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
参与研讨人员:褚树荣、程载国、宋怡慧、黄琇苓、顾乐波、时剑波、姚芳、陈爱娟、郑义广、杜韦滨、韦琳、高培圣、梁秉刚、浦晖、黄徐辉
研讨主持:程载国
褚树荣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我们非常重视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时我们甚至认为一名教师的课堂效率的高低与他的语文素养有必然的联系。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对于阅读与交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参照学界对专业素养的分类,我们也将媒介素养区分为认知素养与技能素养这两类。那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于语文教师的媒介认知素养与媒介技能素养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程载国(浙江省余姚中学)(根据讨论情况整理)陈爱娟、郑义广老师就“媒介素养”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展开探讨。褚树荣老师趁机对“媒介素养”的概念予以明确。媒介素养可以分解为技能素养与认知素养这两个维度。其中媒介认知素养包括对跨媒介信息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敏感等,但是更重要的是面对海量的资讯,我们的理解、质疑、整合、思辨、评估、选择、反应能力。媒介技能素养则指教师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媒介的资源占有、掌握与运用的能力。
杜韦滨老师举效实中学朱俏老师执教《新闻图片的“构图之美”》为例讨论媒介认知素养对于教学带来的影响。布列松是在柏林墙建成后的第二年(1962年)拍摄《柏林墙边》的。柏林墙是冷战的象征,人们以为1945年后战争结束了,柏林墙却告诉我们,战争没有走远。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战争受伤者的踽踽独行,警察的荷枪漫步,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和心灵。布列松不是以拍摄技术为主的大师,而是以对社会人心的敏锐捕捉见长。朱俏老师选择这一媒介素材展现了她开阔的视野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姚芳老师提出新的看法,她认为生活激情也是教师媒介认知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教师对生活充满激情时,他会有意识地去听说读写,把生活的点滴细小,用文字来传达。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接触新闻工作者、诗人、画家、作家、医生等不同职业的人。这样的跨界交流会让语文教师一方面认识到跨界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对语文的特质有全新而准确的认识。
浦晖老师和高培圣老师都结合新课程的发展来探讨语文教师的媒介认知素养。浦晖认为“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既然是综合性课程,就不能只注重本学科知识。语文教师对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必要性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培圣老师指出,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推广跨媒介思维。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媒介认知素养迫在眉睫。
黄徐辉老师慨叹宋怡慧老师的课堂给她带来了媒介认知上的颠覆。宋老师上课时说:“同学们,我们怎么把这个感受和我们的考试结合起来?”这让她突然意识到,原来台湾老师也非常注重学和用,原来跨媒介不只是那种好听的说法,比如从历史来到文学,或者从艺术来到文学这样,而是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语文的知识,来启迪我们的灵感。
时剑波老师在讨论跨媒介技能素养时提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也让人想起一个老话题“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影视、广播、博客、摄录等都需要有一定涉猎,否则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大家都认同,对于现在在一线执教的语文教师来说,媒体技能是明显的短板。这其中既有师范教育课程开设不足的欠缺,也有语文教师自身不够努力的主观因素。当参与讨论的几位老师都坦承自己在信息技术处理方面有所欠缺时,顾乐波老师向参与讨论的老师推荐了《PPT演义》和《别告诉我你懂PPT》这两本书,希望大家能至少在PPT制作方面迅速提升技能。
