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院士风采

2017-02-17 15:58
西部大开发 2016年9期
关键词:院士

陕西是人才大省,两院院士及各领域的科学家是最珍贵的科技资源。全省共有各类科技人才173万人,两院院士62人,位居全国前列。

在陕两院院士研究领域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重点学科领域。其中,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主要方向是发动机推进技术、微电子等多个重点学科;在农业研究领域,主要致力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等研究;在工业研究领域,主要围绕新材料、机械制造以及工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进行研究;在社会发展研究领域,主要着眼于人口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研究。

与此同时陕西省还涌现出许多如:“杂交油菜之父”李殿荣、小麦育种专家王辉、“钢铸人生”谢东钢等一批顶尖的科技人才,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为陕西乃至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值此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陕举办这一契机,本期专刊特设“在陕院士风采”栏目,邀约采访了部分在陕院士,并收集完善了其余部分院士的资料素材,以期全面展示在陕院士的风采,弘扬他们的精神,宣传他们的业绩,树立学习的标杆,有助于我们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蒋庄德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人大常委

民盟中央常委

陕西省科协主席

个人价值唯有在团队支持下才能得以升华。这是蒋庄德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他总是感恩于前辈和学校对起步阶段的自己所给予的支持,而现在,他也像自己的前辈一样支持自己的学生——“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蒋庄德,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197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陕西省科协主席。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微纳制造与MEMS传感器技术、精密加工装备、精密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突破了高端微纳传感器的设计、制造与封装等关键技术瓶颈,解决了航空航天、军工、石化、先进制造等领域高温恶劣环境下的压力/加速度高精度测量难题。主持研发了高效数字化精密测量技术及系列装备,实现了复杂回转类零部件的多功能集成检测。

上世纪90年代初,MEMS和纳米技术成为世界高新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当时已经留校任教的蒋庄德。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和巨大潜力。1993年,他率先向学校提交了《关于立即开展纳米技术和微型机械研究的报告》。

然而,作为机械、电子等学科的交叉领域,MEMS和纳米技术研究当时在国内属于新兴领域,西安交大并没有任何基础,基本处于无资金、无队伍、无专业实验室的“三无”状态。最终。学校提供了两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支持蒋庄德开展全新的探索性研究。

从“零的突破”到“高端领跑”,蒋庄德花了整整20年。“十年基础、十年应用”,尽管当中也是一波三折。却也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说起这种坚持到底的态度和动力从何而来,他的答案:这是西安交大的老前辈们传承给自己的“基因”——既要有“扎下去”的科学精神,也要有“走出去”的战略眼光。

郑晓静

力学家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全国妇联第十一届常委

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副主席

在学生的眼中,她是可亲、可敬的“晓静姐”,但在更多人的眼里,她已经不仅是理念独到的教育家,更是善于运筹帷幄的战略家以及追求卓越的实干家。

郑晓静,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力学家。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第十一届常委、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副主席。长期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成功解决了非线性圆薄板方程精确求解等难题,开拓了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研究领域,揭示出风沙电现象的规律和影响,并为定量预测不同条件下风成地貌和沙漠化扩展速度提供了有效途径,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4年6月,刚刚硕士毕业留校任教的郑晓静,放弃了被推荐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离开熟悉的母校和经济发达的武汉,只身前往位于大西北的兰州大学。继续跟随读硕士时的导师、著名力学家叶开沅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只为了挑战一个非线性板壳力学中的经典科学问题——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精确求解。

在成功解决这一经典问题之后,她又再次做出了让人吃惊的选择:放弃已经联系好的上海的工作,留在了条件艰苦的兰州大学,并且选择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电磁固体力学开始自己的第二次科学冒险。

很快,在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取得实质性研究进展并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之后,郑晓静又一次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选择——研究风沙环境力学。这次选择也同样成就了她,2009年,郑晓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

三次选择,改变的是科研方向,不变的是她始终如一的坚守,而这坚守的精神底色中最耀眼的一抹,正是她对国家、社会、科学与教育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周卫健

