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少年,请对“网瘾”说“不”

2017-02-18 07:31徐月晶
教书育人 2017年13期
关键词:网瘾花样合力

徐月晶

花样少年,请对“网瘾”说“不”

徐月晶

当花样少年遇上了光鲜网络,他们便被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渐渐把持不住,沉迷其中,进而成瘾,水样岁月就这样白白地从指间悄然滑过,不留痕迹,浪费了青春,虚度了花样年华。

2010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给出了2400万这个惊心动魄的数字。而随之带来的后果也有目共睹。这些花样少年不爱学习,甚至逃学,过早进入社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给社会、家长以及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面对孩子的堕落、家长的无奈与眼泪,如何才能让孩子们远离网络的毒害,不再沉迷网络的泥潭,让花样少年对“网瘾”说“不”?

思考一:教育是一个合力,需沟通与协调。

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更是家庭的一分子。对沉迷网络的花样少年的教育应该集三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对孩子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教师要沟通、协调,使得各种合力因素步伐一致,稳步前进。家庭中,如果家长能多抽点时间,多用点心思,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时常跟他谈谈心,那么问题就会早点被发现;如果家长不再纵容孩子买手机、玩手机的无理要求,那孩子也就不会有依赖;如果家长能对孩子严格要求,不让孩子在晚上有机可乘,偷袭网络,那结果就会大变样。社会中,如果黑心的网吧店主能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禁止出入网吧等场所的规定,那孩子们的上网路就会少一条,危害就会减少很多;如果那些网络暴力游戏的开发商能多关注一下游戏的教育意义以及社会危害,那就没有孩子们的身心受伤。可惜的是,这些仅仅是“如果”,太多的“如果”也不能等同于现实,只有当这些变为“真实”,我们的孩子才有希望。

思考二:如大禹治水般疏导。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沉迷网络的花样少年更是如此。要想把他从痴迷的网络中拯救出来,教育要讲究艺术,不能简单粗暴。人无完人,何况是正处于发展中的孩子们呢?他们的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亟须加强,更需要我们正确引导。不可否认,很多花样少年最初都是好奇心使然,才渐渐进入“网瘾少年”的行列。孩子有好奇心,这是好事,当其误入歧途时得及时疏导。正如大禹治水,找出问题一一疏导引流。华中师范大学的陶宏开教授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一步步地引导、疏导,真正触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觉得我们是真心诚意地为他们的发展担忧,让他们自尊、自爱,自愿产生要发展、要学好、要回报社会等良好愿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教育是讲究艺术的,教育是需要引导的。如果仅简单制止或命令以后不允许,他们是不会真正发生改变的。相信他们肯定早就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不能做,但还是坚持做下去,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我们也必须走进他们的内心,真正改变他们内心的想法,才能彻底使他们不在网络里沉迷,对“网瘾”说“不”。

思考三:科学管理网络。

针对沉迷网络的花样少年,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健康地上网,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机制。教师可以招募“积极健康上网”的志愿者。他们时常进行宣传,时间与规模都很自由,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是全班进行。朝仪课、少先队活动、课间等,随时可以。这样既便于对症下药,又及时有效。他们还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监督,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争取把网瘾的苗头消除在萌芽时期。如果有这样一批由学生组建起来的志愿者,我想问题也不会发展到特别严重的地步。

沉迷网络的花样少年,是新时期的产物,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靠自己不断地摸索,尽快地让孩子们不再沉迷网络,科学地用好网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朝晖小学校)

猜你喜欢
网瘾花样合力
“芪”心合力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合力
中学生网络依赖(网瘾)形成的个人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独立院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绽放花样
合力同行 创新共赢
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