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2017-02-18 21:27姜必胜
中学课程资源 2017年1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探究生活化

姜必胜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要注入生活化元素,让课程走向高效。通过导课交流生活化,营造轻松氛围;情境模拟生活化,提升深入感知;教学资源生活化,丰富精神内涵;个性活动生活化,强化自主体验,丰富学生内心的生活化感受,明晰道德标准,提升思想情怀。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实践探究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起着塑造人格、培养内涵、导正“三观”的基础性作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只注重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僵化死板。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迎来了新的转机,“生活化”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提升学生兴趣、强化知识感受、开放自主体验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结合多种方法,关注细节,从心理到思维,深度引导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一、导课交流生活化,营造轻松氛围

师生间的交流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有效交流的意义。有质量的课堂,不但能带动正常的师生交流,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交流过程中的趣味。思想品德课要突显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感染,而不应教条式地复制,要进行自由交流。为此,“生活化”作为一种调剂和牵引,要从导课语言做起,要改变师生的交流方式,让刻板语言变得生活化,让师生之间自然地“拉起家常”,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感受中完善学习。

例如,在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换个眼光看老师》学习中,我自白:“在和你们一样的年纪,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老师,甚至对当时我的老师也有着既敬畏又厌烦的感情。”貼近学生内心的生活化导语会让学生备感亲切和放松。接着,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这个问题我有话说”的趣味讨论,师生共同列举了学习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如“月考真烦啊,就不能少考两次吗?”学生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压力,我也幽默地剖白:“其实老师比你们还烦,收集资料、出考题、校对、批改,累得我连想看的电视剧也看不了,但依然愿意如此辛苦,因为通过每一次考试都能看到你们的进步。”贴近生活,毫无架子的交流能让师生敞开心扉。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导课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就好比在寒冷的雪地下了火种,严肃的课堂因此也得以破冰,师生之间紧绷着的交流线可得到缓和,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情境模拟生活化,提升深入感知

思想品德和别的学科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融入情感,深入内心,以感促学。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只是狭隘的束缚,只有把真实的社会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深化学生感知、强化学生理解。针对这一教学角度,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教师在具体实施中不能天马行空,不能走形式,而要真实、细节地模拟生活,让学生跳出教材,用真情实感体会生活。

例如,在教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让人三尺又何妨》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在公交车上,由于急刹车,自己不小心踩了后面人一脚,对方反应非常强烈:“搞什么啊,踩到人了不知道吗?”以此让学生分组对这一情境展开现实模拟,扮演主人公和乘客,并分别演出几种结果,第一种:怒气冲冲地“回敬”被踩者,“踩了就踩了,你能怎么样啊?”因双方言语不和,险些引起斗殴。第二种:先是小心解释,但对方不依不饶,结果忍不住还是吵起来。第三种:诚恳道歉,在对方不依不饶的情况下依然耐心解释,周围的乘客也帮忙劝和,最后顺利和解。在表演过程中,真实的生活就在眼前,深深触动了学生的生活感受,对于问题理解起来也特别深入。

生活化情境是思想品德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指向了活生生的现实,在实现感知方向转换的基础上,学生的思考才能更深刻。

三、教学资源生活化,丰富精神内涵

教学资源是学生的知识养分,资源越丰富,知识吸收的效果才会越好。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学资源偏于文本化,大都走固定的教材计划,学生死死围绕课本学习,不但知识印象不牢固,还容易精神贫乏。为此,在教学资源中融入生活化是极为必要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挑选、收集时政新闻类的教学资源,让现实社会问题更清晰地显现于学生面前,加深认知程度。

例如,在教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成长在社会》时,我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收集了一些社会新闻材料,展示了近年来国家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成果:地铁、高铁大量覆盖,公交系统越来越人性化,大众娱乐设施越来越多,机场、医院等公共服务单位服务态度和服务标准的改善等。我一边列举新闻,一边引导学生回忆并感受。当学到《关心社会发展》一课时,我利用当前改动较大的与升学和高考有关的政策或新闻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生活实际与自己的学习、成长是息息相关的。而本章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愿走进社会,授受服务于社会的思想。同时,我结合学雷锋日,中、小学生不忘传统精神的活动,使之成为一则社会新闻,让学生感同身受。

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让学生从“听”的角度提升内在情感、拓展视野,唤醒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四、个性活动生活化,强化自主体验

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活动的特殊形式有别于一般的学习任务,课堂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不乏实践活动的身影,但如何才能让活动的开展发挥其最大效用呢?这仍然离不开“生活化”。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活动主题,能够让学生更投入、更热情、更具个性。手脑合一的实践形式面向思维、创造、沉淀,若在其中融入生活化,则学生的体验感也必将更独特、更强烈。

例如,在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成长不烦恼》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开展了“如果我有你的烦恼”的课堂活动。学生按照我的引导先对自己的生活做了总结,然后把自己生活中的最大烦恼写在了卡片上,我收回所有卡片,并打乱顺序随机再次发给学生,这样大家都了解了别人的烦恼,然后站在自己的思维角度,为烦恼的主人提出建议,最后我再次收回卡片发放到原来学生手中。当学生看到别人给出的答案时都很惊讶,同时也意识到了仅仅关注自己的生活,思维角度是不够宽广的。学生的不同思维也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思想内涵,参与到解决别人烦恼的过程中,更是一种新颖、自由、个性的锻炼。

在课堂活动中添加生活化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具象化,也为学生创造了创新实践的机会,没有理论的固化思维,学生的课堂体验会更丰富、更充实。

生活是“活”的,知识也是“活”的,生活化的知识体验更是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品德教育传导的是精神,凝练的是内心,只有让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积累丰富感受,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怀。

参考文献:

[1]冯雪锋.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构建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18).

[2]申志华.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探究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