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高娟
平息“争宠之战”
□ 叶高娟
“站这儿!叶老师,请帮我盯下!”我正在批改作文,王老师拽着一个小男孩气冲冲地闯入办公室。
定睛一看,我忍俊不禁:老师面色阴沉,额头骨筋毕现,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学生则拳头紧握,倔强的小脸上满是不服。
稍作交流后,我目送王老师回去授课,然后示意那孩子靠近,他竟连头都不抬一下!
这“小毛驴”我当然认识,还很熟悉。小家伙长得挺结实,既聪明又听话,教过他的老师都赞不绝口,怎么升了一个年级后就完全变了样呢?
我有意不理他,等改完一叠作文后抬头一瞥,“小毛驴”的拳头不知何时已舒展开来。他正滴溜溜地打量四周,眼神刚与我相对,便如受惊的小鹿般跳脱开去。
“叶子浩,二年级时你可是学习标兵,怎么现在不但不学,还在课堂上吃东西、跟老师顶嘴?”我把椅子挪到他身边,正视他的面庞。
“不想学。”三个字,掷地有声。
我抽出湿纸巾,帮他擦去脸上的尘土,感觉他绷紧的身体一下子放松了。“为什么?能告诉叶老师吗?”“没人喜欢我,我不想读书。”“瞎说,叶老师去年多爱你!”“爸爸妈妈都不爱我了,他们现在只爱刚出生的小妹妹。”叶子浩眼睑低垂,右脚掌反复蹭着地面,这一刻的他孱弱无助。
又是二胎惹的祸。
一时间,这个话题像一堵冰墙,让我后续的话语变得苍白无力。开导良久,也只是让他的情绪稍有好转。我微叹口气,送他回教室上课。
放学后,我向王老师详细反映了交流情况,并提了几点个人看法。王老师摸摸头,说道:“今年忙着装修房子,杂务太多,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关注。这个心结不解开,叶子浩这棵好苗子可就糟蹋了。要不叶老师,你陪我去他家走走?”
我欣然答应了。仔细商议一番后,我们一起前往叶子浩家里。这是一个常见的四口之家,房间陈设温馨而舒适,但沙发周边全是婴儿用品,主人更是一脸憔悴。得知来意后,叶子浩爸爸颇为无奈地向我们解释道:“宝宝出生才三个月,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确实没像以前那样关注浩浩了。但我们还是很爱他,只要他开口,钱、物我从不推辞。”“哼!除了钱,你们还给过我什么?你们眼中现在只有小妹妹。她一哭你们都围上去,我有事却没有一个人过问。”一旁的叶子浩气鼓鼓地插话道。
我和王老师相视一笑,按既定方针分头行事。王老师先向浩浩爸爸反馈孩子在校表现,肯定其好的方面同时委婉指出近期的异常变化,再结合个人经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我则拉着叶子浩,与他探讨“分享”的快乐,描绘兄妹之间的美好画面。慢慢地,房间气氛变得融洽起来,他们一家的互动也逐渐增多。临出门时,我们又赠予浩浩妈妈三条“锦囊妙计”:一是引导子浩学会分享,懂得友爱;二是换位思考,公平处理孩子间的日常纠纷;三是转移子浩的兴趣关注点,填补他的失落感。
时间如模特身上的服装,一天一个样。叶子浩又重现往日的活泼开朗,到数学兴趣小组才半个月,就显示出较高的天赋和极大的热情。他父母专程来校感谢我们,说孩子现在一回家就主动去写作业,再也不惹事了;有空还会逗妹妹开心,屋子里经常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每每提及此事,我心里油然而生一股快意,仿佛自己“功不可没”。但更多时候我却杞人忧天:还有多少个家庭在上演这样的“争宠战”?“二孩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武汉市13岁女孩以死相逼迫使母亲流产,到上海家长给孩子写保证书“有了二胎依然爱你”……此类报道屡见不鲜。而身为教育人士的我们,已然准备好了吗?
(作者单位:湖北省崇阳县沙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