第四纪地质学家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委

第十届、十一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

我的偶像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科学家群体。那些在国家贫穷时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不考虑个人利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一群科学家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周卫健,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委,第十届、十一届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四纪地质学家,2016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长期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研究以及宇宙成因核素c年代学研究,近年来又拓展到Be环境示踪研究。

早在周卫健担任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技翻译之时。她就完成了在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学习,并成为中科院在西安筹建“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实验室”的首批研究人员。之后,在被派往澳大利亚学习碳14分析技术期间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完成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理系硕士学业,并放弃直博机会,回国建立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在这一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之后,周卫健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薛祥煦教授。

周卫健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第四纪科学与气候变化研究,其中对于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和新仙女木期气候变化研究在国际学术界赢得广泛赞誉。

大约78万年前,地球南北磁极曾经发生过颠倒。为了研究这一事件发生的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对海洋记录样品和中国黄土沉积物记录进行古地磁分析,发现两者所得出的布容——松山地磁转换界线(B-/M界线)记录不同步。针对这一问题,周院士和她的团队首次提出了把黄土10Be记录中的地磁场影响与气候影响分离开的思路和方法,通过10Be示踪明确了B/-M界线位于S7(第七层古土壤),与海洋记录的时间一致,解决了B/-M地磁极性倒转界线在黄土和海洋记录中不同步的科学难题,为建立中国黄土可靠年代标尺和古气候记录的全球对比研究作出了贡献。

在东亚古气候的新仙女木事件和末次冰消期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研究中。周卫健院士首先揭示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气候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指出其具有寒冷性质和季风降水增加的特点,并较早提出高纬气候相互作用对过去季風突变事件的影响机制。

张锦秋

建筑师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清华大学双聘教授

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

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

“我要感谢三秦大地的哺育和父老兄弟提供的创作平台,使我和我的团队能实现一个个小小的梦想。”

张锦秋,201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2010年被聘为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1991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1年获首届粱思成建筑奖,2010年获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其主要建筑作品有: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西安钟鼓楼广场、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塔等。

张锦秋的建筑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清华大学是学习研究阶段,《颐和园后山西区的园林原状及造景经验》为代表作;在设计院工作进入建筑创作阶段,西安大雁塔景区的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群贤庄小区,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建筑学会创作奖,被誉为“新唐风”;此后她将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展到城市设计:西安钟鼓楼广场(住建部优秀规划奖)、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群体建筑(陕西省、住建部及国家优秀设计奖)、已竣工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及大唐芙蓉园为其代表作,由于工程项目不同的性质和环境,建筑创作的探索呈多元化。

2015年5月8日上午,“张锦秋”星正式命名,从此太空中有颗小行星叫“张锦秋星”。这项国际荣誉极具中国符号、陕西元素。这次命名经何粱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推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申请。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3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谈及这份光荣时,张锦秋用了四个“属于”来表达,她说:“这份光荣属于中国的建筑界,属于古老而新生的陕西,属于焕发青春的古都西安,属于正在‘一带一路奋斗的西部建筑工作者。”

樊代明

消化病学、肿瘤学专家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世界胃肠病大会主席

医学充满人性,如果抽离人的本性,医学就失去了灵魂;若抽去了人的特性,只剩下其中的科学,那就成了科学主义。无疑,医学需要人文的引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事实、经验与实践的整合医学概念,期待形成新的医学体系,造福人类。

201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胃肠病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原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我国著名消化病学、肿瘤学专家。他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工作,在胃癌的诊断与预防研究、终末期肝病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以及新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及多项军队科技奖励。2010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樊代明院士作出的突出成绩:一是应用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建立多株特异性强、免疫活性高的胃癌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并应用现代免疫学方法从胃癌细胞中发现4种新的肿瘤抗原,命名为MGAgs,用以检测人体组织、血液、胃液或腹水中的这类抗原,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受到了国际同行临床应用的验证和肯定;二是应用细胞工程及免疫学技术加以改进,研制成功10种针对MGAgs的胃癌单抗,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用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研制出胃癌血清学诊断——免疫PCR技术,开创了胃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先例,提高了胃癌的血清诊断阳性率,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新药证书及生产文号;三是率先建立4个胃癌耐药细胞系,从中发现一个新的耐药分子,命名为MGr-Ag,克隆成功其基因序列并被GenBank收录;四是发现MGAgs在癌细胞膜上的密度(数量)与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总数,各亚群的比值及其布态明显相关,且能激发人体明显的抗瘤及抗转移反应;五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多种针对胃癌抗原的特异性疫苗,并在胃癌的基础研究中获重大进展,引起国际同行关注。此外,他还首先研制成功针对骨形成蛋白生物性位点的单克隆抗体,为骨创伤及某些骨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张立同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生导师

