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李绥强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优化高中地理课堂
●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李绥强
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无限增长的知识与有限的学习时间的矛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如何提高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优化课堂效率的这一问题,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要求学生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信息丰富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潜能,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促进他们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2.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在教学中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在知识、经验的传承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一个消极的受众,在更多情况下,他们还是一个能够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改造的生命体。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急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面对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快地汲取营养,使自己进步更快,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
3.高中地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设置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恰当地采取直观可视的方式,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科学道理和常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呈现出教师难教、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效率低下、教学三维目标难以实现等现象。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尤为重要。而现代教学手段恰好能有效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的不足。所以,地理教师一定要把握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1.转变观念,增强信息意识。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理论学习是前提。观念和认识不仅是教师认同、接纳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需要教师用全新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去重新审视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
2.结合培训,提升信息技能。
学校可以由校信息组牵头,校办处和教科室三方通力合作开展培训。培训形式要丰富多彩,有理论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现场演示等。有专人负责,加强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主讲事先有充分准备,参与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3.加强信息伦理培养。
信息伦理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4.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信息素养。
调查表明,目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导入就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导入,把比较深奥、抽象的理论故事化、简单化,使其生动具体,通俗易懂,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往往能够起到活跃思维,激发兴趣的作用;同时,还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例如,我在讲授时区的计算和对生活的影响时,就可以利用一个环游世界的小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优化各要素的重要性。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养,也依赖于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促成了他们参与教学,因此,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