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摘 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其丰富深刻的内涵,杰出的艺术成就被奉为现代小说的经典,载誉文坛。本文试图从《呐喊》《彷徨》的经典篇目出发,对鲁迅经典小说景中寓情、死亡结局、象征手法等特征作初步探析。
关键词:鲁迅;经典小说;景中寓情;死亡结局;象征手法
鲁迅杂文是投枪和匕首,而小说是为了改良人生的,是民国新旧交替时期的伤痕记忆。鲁迅的经典小说《呐喊》《彷徨》中的故事,与传统小说比较,更加注重以艺术的手法巧妙地揭示主题,反映现实,具体表现为:景中寓情,尽显旧社会风俗画卷中的悲凉;死亡结局,揭示悲剧内涵;象征手法,使内涵更为深广。
一、景中寓情——旧社会风俗画卷中的悲凉之情
环境背景讲究气氛和映衬,有画面和意境,鲁迅小说背景文字不多,叙事简明,环境气氛和人物心境相契合,符合人物身份口吻,显得朴素简洁。《社戏》是童年欢乐的影子。《故乡》更多沾染人事沧桑的印痕,少年闰土那活泼、浪漫的情调,叙述娴熟的刺猹动作和雪天捉鸟的情境,及在海边捡鲜艳贝壳活动如此具有吸引力,使人久久不能忘怀。而别了二十多年后,主人公再回到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仓黄的天底下,远远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在今昔对比中尽显时事的凄凉落寞。特别是见到“圆规式的姿势”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时,面对愈发势利的人心,心境更是悲凉。
《药》中,反对当局在黎明前许多麻木看客前,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夏瑜杀害了;《孔乙己》中,孔乙己因为偷书被丁举人老爷打折了腿;《阿Q正传》中,阿Q找革命党唯唯诺诺中被假洋鬼子追逐痛打,跑到尼姑庵偷萝卜,并狡辩“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吗?”,向吴妈求婚,最后画圈被杀等等事迹。这些明明就是民国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世事沧桑悲凉。
二、死亡结局——小说的悲剧性内涵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鲁迅小说是对人灵魂的伟大拷问,“逼迫读者与小说的人物,连同作家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的变化。”他有自己的视角,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药》里的愚昧,人血馒头的残酷,革命者的被杀;《祝福》中祥林嫂的无助、悲惨,别人的奚落;《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恐怖幻想,吃人的心理阴影无处不在。
即使是五四启蒙后的知识分子,如《孤独者》魏连殳和《酒楼上》吕纬甫也是显得如此颓唐,子君和涓生在生活的重压下也慢慢失却激情和先前的理想,劳燕分飞。人物前后的对比是如此的鲜明。鲁迅小说鲜有传统大团圆的结局,阿Q在画圆后被枪决了,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药》里夏瑜死了,小栓病未愈也终于死,《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白光》里县考失败的陈士城,也终于在万流湖里成了浮尸,《祝福》中阿毛被狼吃掉了,祥林嫂在奚落和辱笑里死掉了,魏连殳也是“以送殓终。”等等,都是如此。可见鲁迅小说以悲剧性结局居多,他自述道“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从这样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现代乡土小说、问题小说的全新局面,描绘出一个个旧时代的人物悲剧。
三、象征手法——小说内涵深广性的手段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小说大大超越了它本身的涵义,具有了无限的延展性和包容性。《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并非真狂,而“吃人”的社会逼迫伪造的,象征了旧社会的黑暗,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长明灯》中的疯子要灭灯,众人的恐惧只是故事的框架,“灯”却有多义性:光亮、自由、希望,对旧秩序的维护,保守……,相反相成,各具道理。《祝福》中的烛台是旧事物代表,鲁西老爷是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象征,整篇小说更是象征了“神权、政权、族权和夫权”对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扼杀。
鲁迅许多小说里的人物呈现出看∕被看的二元对立,这是未启蒙时代的独特现象。《药》里先驱者被杀,民众纷纷围观,似乎与己无关,有的还议论纷纭,在嚼舌头。在这里,“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医生”和“病人”,“牺牲者”和“受益者”的关系在旧中国固有的现实中,变成了“被看”与“看”的关系。这是鲁迅对苦涩现实的独到发现,一旦成为被看的对象,一切的崇高、伟大都将变成虚无荒诞,启蒙者的一切崇高理想、真实奋斗全都成了“表演”,变得毫无意义,无聊而又可笑。在《药》里,我们甚至看到: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去“杀”夏瑜,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这里所出现的“吃人”意象是惊心动魄的:“看∕被看”的模式进一步发展为“吃∕被吃”的模式。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的对象活活的被吃掉。其中的悲剧性不言而喻,这在鲁迅小说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象征性。
鲁迅的经典的小说《呐喊》《彷徨》采用景中寓情、死亡结局和象征手法“透露了作者对于农村之深切的了解,对于愚昧、执拗、冷酷、奴性的农民之极大的憎恶和同情,并且那诗意的、情緒的笔,以及那求生存的信念和思想”,犀利深刻地呈现了民国时期旧社会的世态人情,成为一个时代的伤痕记忆。
参考文献:
[1]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长之.鲁迅批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