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导师,张立同求实创新、治学严谨;作为院士和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张立同注重引导团队的创新意识。带领大家精诚合作。但走近张立同,谈笑风生间,你又能感受到她的细心和热情。

张立同,200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航天材料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多个荣誉的获得者,所领导的团队被评为首个“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张立同从事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自增人碳化硅、定向自生其晶硼化物复合材料、硅炭氮纳米吸波材料以及连续纤维增韧钡长石复相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特别在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方面,打破国际封锁,建立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与设备体系。

1980年,在张立同的科研理论指导下,中国首次采用铜川上店土型壳材料铸造成功了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的斯贝低压一级无余量空心导向叶片。新铸叶片的尺寸精度及内部质量与国际著名的罗罗发动机公司的斯贝发动机叶片相当,表面粗糙还略低于英国叶片。张立同主持研究的“无余量熔模铸造技术”,不仅将中国的熔模铸造水平推向了国际先进行列,而且还为发展中国新型发动机复杂内腔叶片及薄壁复杂整体构件奠定了理论和工艺基础。铜川上店土型壳材料。也被正式命名为“中华高岭土型壳材料”。

2000年和2008年先后创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國防重点实验室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为中国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工程转化搭建平台。工程化成果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并向民用领域拓展。2013年获批陶瓷基本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进行产业孵化。

而今,耄耋之年的张立同仍在不断思考,步履匆匆,勤奋做事。寒来暑往,只要没有出差,她总是早早到办公室。“永做一名战斗员”,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生命在于思考、在于运动”的习惯,则是她最美的一抹夕阳红。

卢秉恒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人生中,有许多选择,可以听取家人、朋友乃至敌对的意见,但最后的抉择是要自己作出的。往往需要走自己路的勇气,通过无悔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卢秉恒,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机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在国内倡导开拓了快速成形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高速切削机床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首倡纳米压印研究,在个性化匹配人工骨及生物活性人工骨的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并进入临床实验。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球华人蒋氏科技成就奖等奖项。近年主持国家科技攻关、“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

历经20多年,卢秉恒带领团队从零做起,一路见证3D打印技术从寂寂无名到如今的名声大噪,成为国内快速成型技术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卢秉恒研究的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实现了制造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在国内率先开拓光固化快速成形制造系统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首创的紫外光快速成型机及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光、电一体化快速制造设备和一系列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形成了一套国内领先的产品快速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机电产品开发周期,对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比国外,我国3D打印研究起步并不晚,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3D打印技术应用上。我国还走在世界前列。但产业发展太慢、企业规模不足,和国外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卢秉恒说,当下最要紧的任务是做好国家层面的协同创新,让企业成为投资研发、应用成果、集成创新的主体,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制造计划中,提前10年实现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目标,与美国并驾齐驱”!

舒德干

进化古生物学专家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

西北大学地质系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最令人陶醉的美丽当属生命的精巧和神奇,最心旷神怡的享受莫过于畅游波澜壮阔的生命长河”。

舒德干,200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西北大学地质系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进化古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翻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并撰写《物种起源导读》和《进化论十大猜想》。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发表了11篇学术论文。

他和同事在澄江动物群发现了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原始祖先——生活在5.3亿年前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的鱼。这块化石的发现,将脊椎动物的历史纪录至少前推了5000万年,是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中最重大的关键性突破。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不到地球生命发展史百分之一的瞬间创生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物门类,奠定了动物类型多样性的基本框架。他还较系统总结并厘定了我国高肌虫研究,首次发现了最古老的三叶虫软躯体构造化石;提出“三幕式寒武大爆发构建动物树”假说和“脊椎动物实证起源”新假说。

