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他学科所无可比拟,就在于美术最大限度地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领域不说,即便是自然科学领域,许多科学发现、科学发明都是从形象思维开启的,如阿基米德定律、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等。可惜,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面对窒息逼人的高考,“适者生存”的思想仍然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因为每一个都十分清楚,高考成绩才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唯一可靠的实据。对此,单是从学生敢堂而皇之地在美术课上赶补其他学科“工期”的现象中就可见一斑。所以,此情此景下,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还是非“高考驱动,学科嫁接”不可。
同时,美术作为艺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其外延包罗万象:文学、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科学等等。这也给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嫁接提供了可行性。
一、与语文学科
1.诗画相映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艺术的鉴赏,其最大难点就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鉴赏。而这一点恰恰和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相融合,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映。所以,不妨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具体地说,北宋山水画凸显“无我之境”的特色。画家们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并不直接表露,而是深深地隐藏在景物之中。这和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的意境极为相似。南宋山水画对意境的追求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使画面景色更加耐人寻味、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就把和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色一概删去,运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只呈现意境深远的“边角之景”,如“马夏山水”。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意境,就与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元代山水画的用笔则普遍带有画家独特的个性特质,更多地表现为“有我之境”。倪瓒的《六君子图》,乍一看,画面萧疏,近于荒凉。但有了黄公望的题诗后,“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意旨立显。毫无疑问,表达的是汉族知识分子对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强烈不满之情。
2.诗书一体
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原本就“同源”,所以,诗书一体的现象自古也十分普遍。既然如此,对书法的鉴赏也完全可以和诗词嫁接。比如《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为突破理解艺术美这一重难点,课始出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手迹中的几个单字,并无序排列,质疑“这些字写得是否漂亮”。交流后出示整幅手迹,再质疑“整幅字写得是否漂亮”,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即可领略伟人与书法一体的博大的胸襟和主宰天下的霸气。这样,学生对“艺术美”就很好理解了。
3.图文转换
近年來,“图文信息转换”已成为语文高考的考查内容,而其中图标、徽标的设计恰恰是《象征的艺术——标志与视觉识别系统》要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学这一课时,就不妨出示一两道相关的语文高考题让学生做。
二、与历史学科
几乎所有的美术作品都具有时代特征,即历史性,但不少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对各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未必都十分熟悉。比如《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鉴赏过程中建筑艺术中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常常被忽略、漠视。为解决这一问题,课始也不妨出示考题让学生做:“古今中外的宫殿都见证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世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如此,把美术与历史一嫁接,便不难找到答案: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三、与政治学科
教学中,不少学生认为,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距离我们太遥远了,看不见摸不着,缺少可感性,不像商品有具体的标价。针对这一情形,我就讲了一个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比照的实例。2007年5月,高二的一个学生重病,治疗费要40多万,校团委号召大家为其捐款,可惜很多同学家境也不富裕。恰好,我们刚学习了装饰画,于是,我购置了二百个圆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装饰画,然后去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那位同学。
过后我们到艺术品市场打探一下,才知彻底卖亏大发了。但我们还是真正体会到了艺术作为商品的独特价值,印证了《政治经济学》中所学的知识。更可贵的是,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了自己的同学,完成了思想境界的进一步洗礼和抬升。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意义的。
总之,事实证明,高考驱动、学科嫁接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易消化、吸收,还能使单薄的知识变得更为丰富、有趣。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