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子
熊孩子
◎ 阿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常能见到青年人吐槽“熊孩子”,诸如“我把那个熊孩子踢趴在地上”“我让熊孩子的家长上了法庭”之类的网帖蔚然成风。
好孩子都是一样的,温柔、善良且富有同理心,“熊孩子”却各有各的“熊”。不过很多成年人对“熊孩子”的界定过于简单粗暴,只要小孩子打扰或者妨碍了自己,就会给那个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然而,小孩子也有只属于自己的星球,在他的星球上,他是唯一的君王。做父母的突然来到他的星球,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同样是外星人。站在成年人的地球上远观“熊孩子”的感觉,和身处小孩子的星球,要尽心尽力做好“娃娃王”的臣下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灵魂里的“熊”也在发生各种变化,有时候像《荒野猎人》里那头狂性大发的母熊,有时候则像一只毛茸茸的泰迪。有一本书叫《熊的故事》,里面讲了人对于熊的各种爱恨情仇:有时候,熊是离自己最近的灵魂,可以与之分享喜乐;有时候,熊又变成可怖的恶魔,是需要远离的猛兽。如果把“熊孩子”的“熊”放到这本书里提到的丰富意象上来了解,大概会更立体一些。被很多人一刀切当作“熊孩子”的小朋友们并不像大人那样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小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王座上,一旦发现他们心目中的臣下有任何忤逆,就会爆发怒火:有的是外爆,大喊大叫;有的则是内爆,把自己哭成一座大瀑布;当然,内爆和外爆结合的情况也很常见。
学龄前的小朋友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熊”,家长如何控制很重要。不幸的是很多家长认为不需要加以控制,还因为自己的孩子看似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快去抢那个小姐姐的东西,抢到了就算你有本事!”喜欢这么说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些家长大概是主动型的“熊孩子”制造机器。有的家长则是被动型的,他们什么都不管,任小朋友像小野兽一样四处探险。这些自由的灵魂或许会成为丛林法则的受益者,或许会成为丛林探险的牺牲品。还有一些像野草一样生长的孩子,他们慢慢掌握了街头智慧。我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她一开始用甜甜的声音跟其他小朋友借玩具:“我们一起玩吧!”等到小朋友要走,想拿回自己的玩具的时候,她却说:“玩具还给你,那我们玩什么呢?”
好在“熊孩子”并不是孩子们的全部。“熊孩子”都会慢慢长大,不会都发展出反社会的人格,现在在网上拼命吐槽“熊孩子”的人很有可能小时候同样是令父母和周围的人头疼的捣蛋鬼。当“熊孩子”变成一个话题的时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边界”很重要,不容任何人侵犯。但如果能以此心理推己及人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可能“熊孩子”就会变得少一些吧。(苏紫 摘自《中国民航》 图/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