其部分研究成果被收录入中、美、英、德、法、日等国教材、百科全书、科学辞典、专著、博物馆。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从教30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西北大学早期生命演化研究学术团队”,取得了一项项为人瞩目的成果;他从个人奖金中捐资15万元在西北大学设立“德才”奖学金,自己却还骑着“二八老爷车”穿行于校园,成为拥有学生“粉丝”最多的教师之一;他婉拒其他高校的重金聘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为“西大动物”,只因为一句“我爱西大”;他从32岁开始学习ABC,本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对进化生物学研究执着的热爱。在英国和美国的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在学界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30多年来,舒德干教授以对学生的热心教育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无数师生的尊敬和愛戴。

周廉

超导及稀有金属材料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

那些面向未来的重大创新,将解决一代产品的关键技术、关键问题,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如果你不掌握,就要受控于人。只有创新才有未来,中国的未来在于创新。

周廉,超导及稀有金属材料专家。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长期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工作。研制低温超导材料,发展了均质铸锭及最佳时效形变技术。主持了钇系超导块材、铋系超导带材及高温超导电缆等多项研究,在高温超导材料合成、制备、性能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近年来研究涉及钛及钛合金、材料加工和制备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材料等多个领域。为中国超导材料及稀有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及实用化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他不仅为我国超导材料及稀有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及实用化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还开创了陕西“两院模式”之一的“西北院模式”,为国有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周廉院士着眼于材料发展的战略研究,先后组织国内专家开展我国航空材料、海洋材料的重点咨询工作,并多次向国家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支持材料创新的建议。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为首,科技创新又是出发点。“科技创新不光是要支持当前的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基础创新。”他认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要有,未来长远的创新也要考虑。否则国家发展就会落后。“那些面向未来的重大创新,将解决一代产品的关键技术、关键问题,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如果你不掌握,就要受控于人。只有创新才有未来,中国的未来在于创新。”

张贵田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

中国航天科教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其间成功和挫败必然如影随形。与成功相比,危难之处、挫败之时更能显示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力量。张贵田的科研生涯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张贵田,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问题。参加并主持研制成功我国中程、中远程战略导弹发动机、第二代液体洲际导弹发动机、长征四号A运载火箭发动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动机。组织领导了新一代战略导弹末修动力系统研制。主持了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发动机的可行性论证和预先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攻关。由张贵田院士带领的航天六院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攻克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关键和核心技术80余项,开创了我国液体动力领域的多个第一,填补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技术的国家。该发动机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新一代三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拥有了绿色环保新动力,大幅提升了我国长征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

张贵田院士在颁奖现场接受主持人采访时表示,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是航天六院几代人刻苦攻关,不懈努力的结果,意味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航天动力进入了绿色环保新时代。推动了我国加快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

陈学俊男

1919年3月出生

热能动力工程学家

1939年中央大学(重庆)毕业,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学部委员)。我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起,在国内最早开展应用基础学科——两相流与传热的理论研究,是国内这门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出版著作14部,多次担任国际上有关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学术会议的科学委员会委员或首席科学家。

鞠躬男

1929年11月出生

神经生物学家

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现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委员)。早年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纤维联系,发现了脊髓向下丘脑的直接投射、下丘脑及其邻近区域向垂体后叶的投射等;发现哺乳动物垂体前叶内有较多调节腺细胞功能的神经纤维。提出了哺乳动物垂体前叶受神经一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修正了国际上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体液调节学说”理论。目前重点从事脊髓损伤修复。

保铮男

1927年12月出生

电子学家

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防科技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长期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20世纪60年代初主持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70年代初发明用以测定埋地电力电缆故障的“冲击闪络法”,解决了供电部门的一大难题。70年代中期以来。研制出雷达动目标检测器等多项科技装备并配置于多种雷达,在空间信号超分辨等多个研究领域,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概念和方法。

朱显谟男

1915年12月出生土壤学家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现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1991年當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学部委员)。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三种沉积方式并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洽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和维护加强以土壤水库为本的“三库协防”的提出者。

