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

2017-02-19 07:4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少先队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少先队礼仪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周 洁

各地经验

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周 洁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但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激荡,中华文化的传承受到冲击。少先队组织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开展以诵读经典、体验“节日”、学习非遗、践行礼仪为支柱的教育活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以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指导思想,为我们阐明了在中小学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我们引领青少年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基层学校和少先队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地少先队组织结合本地区,本校的传统文化资源,针对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多次梳理比较,反复研究论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初步形成卓有成效的教育主张。实践表明,诵读经典、体验“节日”、学习“非遗”、践行礼仪是少先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四大内容。我们坚持开展以这四大内容为基础的教育实践活动,既符合党和国家赋予少先队组织的重任,也把握了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儿童性、趣味性,在活动中引导少年儿童感知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一、诵读经典,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八十周年校庆讲话中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总书记这里所说的诗,自然是指中华经典诗文。中华经典诗文表达的都是几千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下来的最为珍贵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的精神内核,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所以,少先队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也应该从诵读经典着手,以经典的文字魅力,语言张力,引导儿童,感染儿童,由浅入深地领略民族经典的内在含义,触摸民族精神的脉息。

少先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学校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教学,在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方面是有所区分,少先队的经典诵读以大、中、小队组织和红领巾社团为组织,其诵读内容可以视少先队活动课程、主题教育和时令背景等因素自由选择,诵读方式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主,评价方法也还是少先队的雏鹰争章。这方面,各地各校少先队组织都以富有成效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如常熟市少工委十年来坚持“诵读经典,提升少年儿童人文素养”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组织全市小学少先队开展不同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少年儿童在“诵经典,知传统,学精神,扬文化”的成长铭言激励下自主诵读,喜爱诵读。常熟市每年一度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已成为常熟市少先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并获全国多家少先队媒体的宣传报道。

少先队坚持带领少先队员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经典涵养儿童心灵,滋润他们有文化地成长,有利于培养他们从小做有民族气节的未来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体验“节日”,促使少年儿童感受民族精神

这里所说的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春节、清明、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民族标志性的文化景观,有着爱国、感恩、和谐、尊老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团圆与亲情、追思与祭奠、祝福与祈愿……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传统节日里。《纲要》同样明确提出,要让小学少年儿童“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的变迁。”毫不夸张地说,依托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教育,少先队组织在这方面已经有作为,收获了可喜的成果。

少先队组织之所以在传统节日教育方面有明显的成效,是因为广大少先队工作者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特点,因势利导,将其巧妙地和少先队活动揉合,生活化开展少年儿童最喜闻乐见的过节活动。孩子们通过在节日活动中的亲身体验,了解了不同节日的时间、主要内容、过节特点(风俗)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和故事,感受到在每个节日里我们民族所寄予的精神崇拜、道德故事。

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是少先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实践的全国课题承担学校,该校建立了充满民族风格的少先队“节日大观园”,陈列了各个节日的代表性实物;设有“节日大观园”的红领巾社团,大家对每个节日都有小研究课题,有各自创新的节日活动。每到传统节日,孩子们或吟中秋诗,或敬菊花茶,或品腊八粥;少先队的过节活动和社区群众的过节活动融合一起,队员们在其中当小故事员、小讲解员、小服务员、小摄影师,人人得到“节日”活动的特别锻炼。从大观园到校本传统节日,再到传统节日的校本课程,新安小学少先队把传统节日教育做到了极致,队员们在这些嗨翻了天的活动中真正感受民族精神,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三、学习非遗,引领少年儿童传承民族精神

非遗是近些年传统文化的一大热词,备受各方关注。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亮丽、最有特色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以创造性的劳动为人类奉献了无数的非遗珍宝,从国粹京剧到二十四节气,从省级非遗如南京云锦到各地的市级非遗如无锡的惠山泥人……林林总总,都以其独特的文化样式在世界的文化殿堂大放异彩,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智慧财富和精神财富。由于非遗的独创性、丰富性、艺术性和操作性等文化特质,使得它融入生活,妇幼皆知,可亲可近。但又由于非遗的遗产性、稀缺性、操作的复杂性等客观问题,它同时也成为了弘扬传承最为困难的问题。因而,各地少先队组织在关注研究非遗,尤其是地方非遗的基础上,利用红领巾社团、主题寻访、小课题研究、假日小队活动等形式,开展研究非遗、学习非遗的实践活动。如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的吴文化少年科学院最近两三年的活动主题就是学习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对应无锡的惠山泥人、留青竹刻、锡剧、吴歌和无锡方言等非遗项目,他们成立多个非遗小社团,邀请无锡非遗传承人来校,传承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为孩子们所欢迎。

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把民族非遗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相结合,打造非遗社团引领,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舞龙舞狮是国家级非遗文化,自古以来,狮子一直是力量和意志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之一,国人对龙和狮都有着尊重与崇拜。所以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舞龙舞狮还代表着富贵、尊严以及中国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为此,学校成立红领巾舞龙舞狮社团,将龙狮运动融入少先队活动,不仅锻炼队员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此外,学校还开设红领巾非遗文化实践课堂,请进民间艺人来校授课,带领队员们体验指尖上的非遗文化之旅:体验制作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感受制作中国结的趣与美;品尝亲手制作的吴地民间美食梅花糕的美味……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非遗文化中感受美育,体验中传承经典,自然中收获成长。

四、践行礼仪,指导少年儿童实践民族精神

中国乃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正说明不以礼显德,人就无从寄托和表现,社会的秩序也无从得到确认和遵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少先队充分发挥了少先队礼仪教育与学校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互补性作用,以“八礼四仪”教育活动为核心引领,丰富养成途径,依托少先队阵地,设红领巾礼仪岗,选派礼仪小天使轮流值岗,发挥礼仪岗队员的示范作用,及时对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和纠正,落实、强化少先队文明礼仪教育,增强队员责任感、荣誉感。与少先队雏鹰争章相结合,设立“礼仪章”“文明章”的评比,以“争章”促礼仪,以礼仪促“争章”,从而将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抓实仪式教育,如东亭实验小学结合队员特点,开展别具一格的“微仪式”活动:“鼓掌礼”,每周表扬中队好人好事,孩子们评点小干部的闪光点,同时报以不少于半分钟的掌声;学期初举行“学期宣誓礼”;有的中队则在孩子成功的时候,施以“成功礼”,即用手语、口语同时表达“我真的很不错!”……在仪式中传递信念、文化和道德。

综合上述,民族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亘古久远的话题,作为少先队组织,我们将竭尽所能,积极开展以诵读经典、体验“节日”、学习非遗、践行礼仪为支柱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生活性、常态性、情趣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以此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少先队礼仪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