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禾 早教专家 编辑/春苗 设计/侯宇
我提出“让孩子有路可走”的亲子成长教育理念,有妈妈问:“这样顺从宝宝,对宝宝有求必应,岂不等于放纵?让宝宝成为家中的小霸王?”不,绝不是这样。有路可走的“路”,必须符合宝宝的成长需要,在实践上要求合理且可行。这个可行的“路”,就是通过“双赢策略”来实现的。
“双赢”,就是妈妈在回应宝宝的需求时,让亲子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实施“双赢策略”,妈妈必须具备3个条件:
在尊重宝宝独立人格的同时,根据宝宝的成长特点,去引导宝宝走对的、可走的、能走得通的路。
在倾听宝宝的要求和想法时,能够接受宝宝的感受,以不伤害自尊自信的方式去引导宝宝做出合理可行的选择。
这样才能够客观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比较准确地捕捉到宝宝需求的原始动机,在回应需求时就不会失去焦点。
这里,我是在假定妈妈已经具备了上述3项要素下,提出下列6个“双赢策略”的模式。
妈妈判断宝宝提出要求的动机其实正是自己所期望的,这样,在满足宝宝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
宝宝会爬了,立刻就爬进厨房去翻箱倒柜,什么都想动一动,什么都要拿来玩玩。智慧不足的妈妈会认为宝宝在捣乱,把他轰出去,关上厨房门,让宝宝在门外撕心裂肺地哭个不停。这是双输:宝宝没路可走,妈妈也不是赢家。
以后这样做:
那么“双赢”又如何?宝宝因为好奇而到处探索,当他把抽屉拉开又推上,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时,动机很简单,就是在观察这奇怪的现象,同时体验着自己在驾驭抽屉开关上的能力。不断地重复就是在尝试不同用力或动作上的效果,从中体会哪个方式最好。这个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都在刺激着大脑神经,并形成记忆。“记住”的就是取得的经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期经验”。
让宝宝完成了探索的需要,获得完全满足,是“全赢”;妈妈了解宝宝需要通过自己体验来促成心智成长,预先整理厨房,消除了不安全和不卫生的隐患,等待着他进来折腾,结果正如所愿。这是双赢策略的完美应用。
有些要求是不能够答应的,例如玩电插座、拿刀子切割东西、爬上灶台帮妈妈炒菜、下雨的时候光着脚跑到户外去淋雨。对宝宝来说,这些新奇的、没“玩”过的事物当然要试一试,你不准许,宝宝没路可走了,就大哭大闹。
以后这样做:
用心的妈妈可以搞出个替代方案,同样可以获得双赢。
● 给宝宝一套新的、没接上电线的电插座和电插头,让他自己去插入拔出,在这同时,认真地和他约定:“这个可以玩,那个不能玩。”当然,别忘了把墙上的插座加上保护盖。
● 给宝宝一把切生日蛋糕的塑料小刀和一大块橡皮泥,让他在一张纸上玩切肉的游戏。
● 给宝宝买一套“过家家”的厨房用具,让他自己在角落里倒腾;或者大方一点,拿几件打不破的锅碗瓢盆和几叶蔬菜,让他自己在地上去做无火烹调。
● 趁着洗澡的机会,宝宝穿上雨衣或撑着雨伞,在卫生间里用莲花洒搞一阵人造雨,让宝宝尝试一下淋雨的乐趣。
局部,就是有限制条件。宝宝兴致一来,就立刻要求满足需要,你不答应,给他讲道理,他不会懂;即使在你的打骂胁迫下他“不敢”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种让孩子没路可走的方式是许多家长惯用的管教手段,看似合理,其实正是许多教养问题的产生根源。例如立刻发脾气、哭闹、打人、躺在地上撒泼打挺,成为习惯以后,想改变孩子就不是简单的事了。
以后这样做:
换个思路,如果宝宝能够遵守约定,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答应的。例如:看到新玩具就要买,而且非立刻买不可。想玩新玩具不是过错,但不能有求必应,而且有些玩具虽然好玩,对于宝宝的心智发展确实是有害的。于是妈妈可以蹲下来,认真地和宝宝商量,最后达成约定:
1.每个星期最多只能买一个玩具;
2. 电动玩具不能买;
3.有安全隐患的玩具不能买。
1.约定时态度必须诚恳而认真,用商量的语气和宝宝讨论,最后和宝宝订立合约——勾勾手指头,宝宝是会认真对待的。
2.宝宝是否持续遵守在于你的态度:在宝宝不遵守时就发火责骂或唠叨个没完,或放弃了监督,约定就不能成为宝宝自我约束的力量;反过来,在宝宝想违反约定时,采用正面提醒的方式,肯定他过去遵守约定的成就,效果就会不同。
和局部满足不同,这个办法是不答应,但不直接说出,而去引导宝宝先做一件同样能够满足他的原始动机的事。许多父母都尝试用“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去回应宝宝的需求,但往往没有效果,孩子在有某种需求时,他都是倾注下全部注意力,急待立刻获得愿望的实现。用另外一件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即使他听话了,主要的关注点仍然转移不了。
以后这样做:
如果你能够在满足他的原始动机上下功夫,只是转移他的获取满足感的方向,那就会有可为。例如:宝宝要买一件新玩具,你找个借口,在让他感觉你并没有拒绝、不致产生抵触情绪的情况下,引导他先去进行一个相关的活动。如果他要买的是汽车,你就让他先制作汽车,无论是折纸、玩橡皮泥,还是用纸箱制作可以套在身上“开动”的汽车,制作后和他一同玩。这样做,他的原始动机获得满足,甚至满足度更高了,路走通了,就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原来的需求上。
延缓并不是拖延或敷衍。暂时做不到的事不能答应,又不能让孩子养成予取予求的坏习惯,这是可以采取的回应方式。
以后这样做:
例如孩子要求购买一个价格高昂的玩具,你一时没有开支预算,或不想太轻易就满足他的要求,那么就和他约定:这么贵重的玩具,等他过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买了作为生日礼物。再如冬天里,孩子要你带他去爬山,你建议在夏天的时候去,那时还可以一路看花、看蝴蝶、捉蜻蜓,会更好玩。这样的承诺,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期待,他就不会失望。
有些需求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必须拒绝,但“拒绝”的表达方式必须做到自然和谐,让宝宝自己感觉到这个要求没有必要,不再坚持。这很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做到。例如:宝宝想玩打火机,想独自外出去公园玩,半夜不睡觉要你带他去超市。许多家长惯用的方式就是恐吓,让孩子不敢再提要求,但结果都是在哭闹中“双输”。
以后这样做:
1.平时和宝宝的互动良好,情感深厚,宝宝对你信任;
2.有耐心,能够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宝宝交流,倾听他的说法;
3.宝宝有自主意识,认知能力较强,能够接受你的解释;
4.平时着重训练并发展宝宝的“弹性思考”,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