周尧和男

1927年5月出生

铸造学家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现为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提出了保温冒口的设计方法及估算保温冒口效益的判据,所研制的新型保温材料在全国推广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明了“调压成型精铸法”,实现了轻合金薄壁构件的高精度成型。建立了强制性凝固组织形成原理的新理论框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定义了铸锭凝固过程中的第三对流区。据此提出的钢锭头部正偏析理论得到公认。在多种液态金属中取得国际上最大的过冷度,阐明了多种深过冷快速凝固组织的形成机制。

姚熹男

1935年9月出生

材料科学家

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主席、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我国铁电陶瓷研究领域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并采用计算机电路模拟方法,计算出了晶粒大小和取向都随机分布的多晶聚集体的介电频谱。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一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

侯洵男

1936年12月出生瞬态光学专家和光电子学专家

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主持参与中国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及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为开创中国光电子类高速摄影领域作出了贡献。在中国首创转移阴极与冷、热铟封技术。最先研制成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解决了快、暗、小目标测量难题,发展了中国新一代靶场光测设备。在国内率先研究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GaAs阴极及场助Ⅲ-V族光阴极与第三代象增强器,发明了钯银氧铯阴极,为中国光电器件及夜视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安芷生男

1941年2月出生

第四纪地质学家

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学部委员)。率先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引入我国,将中国黄土与深海沉积序列进行了成功对比,重建了黄土高原气候历史。提出了黄土堆积演化模式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控制中国古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理论。阐明高原和冰量对季风气候变率及内陆粉尘释放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全球铁联系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为我国西部和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出了重要建议。

沈绪榜男

1933年1月出生

计算机专家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设计。早期设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两种箭载数字计算机,为解决箭载计算机小型化难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1977年研制成功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嵌入式微计算机,推动了NMOs技术的发展。先后研制成功四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定点32位RISC微处理芯片。成功设计了32位浮点RISC微处理器及微计算机,64个处理元的系统芯片及4096个处理元的MPP计算机。

张国伟男

1939年1月出生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家

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现为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提出秦岭造山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构造体制的形成演化、三板块二缝合带及其从点、线接触到全面碰撞的造山细节过程、壳幔非耦合三维结构与造山动力学特征、盆山转换耦合关系等观点。总结出复杂深变质变形小型绿岩系和早期两类构造单元复合演化的独特特征。提出中国大陆与造山带的多块体中小洋陆板块构造体制与动力学特征。目前,带领研究群体进行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的创新研究与探索。

邢球痕男

1930年9月出生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提出的装药燃烧室人工脱粘和其它防脱粘等多项技术在多种型号发动机中成功应用。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使我国固体推进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陶文铨男

1939年3月出生

工程热物理学家

1962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与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网格思想,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在强化传热方面提出与研制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创建的西安交通大学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研究团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杨元喜男

1956年7月出生

大地测量专家

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现任解放军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先后主持完成“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创建“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

王锡凡男

1936年5月出生

电力系统专家

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建立了大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模型,促进了计算机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可靠性评估方面,提出了等效电量函数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增量频率”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中元件串并联递归卷积公式;完成了三峡工程动能经济论证。在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研究中,开展了对分频输电的理论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

徐宗本男

1955年1月出生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

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现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提出了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微波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发现并证明机器学习的“徐一罗奇”定理,解决了神经网络与模拟演化计算中的一些困难问题,为非欧氏框架下机器学习与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普遍的数量推演准则;提出了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新原理与新方法,形成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隐变量分析等系列数据挖掘核心算法,并广泛應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

魏炳波男

1964年4月出生

材料科学专家

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铸造专业。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长。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凝固科学与技术和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研制了以电磁悬浮、超声悬浮、静电悬浮、熔体浸浮和自由落体为特征的金属材料超常凝固实验系统。研究了深过冷合金熔体中枝晶和共晶快速生长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微重力和深过冷条件对快速凝固过程的耦合作用;发展了快速偏晶和包晶凝固的组织演变理论;探索了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郝跃男

