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
多年以后,站在中关村广场,小年将会回想起,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智能手机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2011年8月,位于北京西四环的中关村依旧是那个著名的电子市场,喧嚣热闹,因为智能手机概念的普及,相比以往,各大专柜卖场更是人头攒动,生机勃勃。这依旧是一个三足鼎立的时代:除了价格高高在上的iphone,拥抱开放自由的安卓联盟正步步紧逼,而功能机时代的霸主诺基亚则且战且退。商场里,代表三方利益的促销员正声嘶力竭,拉人的广告声一浪高过一浪。
身处卖场中央的小年感到一阵眩晕,相比外界的温温吞吞,这里简直就像一锅煮沸的滚粥,营销员热情得不像话。每路过一家店铺,小年稍露意图,便被前呼后拥,“请进去”观摩。在小年看来,这感觉就像皇帝选妃,惬意得不行,不过皇帝好当,妃子却不好选。终于耐着性子把各品牌的流行款式都把玩过一遍之后,小年的感觉正好印证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长得好的手机价格更感人,而配置低的手机则滞纳感明显,放眼望去,没有一款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当时除了iphone4)。这个下午,琳琅满目的手机和此起彼伏的喧闹声在小年脑海中回荡,他一无所获,怏怏而归。
初识小米
几乎与此同时,在北京东三环的798艺术区,几年后将如日中天的小米公司发布了他们第一款手机,配以当时顶级的硬件配置、没那么丑的外观设计和在发烧友圈里小有名气的MIUI系统,最重要的是价格极具诚意:1999元,这是当时大部分中低端智能手机的价格。
消息蔓延,早已多次试玩过MIUI系统的小年也第一时间听闻。虽然也对小米网络营销的方式存疑,但是身处IT行业的小年本身就对新事物持拥抱态度。凭借着对互联网前辈雷军的敬佩和认真分析了小米的配置之后,小年决定任性一回。“如果失败了就当是支持同行创业了,万一成功了呢……”小年这样安慰自己。他参与了抢购小米的游戏。
好事多磨。手机行业新兵小米明显准备不足,或者说没想到自己的影响力会这么大,连续两轮抢购,小年还没来得及打开网页就已售罄。忍到2012年初,第三轮抢购,小年终于人品爆发,抢到心仪之物。
已经退役的小米1
手机在生活中已经寸步不离,以至于有人把它比喻为情人。而小年初见“情人”的感觉应该是没有想象中惊艳,但也没那么糟。至于手机各种性能真正如何,小年就像过河的小马一般,试过才知道。
这依旧是三星与HTC争霸、群雄并起的时代,小米却如初生的牛犊,拼劲十足。不论是无线上网,还是APP应用,它都表现的可圈可点,既便与旗舰对抗,也从不落下风,性价比从第一代就长在了小米血液中。
印象较深的一次,那年春运,小年和老乡围在一起拿手机刷火车票。回家的这条线路一向紧张,所以机会渺茫,他俩也因紧张而觉得燥热。秒针终于指向放票时刻,此刻,网络背后千万支手指同时点向“购票”按钮,几乎同步也传来了老乡的粗口,他失败了;出乎意料的是,小年的小米竟然毫无卡顿,一路畅通,顺利的抢到了回家的火车票。这让老乡惊喜交加,更却让小年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拥有小米手机的日子,他如沐春风。
痛并快乐着
时光如流水,生活继续,小年和小米手机的磨合也在继续。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智能手機的普及就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传统巨头为首的“中华酷联”个个挣得盆满钵盈,以小米为代表的新兴企业也形势一片大好,捷报频传。
在中国,似乎只要是IT行业的,不论是干什么的,都必须得懂修电脑,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懂智能手机也成了一项基本技能。如前文所述,小年是一位IT工作者,所以他除了帮亲戚朋友修电脑之外,还有帮他们挑手机的义务。
小年正在用的是小米手机,隶属于安卓阵营。安卓手机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会越用越卡。虽然小米赖以发家的MIUI系统口碑不错,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什么,当时的安卓机皇三星I9100卡顿起来就像是时间停止了一般;这在硬件性能不够的时代,可算是安卓阵营的奇耻大辱,也是屡遭iphone用户嘲笑的一个痛点。基于此,小年从不敢主动向身边人推荐安卓手机。
不过,小年不是一个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当熟悉的面孔真诚的向他求助时,他总是无力拒绝。凭借着自己逐渐对手机行业的摸索和理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向人推荐过多款手机。因为欣赏魅族独特的文青气质和匠人精神,他推荐过魅族MX2;当了解了海思芯片后,也被国产精神感动,推荐过华为手机;当然,也推荐过不差钱的iphone。
至于小米手机,小年也推荐过,并且不止一次。在帮别人买过多个其他品牌并把玩过之后,在小年眼中,小米手机性价比更高,系统更好用,所以当再有人在问他买什么手机时,他开始建议小米。
2013年,小米公司发布了小米2S,这是一款为小米宏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经典机型。有两位朋友在小年的推荐下购买了这款产品,然后结局却迥然不同。第一位朋友手机买回去不到俩月就出现话筒无音的状况,刷机之后好转,过不久又毛病重现,咨询客服的结果也是建议刷机,并没有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就这样,这位朋友的手机长期处于刷机和听不见的模式切换中,忍耐半年之后忍无可忍,终于放弃。大约是照顾小年的感受,朋友并未告诉小年这一切。巧合的是在第一位朋友放弃这款手机的时候小年又无知地向第二位朋友推荐了小米2S,好在这次2S比较争气,时至今日,依旧战斗在一线。
