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江,何冀,谷双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应用
王治江,何冀,谷双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四元制
德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适应新常态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中吸收借鉴。中外合作办学是借鉴德国模式的理想途径,要立足本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引进消化吸收,构建校企合作的“四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研究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培养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模式,不仅能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提供以资借鉴的丰富经验。201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3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出版会议论文集《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共收录中德专家学者论文50篇。2016年10月,在重庆召开了第二届“中德国际教育论坛”,出版论文集《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收录论文50篇。对于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分为三种类型:总体介绍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孙进,2012),“德国企业在应用型科技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李学军等,2016)等;以德国具体某大学为例的个案介绍,如“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为例”(陈媛媛,2013),“以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谈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转化思想”(Beschorner, 2016)等;德国模式的本土化应用研究,如“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张弛,2013),“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经验,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陈建,2016)等。总体来看,国内研究基本上都围绕职业教育进行的探讨,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围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应用。
刘延东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实名。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注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本科阶段要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讲话解答了新时期适应国家发展建设需要高等教育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过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进而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纲要》和《意见》则为我们勾勒出了新时期人才培养中要着重培养的核心能力结构,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新时期我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纲领。
高等教育走国际化发展道理早已成为世界的潮流,国际化水平也成为评价学校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新时期发展建设需要高校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许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大业。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观念更新的必须(胡若痴,2016)。立足本土实际情况培养国际化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或者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合作项目。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使得国内高校能够充分吸收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先进的教育教育理念,更新充实教育教学内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从理念,到方法到内容与国际接轨。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不失本土优势,立足国情校情,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在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具体体现为一批应用技术大学的初步建立,并逐步发展壮大至在本世纪初的二百多所应用技术大学,标志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臻于成熟。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直接服务于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的人才,其内涵远远大于技术技能型人才,虽然二者有一定的包容关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具有独特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的人(胡若痴,2016)。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德国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局限于中等层次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于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德国除了新建了一批应用技术大学之外,还将过去的将中等专科学校和工程师学校改造升级为应用技术大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应用技术大学在德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壮大,据统计显示截至到2013年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达到215所,占了各类高校总数的一半之多,学生数量也占各类高校学生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一(李梦雅,2013)。
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共同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1976年,德国《高等教育总纲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法定地位(姜朝晖,2014),1985和1998年德国政府对该《纲法》进行了两次修订,为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也在1981年指出,应用技术大学和其他大学一样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李梦雅,2013)。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为基础,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陶晗,2013)。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 所采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一下特点: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就是为了满足日益深化的工业化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它强调了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强于实际应用能力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和模块化课程设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依据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了许多新的跨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不论是单一学科还是跨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始终保持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服务。教学计划采取模块化布局,针对不同阶段完成相应项目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对相应学科知识的不同需要,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组合成一个个模块,针对性和应用性强,促进了学以致用,保证了学习效果。
3.“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一方面,教学内容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学校主要完成理论教学任务,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由企业完成,便于采取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而与理论学习相比,在应用技术大学的本科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有更大的比重。这样,学校为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一元,而企业为另一元。
4.“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在拥有自己的稳固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注重聘请企业教师。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一般具有博士学位以外还要有至少三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专职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兼职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很好地保障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换代,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迎来了中国“工业4.0”时代。 《中国制造2025》: 明确指出: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该计划为保证九大任务的完成,提出了八项扶持政策,其中第五项政策就是“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指出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无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兴起的时代背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成功无疑取决于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借鉴不是照搬,必须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消化吸收,洋为中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德国高校特别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其优势除了能够拿到国际认可的德国学位,相对完全留学四年费用大大降低之外,主要在于一方面通过双校园模式学生可以首先立足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又有机会享受了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有利地保证了土洋结合,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对于国内高校来说也是学习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大好机会,有利于促进国内高校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借鉴德国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可以建立起中方高校+中外高校+中方企业+外方企业的“四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四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享受国内外高校和企业教育培训的机会,这种机会是其他普通在校生所没有,成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供,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联邦教育法》、《企业基本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双元制”教育在德国得以实现的政策保障。