1958年3月出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

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材料和设备技术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并孵化成为国内外少数几家掌握紫光/紫外LED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填补了陕西省乃至西部LED产业高端外延片和管芯生产企业的空白。

李应红男

1963年1月出生

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

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现任空军工程大学教授(专业技术二级)、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201 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荣立一等功。

何雅玲女

1963年9月出生

工程热物理专家

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1988年和2002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的研究。在传热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面,构建了微观一介观一宏观统一计算框架、发展了跨接微观与宏观的LBM方法;在强化传热方面,揭示了高效低阻的物理机制,发明了多项强化传热新技术;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提出了将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与有限容积法耦合设计太阳能吸热器的新方法,发明了改善热流密度均匀性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领域得到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谢友柏男

1933年9月出生

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

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内燃机制造专业。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转子轴承系统广义能量守恒原理,从理论和实验证明可倾瓦轴承不是天然稳定的。首次在国内完成油膜刚度阻尼测量。提出摩擦学系统工程思想、构造理论和方法框架,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和高速透平机械转子轴承系统等的摩擦学设计和安全运行上,得到丰硕的理论及应用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方面探讨了建立在分布资源环境基础上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汤中立男

1934年10月出生

地质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学家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为长安大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该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镍矿。提出了“深部熔离一贯入成矿”模式,使我国在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跻身世界前列。进一步提出了涵盖基性一中酸性两类岩浆的“小岩体成大矿”理论,对我国的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步入世界镍资源大国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士莪男

1931年8月出生

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

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我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开拓者和水声学术带头人之一。倡导水声物理、换能与设备的结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完整配套的水声工程专业。首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推动了我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并获取了大批宝贵资料,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水洞降噪和测量方法问题。著有《水下噪声学》、《水声传播原理》等。

林宗虎男

1933年5月出生

蒸汽工程专家

1957年交通大学锅炉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被国际上推荐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创建了计算程序和脉动判别法并解决了过电站锅炉严重脉动问题。创建了3种两相摩阻计算法和一种截面含汽率计算式被广泛应用。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对过冷沸腾传热、稳定流动沸腾传热均有重要研究成果。首先解决了用一个元件同时测定两相流量和组分两个参数的国际难题。成果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傅恒志男

1929年8月出生

材料及冶金专家

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在非平衡凝固理论、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開创性研究。领导研制的超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的温度梯度可达1300°C/cm,超出当时国际最好水平达三倍之多;主持创建了枝胞转换及亚快速定向凝固的理论框架,开辟了单晶及定向凝固组织超细化研究的新领域。

山仑男

1933年1月出生作物生理学与作物栽培学专家

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我国旱地农业的学术带头人。提出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及发展旱农生产的若干新论点。开拓了早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研制出国际上首创的使作物生理活性和抗旱性得到一定程度结合的新型抗旱剂。现致力于植物整体抗旱性、节水农业生物学和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王兴治男

1935年9月出生

制导技术专家

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曾任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任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科技委顾问、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带教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长期致力于我国特种飞行器的研制工作。先后任红箭8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所主持研制的武器装备均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声誉。

魏子卿男

1937年4月出生

卫星大地测量学家

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现为解放军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在卫星大地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定位、地心坐标系的建立、卫星导航、脉冲星导航等前沿理论与技术方面进行了先导性、创造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引导我国大地测量学的发展,促进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主持和完成“全国多普勒网布测和平差计算”、“北斗坐标系的建立和维持”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王任享男

1933年10月出生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现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我国卫星摄影测量的开拓者之一。首次实现了测绘人员无法到达地区的地形立体测绘与制图,使我国成为继欧空局之后第四个有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的国家。提出的“一个相机三线推扫摄影”方案被嫦娥一号探月工程采纳。参与完成首幅月面立体影像的几何反演产品制作,为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做出重大贡献。创造了三线阵CCD相机与四个小面阵CCD混合配置相机设计思想,成功应用于“天绘一号”卫星影像地面处理中。