对于认知素养与技能素养的主次先后问题,几位老师难以达成一致看法。程载国老师觉得就教师个体而言,如果不先从认知层面解决他们对跨界阅读的误解,则没法提升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技能,因此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要优先于提升他们的跨专业技能。顾乐波老师则认为“提升认知水平”和“提升跨专业技能”可同步进行。如果一个教师仅是提升了认知,还是有可能不会运用技能。其实,有时我们不妨先“做”起来,所谓的“技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深、玄妙,多多实践也就会了。而在“运用媒体技术”的实践中,有可能对跨媒介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也有可能碰到了问题,自然要寻求理论的提升、观念的更新。所以,“提升认知水平”与“提升专业技能”可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韦琳老师举宁波二中以“灵桥”为主题的学科间的同课异构为例,来阐明学科跨界的可能性。在这次跨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历史讲灵桥的前生今世,让学生从该桥的容颜变化中了解时代的风云变幻;地理讲灵桥之于本地水域的关系;物理则从力学角度讲解桥的构架。大家都很赞赏这样的跨学科综合活动,但也意识到在语文教师的媒介素养之上,还有学校的胸怀与风尚在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怡慧当学生拿起手机、平板计算机,轻轻一“滑”就能连上全世界,教育会不会变得“不一样”?教师的角色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AI人工智能以超乎想象的方式与速度席卷全球,未来将颠覆或改变学习现场。科技的发展,改变过去课室教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开始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开始火红,Khan Academy、Coursera、MOOC、edX、Udacity、可汗学院带动在线开放课程风潮,TED 18分钟论坛带来各种新兴议题,国际名校、名师顶尖的各种课程,学生或许只要待在家中,透过视频就能学习各种知识。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全面性的挑战,如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教师教学,它会专门针对学生无法理解的议题,反复提点,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思考、学习,甚至做到定制化教学。我们是不是要开始去思考: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跟上不断变动的世界,培养学生真正能“用”于未来生活的能力,树立现代教师的新形象?因此,教师提升媒介素养要有与时俱进的积极心态,要愿意顺应世界趋势,学习新知、萃取科技优势,透过各种媒介的引进,延伸教学的广度,选择适切的影音媒材,提升学生媒体辨识、文化理解的能力,形成课室多元的教学风景。
当社会强调复合型人才时,当海量资料及大数据科技来势汹汹进入课室教学时,当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时,教师如何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教师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而是利用自身的媒介素养,引导孩子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正确而理性地汲取、解读、判断自我和这个世界。
所以说,课室始于学习,终于温度;教育始于教学,终于价值。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原始返终,仍是要让学生成为人,形成无法被取代、不可被替换的这一个。所以说,教师是启发者,也是引导者,当教师愿意走向跨学科、跨媒介的课程设计,分享知识学习,运用媒介教学,其初衷还是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人若精彩,天会安排。”科技始终为了人性,科技无法取代的是教师身为教师疼惜学生、珍爱学生,愿意为学生燃烧自己的本心。媒介素养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价值。
黄琇苓科技对于人类生活与学习是多元且全面的,它提供了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方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人们在依赖科技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认为科技逐渐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变成定义问题的价值观,更透过这些功能形塑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
过去web1.0时代,信息呈现的互动方式属于线性、单向式。web2.0兴起,互动方式转为多向式、动态,学生透过网络,能够获得丰富的资料,产生实时性的学习。不同的科技工具借由提供各种不同的功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根据他们不同的特色发挥其有效性,如透过PPT呈现课程,借由维基共写特征改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借由行动载具开展无缝式学习。教师宜了解每一种工具的优点以及局限性,使每一种科技工具发挥特色,做最好的应用,而进入教学时教师应确保学生的能力是否足以处理科技工具的应用,以免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让课程内容的学习变成次要。最后,教师宜顾及学生个人的情况及特色,融入不同的科技工具辅助教学。
“科技强大的能供性常令人忽略它的取向与局限,一如计算机的全知让人相信透过荧幕即可认识所有有关花的知识。但人们若因此停止走入花园,则将永远无法得知在不同阳光、温度、湿度与心情下将会闻到如何不同的花香。”数位信息时代,我们拥抱科技,我们应用科技,越强大的工具,所产生的影响越深远,但我们不能盲目信仰科技的成效。数位信息时代,与其讨论是否要用数位原民的语言来教学与对话,不如回归知识的本质与学习的目的,深入探寻与追求理想的学习经验,思考学习机制与关键的影响因素,而非一味陷在科技本位思维中,寻找计算机解决学习问题的答案,却忘了所有学习问题的答案都不在科技,而是在人。
