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充实之谓美”美学内涵探析

2017-02-22 12:11明宣丞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孟子儒家美学

摘 要:孟子“充实之谓美”命题中所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然而其具体含义尚有可待商榷之处,尤其是“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一句,一些学者对其的解释有神秘化的倾向。“充实之谓美”作为美学命题也体现了孟子关于人格美的思想。

关键词:孟子;儒家;充实之谓美;美学

作者简介:明宣丞(1989-),男,内蒙古赤峰市人,青海师范大学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

一、“充实之谓美”的内涵与美学意蕴

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审美观继承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挥和深化。其中,“充实之谓美”这一章所包含的美学意蕴十分丰富和深刻,体现了孟子人格美的思想。

孟子“充实之谓美”的命题,是在和浩生不害的交谈中表述的: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1]

孟子在谈论人格美时,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孟子针对人格美划分出不同层次的六个等级,即善、信、美、大、圣、神。从行文看,“美”之前的“善”和“信”显然是一种道德评价而非是审美评价,是“美”的前提和出发点。“善”和“信”处于人格境界的较低的层次。“可欲之谓善”是说一个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不违背社会规范的事情。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之为“善人”或者“好人”。“信”,说文:“诚也。”“有诸己之谓信”是说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本来固有的人性(仁义礼智)做事,不违背或扭曲人性,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真诚的人。“善”人不违背社会规范,“信”人不违背内在固有本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美”与属于道德范畴的“善”和“信”相区别,它以“善”和“信”为基础,又高于“善”和“信”。将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善”与不违背内在固有本性的“信”扩展充实盈满方可言“美”。到达这一步所形成的“美”还不足以外化,形成外在的具体可感的“美”。还只是一种达到“充实”的地步后所形成的状态。只有到达了下一步“充实而有光辉”的“大”的境界,由“充实”而得来的“美”才会外化,在形象上具体可感,也就是“大”。“大”这个形象在先秦时代是具有审美意义的。古人素以高大为美,在《诗经》中也多有体现。这个“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外貌上。当“充实”达到了“有光辉”的地步时,就会在人的外在上体现出来。这个外在形体并非指具体的身材变得高大了,而是由内心充实而形成的气度与人格美。到了这一步,精神上的内在美就可以被他人较为直观的感知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2]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内在美是可以影响到人的外在的。尤其是通过眼睛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个人心中正恶:“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3]所以,当一个人的内在“美”达到一定的地步后,就会对其外在形体气质产生影响。只有到达这一步,才是到达了“大”的境界。“大”之前的“善”、“信”、“美”都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从“大”这一境界开始,内在修养开始对一个人的外在,乃至外界产生影响。这也符合儒家“修身齐家”所体现的由内在修养开始,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的道德过程。“大”之境界更进一步,“大而化之谓之圣”即是由己及人的境界。一个人达到“大”的境界后,内在“美”对外在形体的影响体现出来。而他人感受到這种外化的“美”,也就被动地受到了影响。当其主动地去走进他人,教化他人,兼济天下,就到了“圣”的境界,也就是“圣人”。“圣”更进一步就是最高的境界“神”。“圣”已经是内修充实,兼济天下了,“神”比“圣”还要更进一步,是什么境界呢?孟子言“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到了“圣”的地步,对于世人的教化是世人所能感受到的。也就是说到达“圣”的地步,依然处于“人”的范围,处于“人世”之中,脱离不开社会环境。脱离了“人世”,脱离了感化的对象,脱离了社会环境,这个“圣”就不再有意义了。到达“神”的境界,对于世人的感化是潜移默化的,世人收到他的影响而得到感化却难以察觉。这样的感化与教化不同,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人达到“神”的境界,具有了超脱于普通世人的性质,围绕着这个人产生一种社会氛围,使得处在这种氛围中的世人受到感化却不自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受到了感化。这样的境界自然比言之谆谆的教化更高一层,是另一种方式的兼济天下。

二、充实之“实”

“充实之谓美”所充之实实际上并非仅限于“善”与“信”。关于充实的“实”孟子还有单独的论述: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

这里孟子所言充实的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高度评价了这“四心”的重要性:“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除此以外,孟子还提到所充之实的内涵:“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5]这里孟子所言的“实”有五部分内容,即“仁之实”、“义之实”、“智之实”、“礼之实”、“乐之实”。从两段引文可以看出仁、义、礼、智、乐之间的关系: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而仁之实,是事奉父母;

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而义之实,是顺从兄长;

辞让之心,是礼之端,而礼之实,是对仁、义这两者既能合宜地加以调节,又能适当地加以修饰;

是非之心,是智之端,而智之实,是明白仁、义这两者的道理并坚持下去,做到以上这些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在仁、义、礼、智之中,仁与义最为重要。礼与智都是对仁与义的运用、调节、坚持、修饰,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是一个人美好人格的决定因素,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都受到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的影响。因此,充实之“实”就是仁义的思想,“充实”即以仁义的思想充之。

以上仁、义二者的内容是孝悌之义,是比之“善”“信”的“修身”更进一步的“齐家”。修养达到“齐家”的境地,也就可以達到“充实之为美”的层次了。经过“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达到“大而化之之谓圣”的境界,也就是治国与平天下的阶段了。

所充之实的另一个内容,即是“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也?”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6]

孟子这段话实际上并没有直接说明什么是“浩然之气”。与其说孟子是解释什么是“浩然之气”,不如说孟子是在解释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必然是以正义去培养,与道和义相配才可以,否则就受到损害。“浩然之气”是充盈宇宙,“塞于天地之间”的。在这“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为自我的精神意志的过程。“养气”的过程也就是以道德充实自己的过程。以“浩然之气”充实自己,便产生了人格美。“浩然之气”也体现了一种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这与“大”“圣”“神”所体现的同样是气势磅礴的美的特质是相吻合的。所以“浩然之气”也是所充之实的一项重要内容。

注释: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310页。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286页。

[3]同上,162页。

[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72页。

[5]同上,167页。

[6]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56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

[2]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3]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猜你喜欢
孟子儒家美学
仝仺美学馆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磨刀不误砍柴工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