李鹤林男

1937年7月出生

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

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我国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领域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研制了多种新材料和表面强化工艺,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石油管工程”研究范围及对象,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主持油井管科技攻关,使我国油井管从基本依赖进口发展到实现大规模国产化;担任西气东输等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组长,使我国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跃入国际先进行列。

关杰男

1939年11月出生

冶金机械专家

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任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我国连铸行业中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先后承担钢包回转台、结晶器、二冷设备、板坯液压剪等关键设备研制,为我国冶金企业连铸化作出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了“200吨级连杆式回转台”、“结晶器振动系统”的研制。主持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攀钢1350mm板坯连铸机攻关成功,扭转了我国大型连铸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郑南宁男

1952年12月出生自动控制专家

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现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发明了一种图像边缘曲线拟合的新方法。提出在线交互式立体测深方法,研制出“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DSAl2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

邱爱慈女

1941年11月出生

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

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现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我国强流脉冲粒子束加速器和高功率脉冲技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加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研制成功我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主持了高功率脉冲开关和纳秒高电压测量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推动并主持开展了“快z一箍缩物理及其脉冲功率驱动源技术”、“高功率离子束产生和应用”等重要科研项目。

陈一坚男

1930年6月出生

飞机设计专家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顾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此机型的空白。

黄先祥男

1940年4月出生

导弹发射及运用技术专家

196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为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攻克了兵器发射及运用技术领域多项关键性工程技术难题,发明了新型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系统,发明研制了先进高可靠性的液压系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激光视景模拟器和语言合成音响模拟器。创建了“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学科。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

姚穆男

1930年5月出生

纺织材料专家

195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现任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提出基于中国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着装舒适性模型和透过织物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接触界面阻抗理论.为特种功能服装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展纯化纤仿真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成果产品用于驻港澳部队、解放军、公安、武警等部门制服及民用服装。主持和指导了中长绒陆地棉品种筛选及其加工技术研究,有益于巩固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徐德龙男

1952年8月出生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1976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级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粉体工程研究所所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我国在硅酸盐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对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泥千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开发了三个系列的x·L型技术,使水泥熟料质量显著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换热和反应理论,生产线主要指标创同类型窑国际领先水平。主持设计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业渣水泥生产线,应用各项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

李佩成男

1934年12月出生

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

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专业。现为长安大学环境科學与工程学院教授、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为建立农业领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做了奠基性工作。创立排灌井群渗流计算“割离井法”理论,从理论上突破了“黄土不能成为含水层”的传统认识。前瞻性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及相应技术方法。开拓性地推进了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科技行动计划》前期研究,取得重大综合效益,为西北生态环境建设及再造秀美山川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撑。

马远良男

1938年7月出生

水声工程专家

曾在原哈军工插班学习,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先后主持四种型号航空吊放声呐研制,使我国在该领域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创立任意结构形状传感器阵列优化设计的“凹槽噪声场法”,提出匹配场噪声抑制与广义空域滤波的概念和传感器阵列高阶稳健超指向性的设计理论。创立连续可变精密数字时延、数字相移和多种水下自导自适应技术。显著改善声呐系统的目标检测和测向性能。

汪应洛男

1930年5月出生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

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我国管理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在国内率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参与完成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等,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系统工程应用的重大成果。提出了企业柔性战略概念和实现战略一体化管理观点、“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理论和方法。长期致力于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

徐德民男

1937年11月出生

水下自航器专家

1964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长期致力于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中兵器、水下无人航行技术、导航与控制等领域有重要建树,带领科技创新团队完成重点科研任务30多项,先后研制成功2种新型水下自航器及国内第一台水下自航器电深控装置和三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主要性能为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梁文灏男

1941年9月出生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196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现任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

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工程师。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先后主持了450多座铁路隧道和20多座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其中:20世纪有七十年代海拔高度世界第二的青藏铁路西格段关角隧道和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格拉段风火山隧道;九十年代国内最长的三峡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木鱼槽隧道和目前世界长度排名第二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国内最长的秦岭铁路隧道。