程载国在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时,我以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尽快完成以下几项重任:
首先,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新资源,对新媒介要有包容悦纳之心。时代每向前跨越一大步,则人类的书写工具及信息载体也会随之变化,“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其抱残守缺、负隅顽抗,不如及时调整步伐,融入时代的洪流。有的语文教师还只有三十出头,可从心态上来说却已经老迈衰朽了,因为他们一听到新名词就头疼,一见到新手段就斥责人家哗众取宠;而有的老师即便已从教三十年,还愿意翻阅不同的教学期刊,渴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同行教学改革的动态,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手段,愿意尽快学习掌握,并尽可能地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去。这两类教师一者用悦纳包容之心看待新媒介,一者视新媒介如洪水猛兽。其间的距离不止千万里。
其次,语文教师要永葆对语文特质的敏感度。同样一首《水调歌头》,我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读到它,你在微信朋友圈中读到它,他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中听到它,传播这首词的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词还是那首词。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要带着学生去发现这首词的特质,而不应该让学生迷惑于媒介表面的差异。在跨媒介学习兴起之初,许多教师可能会舍本逐末,他们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语文特质而去跨媒介,而是为了展现跨媒介强行往里面塞进一些语文元素。一方面学生可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在减少,另一方面我们却总想往这门课里多添加些元素,这就可能造成学生其他媒介素养不见提升,而语文读写能力反而逐渐弱化的后果。
再次,先有生活的跨界,然后有语文课的跨界,语文教师的媒介技能素养是在运用中提升的。当我们惊羡宋怡慧、黄琇苓二师如此熟练地运用跨媒介学习之时,其实我们应该反思,是我们的生活阅历和求知习惯限制了我们。我们会很习惯地认为各种电脑技术的运用是理工男所应该掌握的,与语文关系不大。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博客、微博,不会使用微信美篇,不会运用视频剪裁技术,不会用美图秀秀。很多教师还会有这样的偏见,似乎什么新技术都不会反而能凸显他们对语文学科的钟情与热爱。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当一个人的生活无比闭塞时,他的语文课也会同样枯燥乏味。随着跨媒介学习的深入,熟练运用各种网络资源、掌握媒体制作技能将成为语文教师生存的必备技能,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应该老是在这些问题上请教他人。
就当下而言,语文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跨界阅读既陌生又排斥,而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所以我认为对跨界阅读而言,认知素养的偏差与技能素养的低下是纠缠在一起的,而要同时迅速提升这两项素养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对于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热情。
三年前在鄞州中学听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王松木教授的讲座,感受到他在PPT制作上的良苦用心;这次在宁波二中,看着黄琇苓老师熟练地操作谷歌地图带领学生参观钟理和故居时,我再次目瞪口呆。我们在备课时更侧重于备教学内容,而他们则在重视内容选择的前提下注重媒介的运用和形式的多样化。PPT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花功夫。我们说自己技术不行时往往是为了掩盖我们所花功夫不够的事实。
当我们足够爱一个人时,我们会痛下决心去改变自身。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热情,那么尽管当下我们在媒介认知素养与技能素养方面暂时存在短板,但只要强化训练,不愁不会迎头赶上。
褚树荣媒介素养也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我们之所以把媒介素养分解成认知素养和技术素养,是因为二者是一体二面,应该均衡培育,全面发展。认知素养是内隐的,面对海量的资讯,我们如何理解、质疑、整合、思辨、评估、选择、反应?如何辨识媒体立场,甄别信息真伪,判断信息优劣,确定信息主次,形成独立、客观和理性的判断?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和界质,我们是回避排斥还是学习适应,最后成为技术的主人?这些能力、态度方面的素养,我们暂且称之为认知素养,而具体的各种媒体阅读与表达的技术应用,不妨称之为技术素养。目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挑战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来自我们业已形成的教学惯性,来自我们对媒体信息缺乏理性的认知。在跨媒介学习成为学生和社会公众主要学习方式和习惯的今天,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