各领域视为整体,做到系统内部联动起来,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的全面治党。全面治党还体现在治理主体上。中国共产党是拥有8 70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数相当于中等偏大国家的人口规模。管好这么大的党,不仅要抓党员,还要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抓关键领域、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上的特殊群体。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但强调分类管理,还分别从党员,党员干部,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充分体现了治理主体的全覆盖。
(2)在从严治党中抓好“全面”。从严治党是由党的建设工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从严治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为:不作为、乱作为、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甚至有蔓延之势;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模糊,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有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四风”现象依然严重;有的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等。这里既有思想上的问题,也有制度上的问题;既有党员、党员干部的问题,也有基层党组织的问题;既有党内的严峻考验,也有外部环境的考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2]12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必须在全面治党中把“严”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实践要求和主线,坚持“严”字当头,严管思想建设、严管作风建设、严管党员干部、严明党纪党规、严格执行制度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既从思想教育上严起来,又从制度上严起来。”[2]149这一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是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提出的又一实践要求。思想建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为制度治党奠定思想基础。制度治党主要是解决外部规范问题,由于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等特征,制度治党为思想建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如果离开了思想建党,也就离开了思想基础,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也无法得到党员、干部的认可,制度意识、规矩意识就会淡化,制度执行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全面从严治党就成了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如果离开了制度治党,也就离开了制度保障,光靠思想政治教育而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全面从严治党就没有了持久性与连续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2]140可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1)在制度治党中抓好思想建党。在完善党内制度、体制、机制时,要注重提高党员与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水平,培养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3]137比如有的党员干部抛弃政治信仰,到处烧香拜佛,精神极度空虚;有的党员干部抛弃党的宗旨,得过且过,工作推诿扯皮;有的党员干部抛弃党的要求,沉迷金钱美色,道德形象败坏。因而,在制度治党中要抓好思想建党,强调理想信念这一“总开关”,将补好理想信念精神之钙作为重中之重,防止患上软骨病。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抓好党员与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提倡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另外,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我警示、自我对照、自我完善,严明党纪,站稳立场。
(2)在思想建党中抓好制度治党。加强思想教育时,要注重制度的完善性、系统性和制度的执行力。只有依靠理想信念和铁的纪律,党在任何时候都能组织团结、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成为战斗力强、有组织有纪律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党内制度、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调纪律意识、纪律观念,守纪律,讲规矩。当前,制度治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原则但不细化,操作性不强,系统性、协同性弱;制度执行力不强,只读不用,缺乏制度效应。这些问题若没有解决好,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而,抓好制度治党,首先要完善党内制度,让制度更加务实、全面、有用,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这样做,哪些事情可以那样做。同时,增强党内制度的衔接性和时代性,提高党内制度的治党、管党功能,形成科学规范且有效运行的完备党内制度体系。其次要抓好制度执行力,防止搞形式主义、搞表面文章,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制度先行、责任到人,遵守党内制度纪律,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性。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党内制度落实到实处,主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另外,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的“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等要求,杜绝一切“四风”现象,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具体制度贯穿到每个环节,紧抓不放,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严治党,要正视问题、直面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可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敢于正视党的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切实解决好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增强从严治党的效果,在坚持问题导向中实现标本兼治。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起着组织领导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不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工作,也不是日常的一般性工作,而是贯穿党的各项事业之中,是要从根本上做好的一项长远、持久的工作。它要立足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从长远视角解决好内在的根本性问题,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
(1)标本兼治要突出问题意识。从严治党要做到标本兼治,首先要抓重点、抓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内活动,都是围绕当前党的建设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从党的“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再到“三严三实”教育的开展等,都紧紧抓住作风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因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解决‘四风’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实实效。”[3]72“比如,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3]73再比如,“三严三实”着重解决党员干部道德不修为、工作不作为等突出问题。通过聚焦“四风”,解决转变作风、带动党风等问题,将其作为从严治党标本兼治的突破口,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只有坚持作风建设,狠抓、敢管、严查每个阶段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才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症状’,对症下药,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吃西药的吃西药,或者中西结合,该动手术的动手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4]316
(2)解决问题要以标本兼治为落脚点。解决问题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而解决,必须有个最终目标指向或价值取向。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求解决某一个突出问题,而且要求通过解决问题实现标本兼治。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4次集体学习中讲到,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要注重系统性强,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的可行性。可见,党中央以反对“四风”为重点开展反腐倡廉,除了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蔓延,更是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推动标本兼治的进程,从而在党内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高压态势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周永康、令计划、薄熙来等一批高官的落马并不是党中央反腐的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反腐斗争中强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发挥制度刚性运行,最终实现从严治党、标本兼治。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依规治党是现代化政党治理的时代需要,更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5]142与依法治国中的“法”相比,依规治党中的“规”具有更高的要求,这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在坚持依规治党的同时还要与改革发展相结合。依规治党、从严治党,服务于现阶段改革发展的国家重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开改革发展来谈依规治党,必然会掩盖党的历史重任和时代要求;离开依规治党来谈改革发展,必然会削弱党在改革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1)依规治党必须以改革发展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深化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因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党的自身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实现。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拥有清正廉洁、勇于担当、模范先进的党员、干部队伍,自觉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行者,改革发展才能有序推进、顺利进行。依规治党、从严治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风气、树立良好的党的形象,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全面部署,不断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水平,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破解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为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力量源泉。
(2)改革发展必须强调依规治党。改革发展关键在党。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党面临的形势也越发严峻、复杂,“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同时存在。首先,要推进改革发展有序、健康、持续进行,必须依规治党、从严治党,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其次,依规治党也是中外政党治理的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要充分发挥法治作用,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围绕改革发展进行依规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6]广大党员、干部除了遵守宪法和法律之外,还要严格遵守党内法规,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各级党组织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只有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是空口号,不是一阵风,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把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既要做到党员、党员干部的全覆盖,又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管党治党;既要加强理想信念等思想教育,又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扎好制度笼子;既要以问题意识去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又要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环境;既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提高执行力,又要服务于中心大局,促使党员、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位雪燕]
The four practical dimensions of the thought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QIN Biaosheng
(SchoolofMarxism,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The thought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rty’s strategic plan of Four Comprehensive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enhanc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an urgent political task to consolidate the ruling status of the Party in new situation. To fully implement the thought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we should recognize and successfully deal with the four relations, and combin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Party governance, Par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ideology and Party governance with system, problem-orientation and end-of-pipe treatment, Party governance by rules and reform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founding Party by thought and running by system;end-of-pipe treatment; running Party by rules
2016-12-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016QN008)。
秦彪生(1982—),男,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E-mail:qinbiaosheng@163.com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7.01.001
D602
A
1673-9779(2017)01-0001-05
秦彪生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实践维度[J].2017,18(1):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