陈志南男

1952年6月出生

肿瘤细胞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药物专家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首次成功解析了CDl47分子晶体结构,并解析了该分子与其3个抗体形成的复合结构,为研发自主新药确定了全新靶点。制备了三代特异性抗体,第一代片段抗体同位素标记物——“利卡汀”于2007年上市,是全球首个肝癌抗体靶向药物,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构建了系列人源化工程抗体,其中6项抗体药物相继进入临床前或注册临床等研究。

董春鹏男

1942年8月出生

水中兵器专家

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长期从事水中兵器技术研究,承担多型国家重点工程型号的研制,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取得多项创新成果。由他主持或参与的型号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工委等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多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国家高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和金质奖章。

张生勇男

1939年11月出生

精细化工专家

196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现为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我国手性催化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对烯烃、酮和亚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设计合成了若干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在许多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和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中得到了98%ee以上的立体选择性。率先在我国将手性催化技术用于工业生产D-和L-苯丙氨酸、抗癌药多烯紫杉醇和卡巴他赛、手性除草剂(S)一异丙甲草胺等。

侯立安男

1957年8月出生

环境工程专家

2006年毕业于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现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教授。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分散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空气净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及空气净化技术和系列装备,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探索和构建我国特种污染防控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

唐长红男

1959年1月出生

飛行器设计专家

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总设计师。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长期从事飞机气动弹性、结构强度、总体设计工作。担任JH7A飞机总设计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飞机项目总设计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金奖。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杨绍卿男

1941年2月出生

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

系统工程技术专家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等。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长期从事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工作,是我国野战火箭散布、稳定性和偏差修正理论体系及末敏弹系统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我国末敏弹技术与装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末敏弹系统理论》等。

段宝岩男

1955年3月出生

电子机械工程专家

1977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致力于交叉学科一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研究,开辟了我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大型天线电磁场与位移场场耦合理论模型。提出了反射面保型的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机械结构因素对雷达天线波束指向等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结构与控制集成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典型电子装备电磁场、位移场与温度场的场耦合理论模型。成果应用于探月工程、神舟飛船、主力战舰及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

刘加平男

1956年11月出生

建筑热工与节能专家

1982年获西北大学物理学理学学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陕西省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要从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在西部低能耗与绿色建筑模式、地域性民居建筑再生与发展、太阳能富集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和方法等方面作出突出成果。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6项,出版《建筑物理》、《城市环境物理》等学术专著。

欧阳晓平男

1961年1月出生

实验核物理学家

1983年毕业于湖南零陵师专物理专业。现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我国脉冲辐射场诊断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参与完成多次核爆炸射线物理诊断,发明系列脉冲射线探测技术原理与试验方法,研制成功18种新的核辐射探测器。创建5类实验诊断新方法。提出脉冲射线束能谱的光学测量和强辐射场核参数测量的电流型计数方法。

侯晓男

1963年10月出生

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199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获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学位,我国培养的第一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工学博士。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我国长期从事固体发动机研究与设计工作,是固体火箭推进技术新一代领军人才。任多个战略型号发动机总设计师,解决了高能固体发动机中的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高能固体发动机;提出了玻璃纤维与有机纤维混杂方案,解决了大型复合材料壳体发动机水下发射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大型发动机高工作压强技术方案,大幅提高了发动机性能。主持国产关键新材料芳纶III、T300级碳纤维研制与应用研究,实现战略武器关键材料自主保障、打破了国外封锁。

李魁武男

1943年9月出生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专家

1967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特种机械系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陆军信息化自行高炮与弹炮结合末端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学术带头人,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昼夜型、全自动、高射速2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填补了我国自行高炮防空/反导领域空白,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健全了我国自行高炮与弹炮结合防空/反导武器系统设计方法体系,推动了防空/反导技术与装备跨越发展。

王辉男

1943年10月出生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1968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致力于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和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小麦产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小麦专业组组长。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科学研究,在小麦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众多研究成果,推动了全国小麦育种科研,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

谢东钢男

1956年11月出生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

1978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为燕山大学),冶金重型机械专家。

201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得者。教授级高工,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家顾问,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挤压/模锻设备与工艺国家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

猜你喜欢
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三辑)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一辑)
院士也该有个“卸套”的时候
新当选院士
院士
精确与误差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