目前我国虽然一直在鼓励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加强与企业合作,但是政府并没有相关政策出台,因此没有从法律上规定企业肩负着人才培养的明确责任,这使得国内校企合作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没有可靠的政策保障,导致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合格应用技术人才,没有企业的有力支撑很难实现,高校毕业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很难马上应用在企业工作实践上,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和适应,实际上需要学生在工作中边适应工作环境边学习企业所需要的技能,难以毕业后立即胜任工作岗位。要想避免这种院校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政府就必须要及早出台相应政策,必须以法律的约束使得企业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才能保证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首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企业也为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实践应用场所,成为高校课堂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其次,企业直接参与高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能够保证教学内容与未来工作需要的接轨;最后,企业的合作也为高校提供了具有较强工作经验的企业导师提供了师资来源。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吸收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中德双方在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明确相关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需要结合具体专业针对国际国内市场需要而定,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培养目标。
2.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可以借鉴德国高校的模块化教学,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分阶段分解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其他相关课程为辅助,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即该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为基础组成教学模块。模块化教学体现了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理念,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袁暋等,2011)。这对于习惯于按学期学年分配教学内容的我国高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做大量的教学计划调整,需要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在教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步调一致,做好顶层设计。特别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将过去过于集中的实习根据模块分解,使理论学习与时间实习始终相伴,贯穿始终。
3.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结合双方优势,依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更应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更新。
4.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切实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到实处。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做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学生克服困难的帮助和指导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引领者和启发者,要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而非消极等待老师的灌输。在新技术条件下,教授应该成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周光礼,2012)。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要在教学中渗透批判思维,避免因循守旧倾向,让学生习敢于挑战固有传统和观念,敢于批判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重视思想教育、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锻炼(刘秀玲,2013)。
5. 要加大投入真正建立起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聘用德国高校的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来为项目学生授课,另一方面国内高校要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双师队伍,加大招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同时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保证能够真正走上课堂为项目学生授课。
推动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胡若痴,2016)。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是充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借鉴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深化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引进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不是全盘西化,完全照搬,而是要与本土实际紧密结合,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外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加以改革,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理念上要避免全盘西化,内容上要避免盲目引进,要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设置课程内容,方法上脱离实际的机械照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经过长期反复摸索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其成功经验推广辐射至全校各个学科,特别是工科专业,必将取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1] Beschorner,H.以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谈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转化思想[A]. 尹浩亮.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1-22.
[2] 陈建.2016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经验,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A]. 尹浩亮. [3] 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93-98.
[4] 陈媛媛.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5-108.
[5] 胡若痴.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改革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2):58-60.
[6] 姜朝晖.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 《世界教育信息》2014(20):31-34.
[7] 李梦雅.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概括研究[A]. 尹浩亮.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C].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
[8] 李学军,范俊华,李萍.德国企业在应用型科技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A].尹浩亮.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53-58.
[9] 刘秀玲.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三个纬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35-137.
[10] 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12):23-26.
[11] 陶晗.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意义[A]. 尹浩亮.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C].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262-267.
[12] 王喜文.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3] 袁暋,许强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 合肥学院学报.2011:56-60.
[14] 张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 2013(5):77-78.
[15] 周光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深层次探索[J].中国高等教.2012(10):23-25.
ApplicationofGermanTrainingModeofAppliedTalentsinSino-foreignEducationalCooperationPrograms
WANG ZHI-jiang, HE Ji, GU Shu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210, China)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Sino-foreign joint education program; quadruple system
German universities have gained sufficient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applied education since 1960s which is worth our reference i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o-foreign joint education program is an ideal pathway to integrate the positive elements of the German system with our local reality where the so called quadruple system could be established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of high qualification with global vision for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Made in China 2025".
2095-2708(2017)06-0068-05
C9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