知道事情结果之后让小年很后怕,所谓“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还是少说话少推荐的好。至于自己,经过与小米的磨合,已经比较默契,大概是要由情人变成夫妻,把日子细水长流地过下去。
在后续的日子里,小年又用过红米Note和小米5。从品相上来看,红米系列不论是性能、材质还是外观都要比小米系列差的多,投诉平台上反馈的投诉率来看红米系列也高得多,看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果然不假。由此可见红米虽然给小米带来了巨大销量,但是因为品控问题而对小米品牌的损害也同样不容忽视。
尚在服役的小米5
值得一提的是小年自己的小米5也出现问题。从办公桌上掉下来两次后,小米5的边角出现明显的摔痕,好在还能正常开机。不过从那之后小年发现手机电池变得明显不耐用,一天两充都不够,每次出门即使充满电也没安全感,感觉随时会与外界失联;此外手机看视频时屏幕中间有一块明显的蓝块,虽然影响不大,但是毕竟碍眼。小年知道,以大多数手机公司的售后潜规则:只要手机有摔痕,一切问题都可以解释成:人为。
从自己的耳闻目睹经历中,小年没有感受到小米服务的主动性或者小米企业文化的巨大张力,所以他也没有去找售后的打算,凑合着用着吧,小年在想。不过这瑕疵就像是人心头上的一根刺,说不定哪天刺儿自己就掉了,也说不定哪天刺儿扎得更深了,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小米和蓝绿兄弟
回顾认识小米公司的这几年,2011年发布第一款手机的时候,谷歌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移动电话的摩托罗拉移动收购了;2014年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他们的CEO奥拉利悲伤地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同一年,联想又从谷歌手中将摩托罗拉买了回来,如今摩托罗拉成了联想手中唯一的移动品牌;到2015年,这一年小米的手机销量超过7000万,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国产手机格局巨变,当年的“中华酷联”组合被“华米OV”取代。
2016年,市场格局再次发生变动,成为华为为首、OPPO与VIVO紧跟、小米第四的局面,手机销量甚至不如2014年的6000万台。
在被外界反复质疑了几年后,站在风口上的小米好像真的飞不动了,这是所有人的看法,小年也不例外。不过小年还有自己的认识,大部分人认为小米不行是因为他所鼓吹的那套互联网营销模式不行了。而在小年看来,是前几年小米跑得太快,落下了不少的课,现在需要补上,再继续上路。
这几年网购发展迅猛,可按照官方数据显示,还不到总体消费的10%,即便是手机这个比较前卫的行业,网购的比例也不超过20%,所以更大的消费市场是在线下。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VIVO和OPPO这对蓝绿兄弟为何能销量如此逆天,因为他们在线下有超过20万家专卖店或专柜,这种强大的线下网络就是销量保证;此外,在硬件过剩的时代,单纯的比拼性能已经意义不大,更疯狂的营销推广和广告代言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第三点,OPPO和VIVO手机的售价远比小米的高,更低配置更高售价的情况下,给一线销售人员带来的提成收入更多,积极性更高。
从这三点上比的话,小米完输,不过小年依旧看好小米的模式和前景。在品牌建設上,小米做出了MIX这样在行业里极具前瞻性的产品,同时也请来了梁朝伟做形象代言人,提升品牌的溢价;虽然没有细如毛细血管的线下营销网络和高昂的销售提成,但是小米这几年陆续布局的各类生活科技产品(如电视、手环、净化器、音箱、移动电源……)开始占据市场,进入到消费者生活的点点面面,他们和小米手机一起组成了小米之家。
据小年所知,小米之家完全自营,自己管理,标准统一。很多人,只是想看看梁朝伟代言的小米Note2,却意外发现小米电视也很棒;有的人只是想买个净水器,却发现空气净化器也十分讲究;有人路过本来只想买个路由器,却发现小米手环也很实用……在小米之家,小年甚至感受到了科技之美,深刻感受到一种有别于当年中关村手机卖场的人声鼎沸与摩肩接踵。
按照小米官方透露的消息:每个小米之家平均200多个平方,每个单店平均可以做到7000万人民币,平效达到了25万人民币,而费用率仅仅8%,将来有希望达到6.5%,当达到这样一个指标的话,相信利润赶都赶不走!
当然小年也认为,小米之家要做到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产品质量要过硬,特别是代表小米脸面的手机,如果小米之家一开门涌进来的全是来修手机的,那说明小米离死不远。看来小米5给小年带来的阴影还在。
2016年小米手机销量下降,很多“吃瓜观众”落井下石说是因为小米手机质量差,更有人一副瞎子算命的口吻断定小米要完。话糙理不糙,这也说明小米手机这几年在品控上令人担心。前不久今日头条发布的一份手机市场报告中显示小米用户换机流向主要是OPPO和VIVO,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小米手机不再发烧,性价比优越性大大减少。
不得不提及的是小米之家数量太少,目前为止仅50多家,连蓝绿兄弟的零头都比不上,对所在城市的影响力极为有限,线下的声音传播也比较弱,时常被蓝绿兄弟激昂的宣传喇叭给淹没掉。
在小年看来,小米之家的建设之路任重道远。雷军曾反复强调说过:“小米是一家创业公司,还在发展之中。”这个定位就跟中国尚属发展中国家一样,要用发展中的眼光来看待,需要包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