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亦安冉 摄影 于祥
色彩里的苏州调调
记者 亦安冉 摄影 于祥
色彩里有城市的独特品位,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一扇门、一扇窗,都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格调。
要说哪种颜色最代表苏州?一定会有很多人不约而同:粉墙黛瓦的黑白灰。
苏州是一座精致的城市,吴侬软语,婉转甜糯,城市哪里就只有黑白那样单调呢?
苏州还有很多斑斓色彩里的生活调调,2017开年,我们游走于苏州的大街小巷,捕捉到许多新年的色彩调调。
黑白灰是苏州传统民居的色彩调调,和小桥流水组成一幅水墨江南。
苏州建筑色彩里有一种清雅韵致的人文情怀——浓色不及淡色雅,淡色不及墨色高。在艺术的世界里,黑白灰往往显得更高级,更能凸显艺术感,让人们专著于欣赏感受本身,生发出更多的人生思考。
大约是我们的先人最懂得这样的人生哲学,删繁就简,化整为零。
不过,我们的老祖宗一早就很懂得颜色的调和,祖祖辈辈传下来,仿佛成了生活的约定俗成。
黑白灰略显冷淡,要用浓油赤酱来调和。
在几千年生活的流转里,我们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怎样调和单一化的城市色。
如果粉墙黛瓦是画纸画框,人家的绿植繁花就是生花的妙笔。
在江南在苏州,家家户户都会用植物来调和建筑的色彩,绿植开了花,就成了五彩缤纷的绚丽,走在苏州的大街小祥,人家的院墙里常常爬出一树繁花,让人眼目清凉。
在这个时节,我们的镜头里常常能搜索到的,是清雅的水仙和高贵的兰花。
生活的情调,都融在这些色彩里,带着酸甜苦辣咸五味的杂陈。
知性也可浓烈。苏州不光是黑白灰。不经意处冒出的惊艳还有很多。枕河人家门上年画大公鸡的红,夕阳西下的暖,腊梅明澈的嫩黄,枯叶沧桑的暗褐……
窗户上的一张红福字,院落里的一块腌腊肉,小巷里一只慵懒的猫,古街上的一束暖阳,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腔调。
粉墙黛瓦素净淡雅。不过,苏州的家具、门窗等木制品,颜色的基调却很多是红色。何况还有许多民国的红砖楼。把这种红安放在整个苏州的色调背景里,会让人感觉和北方红色的浓艳不太一样,我们不妨称之为“苏州红”。
看,苏州人是怎样的色彩搭配高手。门上两只报晓的大红公鸡,还有一把红艳艳的同心锁。窗户外一盆残菊,虽然过了艳丽的花期,却别有一番风雅。还有爬藤绿植上红艳艳的小浆果。新年祈愿时红香烛里冒出的赤焰……
苏州是沉静的,偶尔也要跳脱。
写意水墨画里,来点红,来点艳,就会顿时明亮。