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美
中国象牙雕刻,可追朔到史前文明,在漫长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无数先人的传承和创造,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独具审美形式,技艺水平高超的艺术品类。中国象牙雕刻于2006年被我国政府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象牙雕刻及其制品因稀有珍贵,直至清朝末年才从宫廷走向民间,分别主要在北京、上海、广东传承发展。
上海象牙雕刻,在本土自然生态和多彩的人文环境中萌发、创生、发展,形成了具有海派文化艺术特色的中国象牙雕刻知名品牌,经过二百年的跌宕起伏,在人才实力、技艺传承、艺术创作、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已进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大多是从人类最早的生活用品发展而来,因此,在社会上受众面颇广,其中的创意、材质、手工技艺会向人们绽放出亲和的美感。当你走近它,与它“对话”,它会向你释放出无穷魅力,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它所吸引,从而产生去研究它,表现它的强烈愿望。
今天胡昌民先生的《上海象牙雕刻》著作,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孕育产生。1973年他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在学习和接触象牙雕刻三年中,这位学子被象牙雕刻艺术深深感动,他立志要在象牙雕刻上有所建树。如今他以四十年的学习经验、技术储备和锲而不舍的执着情怀使这个宏愿达成。当我把《上海象牙雕刻》书稿通读后,被胡昌民先生对上海象牙雕刻情有独钟的挚爱和对事业所怀的赤诚之心所感动,也对他在繁忙创作之余不忘初心,经年忘我地奔波于中国与加拿大两国之间,采集、记录、研究、整理各种上海象牙雕刻资料的恒心和毅力而深表钦佩。
胡昌民先生是位好学善思的象牙雕刻艺术家,在事业上怀有远大抱负,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曾来北京学艺,拜在中国近代象牙雕刻大家杨士惠、丁玉亭两位前辈门下,当时我还在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供职,彼此未有谋面机会。我第一次知道胡昌民这个名字应该是通过一本书刊的介绍。那是缘于2013年春夏之際,我应邀到上海新世界集团工艺品珍宝馆,参观欣赏该公司于20世纪八十年代收藏的全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的一批名家名作,其问许思豪先生送了我一本海外的艺术书籍,我随即打开翻看,其中胡先生的几组仙女、动物象牙雕刻作品,清逸古朴,在东方传统艺术风格中蕴含着西方古典艺术的优雅之美,观后倾心,就此记下了在加拿大从事象牙雕刻的上海人“胡昌民”的名字。隔年初秋,我又有机会到上海参加上海玉雕“神工奖”的学术研讨,会前不期而至遇到了胡昌民先生,我们彼此交谈中成了朋友。
胡昌民先生的著作立意精深,他从中国象牙雕刻发展的共性高度出发,把上海象牙雕刻二百年问的发展轨迹,及上海象牙雕刻海派风格如画般生动平实地展开,全书匠心独具、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内容生动丰满、文笔细腻且富有激情。他采用以图随文的形式,使全书形象鲜明,主题更加突出。他把写作重点铺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时空里。象牙雕刻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走来,每个时代都创造着属于所在时代象牙雕刻文化的高峰,清末后一百年中的上海象牙雕刻是发展的奠基,又经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才、技艺的培养建设,迎来了七十年代至今的昌盛与辉煌。上海象牙雕刻的辉煌主要呈现在人才辈出、技艺精湛、创作繁荣、精品传世,同时创立了上海象牙雕刻的海派艺术风格。上海象牙雕刻的海派形象中蕴含着上海一方水土的文脉与气质,海派提倡创新与变化,追求卓越与完美,崇尚婉约与精致。上海象牙雕刻正是以“细花雕”语言中的精细、灵动、张扬出海派象牙雕刻美轮美奂的艺术审美个性。“细花雕”工艺是上海“海派象牙雕刻”的一门绝技,它应该是上海象牙雕刻在视觉深度上对象牙材质可塑性的一项重大超越,是对传统雕、刻、镂、刀工、刀法技艺上的重要突破。“细花雕”工艺讲究线条的飘逸与空灵,画面的整体与繁茂,在形中取形的手法中,注重物象在细密有序的变化里所呈现的虚实相应之趣。“细花雕”与其它传统工艺所产生的品种、作品样式形成了上海象牙雕刻优美、精致、寄工于形、寓情于神的海派象牙雕刻艺术风范。
在本书中,胡昌民先生运用系统的笔墨梳理了上海象牙雕刻行业历史,自1920年至今七代人传承、发展的脉络,记述了各代艺人匠师们在不同历史阶段从事的工种、技艺的流派、重点创作、产业变迁等情况。其中特别感人的是关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象牙雕刻合作社几十名员工的名单及他们所从事工种、岗位的详实记录,以及上海细花品种象牙雕刻第四代传人徐万荣家族,祖孙三代九人在行业中技艺传承的记实,这些宝贵的传承谱系,虽然表述的是个体,但记载的却是每个历史进程中的行业发展状态与技艺水平。人与产业之间犹如水之源,木之本的关系,这些资料与数据生动地说明了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在于人。如此真实具体的数据,恐怕今天有些企业的档案中也未必保存得如此完整详细。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文史资料将是作者留给后人,留给历史的一份珍贵财富和一片赤诚之心。今天被胡昌民先生记载在本书里的许多大师、名家,有的也许早已谢世,但是书中对他们技艺的总结,学识与创作的记载,都会在工艺美术今后的人才培养、创作设计、技艺传承、产业发展和非遗文化保护等工作上都富有重要的借鉴和实用价值,具有保护地方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因此,今天如果我们不重视记录当下手艺人、传承人的足迹,那么历史将会留下空白而使后人遗憾。
胡昌民是一位象牙雕刻艺术家,他写此书原意是出于对象牙雕刻喜爱,要为其繁荣发展而著书立说,但在成书过程中,他却一度感到了彷徨,原由是1989年国际社会联合通过了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决议“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非洲国家严格禁止捕杀大象。中国政府响应公约决定,终止象牙进口,停止象牙制品在境内生产和出口。由此,中国象牙雕刻产业因缺乏原料而行将歇业,七千年中国象牙雕刻工艺从此将会划上历史的句号。这一变故让胡昌民先生在一段时间里对于“两个保护”的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对濒危物种大象的保护及国家传统文化物种的保护,目前尚无两全之策的历史阶段,然而在现实面前我们可以调整保护的角度,将象牙雕刻从活态保护的同时,积极地转变为静态保护。胡昌民先生在深思之后,一方面他开始在北美洲为寻找象牙代用品材料四处奔波,实料试验。另一方面奋力加快了本书的写作进度。在著作中进一步明确了非遗文化保护的方向,丰富了非遗文化保护的内涵,把写书重点转化为有效保护象牙雕刻技艺,总结创作经验的文化行动。在象牙雕刻终将停止生产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呼吁社会、工艺美术界、尤其是象牙雕刻业界同仁,珍惜上海象牙雕刻二百年传承与发展历史,爱护来之不易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行业成绩,共同以实际行动投入更多精力,去抢救这一特种文化艺术,做好象牙雕刻的资料收集、技艺整理、人才培养等传承方面的基本工作。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物种的保护,应该是国家行为。我们应该争取在政府领导下开展中国象牙雕刻文化保护工程,深入有序地投入相关保护工作。胡昌民先生的《上海象牙雕刻》著作在此时出版,反映了业界要求全社会重视保护象牙雕刻非遗文化工作的民间呼声,这无疑对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中国象牙雕刻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祝愿象牙雕刻这一特别的非遗文化艺术生命灿烂永远。
(本文为《上海象牙雕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